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人大代表单业才:应对挑战绘就“美丽江苏”

作者:朱怡 沈伟民  2013-03-07

“根据十八大新要求,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不断优化,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大幅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着下降,人居环境有更大改善’的五年奋斗目标。”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单业才表示,江苏电力将应对挑战,切实履行环保责任,为“美丽江苏”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特高压为经济腾飞保驾护航

“江苏是用能大省、资源小省,90%以上的一次能源由省外调入,环保、运输压力巨大。同时,电力供应紧张状况突出。”在单业才看来,建设特高压电网,是江苏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效率、推进清洁能源发展、促进节能减排的必然选择,对于构建科学合理的江苏现代能源综合运输体系、促进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为缓解苏浙用电紧张局面,2012年年底锦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已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谈起下一步江苏特高压发展规划和计划,单业才显得兴致勃勃。他告诉记者,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统一规划部署,到2015年,江苏将建成“两交两直”特高压网架(交流:锡盟—南京、淮南—上海;直流:锦屏—苏州、锡盟—泰州)。

到2020年,江苏特高压电网建成“四交三直”网架(交流新建:陇彬-连云港、连云港-泰州;直流新建:准东-徐州)。这些特高压电网建成后,2020年江苏将具备引入3500万千瓦以上区外电力的能力,进而满足全省可持续发展的用电需求。

四项措施保障风电100%消纳

根据“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环境容量小”这一特殊省情,江苏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风电比重不断增加。单业才介绍,截至今年1月,全省并网装机总容量已达206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187.7万千瓦、海上风电18.3万千瓦。自2006年首台风电机组投产以来,已累计发电达112亿千瓦时,不存在弃风现象,做到了100%消纳。

与此同时,单业才也向记者道出了他们将面临的挑战:据江苏省最新规划,“十二五”期间风电开发由陆上逐步转向潮间带及近海,2020年全省风电规模将达到1000万千瓦,成为我国八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江苏怎样“吃下”如此大规模的风电?能否继续保持100%消纳?单业才表示,江苏电力切实履行责任,全力服务风电发展,将主要从四项接入和消纳措施着手:一是科学滚动编制沿海地区电网发展和风电接入规划;二是近期采取“分散接入,就地消纳”办法,做好风电就近消纳工作;三是远期采取“集中接入、打捆送出”办法,做好全省范围的消纳工作;四是积极利用风力功率预测系统,科学调度、统筹安排机组运行。

服务大局助力分布式光伏并网

近日,江苏首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常州并网。《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中东部与建筑相结合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江苏省电力公司今年如何更好地服务和助力光伏产业走出困境?“分布式电源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其建设呈现多样性、复杂性,管理难度大,对低压配电网的适应性要求高。”单业才表示,光伏产业应对挑战,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单业才说,一直以来,江苏省电力公司主动参与、配合江苏光伏发电事业的相关研究、开发和建设工作。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服务分布式光伏的“两个意见一个规定”和江苏省政府制定的“光伏推进意见”,认真做好与之配套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工作。

为更好地服务和助力光伏产业走出困境,据单业才介绍,江苏省电力公司下一阶段将重点从持续完善光伏发电并网机制,进一步做好光伏发电并网工作,加快电网发展建设,提高电网对光伏发电项目的并网接纳能力等三方面,深入分析分布式电源发展趋势,加强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适应性研究,在电网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标准建设、技术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为分布式电源的顺利并网和规模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标签:人大代表,单业才,挑战,美丽江苏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