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任春
采写:彭源长 颜新华 冯义军 赫然 赵博 马健胜 龙昌 朱怡 杨静媛 王恩慧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温家宝总理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电力行业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贡献?特邀请部分业内外代表、委员就此进行了讨论。
全国政协委员、大唐集团公司总经理 陈进行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助理、西北分部主任 喻新强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电网公司党组书记 毛日峰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电力公司总经理 张宁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电力公司总经理 孟庆强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电力公司总经理 单业才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电力公司总经理 王抒祥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 闫少俊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电力开发公司副总经理 孙丹萍 全国政协委员、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 武献华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山东商会战略联盟主席 江南 湖南邵阳电业局城步苗族电力公司调试通信班长 杨淑娣
积极承担节能减排的重任
记者:今年以来,包括北京在内的华北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天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电力企业应该做些什么?
陈进行:2013年1月以来,在京、津、冀等地多次出现强雾霾天气。研究人员从中检测出的大量含氮有机颗粒物,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之一。其主要来源是机动车和燃煤。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减少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
在“十一五”期间,发电企业通过优化电源结构和加大设备治理改造力度,持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努力降低污染物排放,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发电生产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圆满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特别是二氧化硫及烟尘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十二五”期间,氮氧化物成为减排重点,火电厂仍然是重中之重。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机组全部加装脱硝设施。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在2014年6月底前完成脱硝达标改造。国家环境保护部已经与各电力集团公司依据总量控制要求签订了脱硝责任书,部分地方环保部门也下达了地方脱硝计划。预计全国需要完成脱硝改造的现役燃煤机组容量高达6亿千瓦。每千瓦投资约150~200元,全国脱硝改造费用约1000亿元,每年增加运行费用约400亿元。
孙丹萍:首先有一个观点我想应该明确一下,就是引起雾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电力能源行业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这次雾霾天气,给了我们很大的触动,就是能源的利用除了要满足经济的发展,能否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我们应该在今后更加注重协调好能源-经济-环境三者的关系,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洁净利用。
张宁:前段时间,我国三分之一的地区出现雾霾天气,尤其东中部地区PM2.5严重超标,高于安全值5~8倍,天津地区最严重时能见度不超过100米。这次雾霾天气,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社会各界对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诉求日益高涨。雾霾天气频发虽然有自然气候等方面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能源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导致了环境的“难以承受之重”,而其中最核心的又是煤电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国是个“多煤贫油少气”的国家,煤炭消费占到了一次能源的70%,其中一半以上用作发电;而电力行业是各行业碳排放最多的,超过了我国碳排放总量的45%。如果我们不转变电力发展方式,逐步摆脱对煤的依赖,就难以实现整个能源发展方式的转变,雾霾天气等环境问题也就谈不上根本解决。因此讲,加大电力科技创新力度,加快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发展,建设现代电网体系,对于促进我国实现能源战略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是破解当前面临问题的必然选择。
从天津来讲,如何确保电力充足可靠供应,同时有效解决能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一方面,电力供应存在较大缺口。未来三年天津GDP增长预计在12%左右,按照这样的增速,预计到2015年天津全社会用电量将达1020亿千瓦时,电网最大负荷达1700万千瓦,电力缺口约450万千瓦(占整体的30%)。另一方面,环境约束压力日益加大。为了解决环境问题,到2015年天津市能源消费总量规划控制在9500万吨标煤以内,“十二五”期间新增燃煤量控制在1500万吨,单位GDP能耗下降18%,由0.826吨标煤下降到0.677吨标煤,按目前能耗的水平,很难支撑全市经济增速。
因此讲,加快引入特高压,大力发展智能电网建设,对于确保天津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非常可贵的是,经过多方沟通协调,天津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年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孙春兰在节前视察慰问天津电力公司时明确指示,实施“外电入津”战略,加快特高压建设是天津的一件大事,必须抓紧解决,促进提高外购电比例。市长黄兴国等领导也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加快“外电入津”进程,同时今年还把智能电网建设与改造列入天津市20项重大工业项目,为我们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记者:减少污染物排放,特别是脱硝改造是目前电力企业面临的最大减排任务,目前有何困难?
