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话概括电网的作用就是,推动传统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方式向现代农业社会方式转型,电网责任重大。
认清城镇化的目标
用一句话概括电网的作用,那就是推动传统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方式向现代农业社会方式转型,电网责任重大。
电网对农业农村转型发生作用,中介是城镇化。因此,要了解电网的作用,首先要认清城镇化的目标。1月31日,持续4年的家电下乡活动结束。蔡永飞说,家电下乡的积极作用,如扩大内需、消化企业产能等都得到明显证明,无须赘述。但是,包括他在内的部分学者同时认为,该项政策也有部分不完善之处。
民革中央办公厅副主任蔡永飞
在调研中发现,虽然很多农村地区买了洗衣机,但并没有像城市一样将水排入下水道,而是直接排到户外;很多农民家庭买了电脑,但网线却没接入。家电下乡过程中产生的上述情况说明,农民、农村在拥有冰箱、洗衣机等工业品的时候,很多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并未随着工业品的进入而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拥有了冰箱、洗衣机的农村,与此前的农村区别并不大。
而城镇化建设,则是一个全新的过程。它不但要实现农民拥有工业品,还要实现农民的意识、生产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工业化,实现农民物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具体来说,就是在生产上应用机械工具、化肥、农药等工业品,在生活方式上,与城市居民一样方便、快捷地使用家电。认清了城市化建设的目标,就可以明确电网起作用的方式。电网是农村引进大城市生活方式的载体。电网可以而且应当在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上有所作为。
电网施力的途径
电网作为“载体”,可以从两方面施力:电网规划上,引导农民向中心村、小城镇聚集;电网建设上,提供城市式的能源供应。家电是工业时代与城市生活方式相配套的消费品,人口密集的地方更易于应用,如电脑,人口密集时,布线成本才足够低。因此,从国情出发,要让农民享有市民一样的舒适、便捷的生活,就要尽可能让更多人聚集在一起,实现农村人口的就地城镇化。
现在,很多农村在合并,逐渐形成中心村;同时,很多自然村则在慢慢消失。电网应该加速推动这一进程,让中心村、小城镇更快形成。要加速这一进程,就需要在农村电网改造上紧密结合地区发展趋势,科学规划,合理统筹,投资重点适当向中心村、小城镇加以倾斜。当中心村、小城镇的电力配套基础设施十分健全、完善时,很多农民就会被吸引而来,从而使城镇化建设进入一个良性发展阶段。
在电网建设上,“提供城市式的能源供应”实际上就是指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更方便的电力供应。就像是在家电下乡过程中,供电企业通过改造线路、更换变压器等方式,满足农民更多的电力需求一样,电网也要在城镇化过程中,为不断聚集的农民提供更优质的电力服务;同时,仔细研究城镇化工程中农民电力需求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工作。
蔡永飞表示,“三农”从传统走向现代是一项重要任务,电网如何服务好这项任务,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他祝愿电网企业能通过探索,担当好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
标签:电网,三农,传统,现代,蔡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