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进一步加强跨区电网建设,加快构建”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增强大电网在全国范围内配置清洁能源资源的能力。”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尹正民表示,只有在全国范围内加强能源的统一规划、协调发展,才能使资源配置更经济、更安全。
尹正民介绍说,我国能源资源同生产力呈逆向分布,76%的煤炭资源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80%的水能资源分布在西南部,陆地风能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而70%以上的能源需求集中在东中部地区,客观上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加大电源、电网统一规划,大规模优化配置能源资源。近年来,能源开发加速向西部和北部转移,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的距离越来越远,大型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的距离一般都在1000~3000千米,全国范围配置能源的规模越来越大,这决定了我国能源发展必须走集约化开发、远距离大规模输送道路。
尹正民分析说,长期以来,我国电力发展以就地平衡为主,哪里缺电就在哪里建电厂,超过60%的燃煤机组集中在能源匮乏的东中部地区。能源配置过度依赖输煤,2011年,50%以上的煤炭用于发电,58%的铁路运力用于输煤(2000年仅为38%),78%的煤炭通过铁路外运。华东煤炭调入地区的输煤输电比例约为48∶1,“三西”(山西、陕西、蒙西)煤炭调出地区的输煤输电比例约为15∶1。过度依赖输煤的能源配置方式和就地平衡的电力发展方式,与我国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逆向分布的基本国情不相符合,不安全、不经济,带来能源供给难以保障、能源配置效率低、能源环境严峻等问题。这就需要发挥电网在转变能源和电力发展方式、促进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作用,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尹正民表示,长期以来,输煤输电结构失调,导致煤电运紧张问题非常突出。以湖北省为例,根据需求预测,到2015年、2020年,湖北电煤新增供应量分别达到2000万吨、5000万吨。数额巨大的新增运输量,在蒙西重载铁路建成前,湖北仅依靠铁路及海进江运力难以满足新增电煤需求。即使建成后,新增运力满足电煤运输需求,预计湖北每年可获得电煤约为2600万吨,依然难以满足新增的电煤需求量。随着湖北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未来全省输煤、输电均有较大发展空间。输煤和输电两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能源输送方式的合理分工和相互补充。
尹正民建议,我国水能、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开发规模分别超过5.7亿千瓦、25亿千瓦、27亿千瓦,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华北北部等地区。西部地区人口少,经济发展水平低,大规模可再生能源难以就地消纳,必须向负荷中心东部地区长距离输送。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强跨区电网建设,加快构建“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增强大电网在全国范围内配置清洁能源资源的能力。否则将导致西部清洁能源极大浪费,不利于西部经济社会发展。
标签:人大代表,尹正民,三华电网,优化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