陈进行:电力企业要完成如此巨大的任务存在诸多困难。
一是企业经济负担过于沉重。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电煤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火电企业持续大面积亏损,财务状况十分严峻。以五大发电集团为例,2008年~2011年,火电及热力业务累计亏损高达924亿元。2012年,电煤价格有所回落,但火电及热力业务的利润也仅有40亿元,难以承担巨额的脱硝改造及运营费用,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二是脱硝电价不足以弥补建设及运营成本。2013年全面推行的0.008元/千瓦时的脱硝电价,只有单机容量60万千瓦的机组、利用小时数在5000以上的情况下,才能够补偿脱硝装置的全部成本,
而且不考虑引风机、预热器等设备的改造费用。但是,目前我国的火电机组中30万千瓦等级及以下机组还占一半以上容量。
这些机组在进行脱硝装置改造后,每千瓦时8厘钱根本无法弥补脱硝成本。
三是机组脱硝改造时间过短且过于集中。仅四年半时间,完成超过6亿千瓦机组的脱硝改造,而且标准极高,在技术及质量上难以保障,很可能会影响投产后的稳定性。而且,从明年7月1日起,全国19个省47个城市主城区范围内在役燃煤机组将执行烟尘特别排放限值,部分电厂脱硝、脱硫、除尘装置要同步实施改造,会进一步加大技术难度,延长改造工期。
而且,大量燃煤机组在短时期内停机改造,也有可能危及电力生产安全、电网运行安全,影响电力供应。
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在规范核算脱硝设施建设及运营成本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不同容量、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燃煤机组的差异,合理确定其脱硝电价,以弥补改造和运营成本,引导火电企业积极主动地推进设备升级改造。
二是国家给予脱硝改造工程专项资金支持。建议从中央预算内投资、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给予脱硝改造工程20%以上的资金补充,并提供专项无息贷款或低息贷款,支持脱硝改造工程建设,降低项目投产后的运营成本。同时,将企业缴纳的排污费,专款专用,全部返还所缴企业,用于脱硝、除尘等设施的改造。
三是在确定合理的脱硝电价和相关配套政策的前提下,适时开展火电厂烟气脱硝特许经营,由专业化公司承担脱硝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行及日常管理,推进脱硝产业的专业化管理和集约化经营,以降低运营成本,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四是建立健全配套财税金融政策,加大对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脱硫、脱硝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环保企业上市融资。
五是研究设立脱硝产业投资基金,主要用于脱硝催化剂以及脱硝催化剂失活后续处理和再生等技术的研发,在不断提高脱硝效率的基础上,推进原材料实现国产化,进而降低脱硝催化剂价格,降低脱硝成本。
同时,建议借鉴粉煤灰综合利用经验,参照《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将火电厂烟气脱硫副产品——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纳入资源综合利用政策范围,通过财税、金融等政策引导,提高火电企业和脱硫石膏用户综合利用的积极性,不仅可以缓解每年数千万亿吨脱硫石膏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也必将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美丽中国的核心是建设生态文明
记者: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宏伟目标,您如何理解美丽中国的理念?电力行业如何为建设美丽中国作贡献?
张宁: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生态文明被列为 “五大建设”之一,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美丽中国的核心是生态文明,只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特别是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才能为美丽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王抒祥:通过推进自身、产业和社会绿色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是构建绿色平台。二是实施绿色生产。三是共建绿色产业。促进企业绿色发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四川电力公司推进各项节能降耗工作,在满足电力供应的同时,高度重视电网节能减排,强化节能调度和线损管控,切实提高可再生清洁能源消纳,实现电网绿色可持续发展。深入开展节能发电调度试点,促进清洁能源最大利用。全力保障富余水电外送,加大清洁能源消纳力度。加强节能宣传,倡导绿色用电。加强电网建设和线损管理,促进线损率下降。
孙丹萍:建设美丽中国,这是我们全体中国人的愿景,实现这个愿景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各个行业每个人都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电力行业首先要做到保障电力的安全供应,其次就是要不断地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进一步深化节能减排。
喻新强:我今年带来三个建议,第一个建议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因为我是陕西团代表,所以提出了加快陕西电力外送通道建设。
第二是,因为目前节能减排任务重,应在重点城市加大电动汽车的使用,建议国家出台相应政策支持电动汽车发展,提高电力在能源消费终端的比重。第三是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加快智能电网的建设。
我的三条建议,都是围绕美丽中国的具体落实。建设特高压,提高资源在更大范围中的运用,实际上是美丽中国、节能减排,在电网作为载体能够所做的工作,也预期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毛日峰:我带来了推进特高压建设的建议,加快全国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华中地区得到全国更多的电力资源的配置。我认为,加快推进特高压建设,实现全国资源优化配置,加快节能减排,优化资源环境,这就是建设美丽中国。
孟庆强:美丽中国是一个大概念,但从电网角度来说,其实近年来电网企业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新能源接入电网是没有障碍的,我们欢迎更多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能够顺利接入电网。但近期看,新能源稳定平稳发电在技术上还存在困难,我们希望传统能源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
由于重庆资源禀赋不足,重庆外购电占销售电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虽然水电装机占重庆现有装机的40%,但遗憾的是重庆水电径流式发电比较多,存不住水。另外,虽然目前重庆在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发电,但重庆自然条件不如北方,光照时间不长、风力不大。但未来在渝东南、渝东北地区还是有些条件,尽量利用条件发展新能源,我们会积极帮助新能源并入电网。
闫少俊: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需要全面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吉林省风电资源丰富,2012年风电装机已达到330万千瓦。但同时,供热机组比例大,用电供大于求形势严重,由此带来冬季电网调峰与供热矛盾加剧。
对此,我们将积极引进特高压电网,新建通榆、向阳、长岭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满足风电消纳和外送需要。继续开展大规模风电接入稳定控制技术、消纳能力等问题的研究,加强风电场接入系统审核、并网安全评估、并网验收、调度协议签订等关键环节管控,确保风电入网安全。同时,我们还将全力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全力保障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顺利并网。总之,我们将通过推动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为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
单业才:电力是二次能源,同时是清洁能源。但就电力的生产而言,目前我国形成了以煤电为主的格局,其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大量的污染。因此,就电力行业来说,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新要求,必须大力推动清洁能源的科学发展,不断提升水电、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的比重,同时大力推进煤电生产的节能减排,包括洁净煤燃烧技术攻关、提升燃煤机组发电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此外,要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用电客户节电降耗,并着力提升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根据十八大新要求,江苏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 “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不断优化,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大幅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着下降,人居环境有更大改善”的五年奋斗目标,江苏省电力公司将全面对接这一目标要求,切实履行环保责任,为“美丽江苏”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一是积极服务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响应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主动参与、配合江苏新能源事业的相关研究、开发和建设,促进核电、风电等新能源加快发展。到2020年,建成江苏核电、风电两个千万千瓦基地;大力推进太阳能光伏等分布式电源建设;科学安排调度运行方式,优先安排核电、风电、燃气及资源综合利用机组等清洁能源发电,助力江苏能源结构调整,实现低碳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蔚蓝天空。
二是积极服务政府节能减排。紧扣江苏“十二五”减排工作总体进度和今年污染减排目标,优化机组运行方式,协助安排省内火电厂实施烟气脱硫脱硝改造停机时间,配合完善能源消耗和脱硫脱硝实时监控系统,助力政府强化工程减排;严格执行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政策,加大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积极推动以电代煤的电力替代,促进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助力政府强化结构减排;推进发电权交易深入开展,不断深化和细化交易规则,有效促进“以热定电”和“以资源定电”,助力政府强化政策减排。
三是加大自身资源节约力度。坚持“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原则,加强电网业务全过程节约管理。按照沿河、沿江、沿路的电网规划建设思路,优化现有电网路径;研究、推广新技术在电网建设、运行中的应用,推进材料和线损等的节约管理,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实现最大限度的节能、节材、节地。
四是服务人居环境优化。按照“优化、美化、简化”原则规划建设城区配电网络,注重变电站外形设计与周围人文环境相协调、线路工程设计与周围自然环境相适应、新建电力设施与城市环境相融合;开展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日常环境监测,将变电站环保设施纳入生产主设备范围进行日常巡视、维护和检修,监督废水、废油和六氟化硫等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置,最大限度减少电网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武献华: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当中都离不开电。建设美丽中国,电力行业第一是要提供清洁能源,现在的电能是多方面的,下一步应该更多地发展核能、风能、潮汐,还有一些有必要开发的。这些可持续并且环保。
再一个,我觉得农村农民的用电保障性还不够,不稳定。电价水平虽然在世界上处于低水平,但是和我们的收入比,这样一比可能就比较高了。电力部门应该更多地关注农村,产业化的发展,小康社会的建设,难点重点都在农村,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和小康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和小康,而农村用电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能够为老百姓提供充足的、价格合理的电能是国家的需要,也是人民的需要,这也是对电力行业的期待。
江南:建设美丽中国一是需要电力行业把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电作为重要的大事来抓,在电力的安全、环保等方面做好工作。再一个就是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好服务,做好支撑,同时,要能够引领科技创新和变革,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
杨淑娣:要继续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降低资源消耗强度。要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强化节能降耗工作;优化调度方式,尽可能减少弃电、弃水、弃风,加强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全力支持清洁能源合理开发利用,解决好新能源发电消纳问题。
标签:代表委员,电力生态文明,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