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南方电网报:电力进入环保大时代

作者:袁伟滨 阳浩 孙显鹤 孙世泰&  2013-03-18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从报告中的电力视角观察,电力进入环保大时代。围绕“环保电力,绿色电网”主题,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对于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电动汽车采取换电还是充电模式,能源通道建设是否可行等,代表委员各抒己见。

关键词一 电动汽车:换电还是充电?

支持方:换电模式更合理

“两会”期间,关于电动汽车充电模式的选择问题,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作为电力企业,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已经为电动汽车充电模式定下了基调:换电为主。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电网总经理钟俊表示:“电动汽车的发展,关键是技术路线的发展,至于是换电池技术还是充电技术,我们的考虑是以换电池为主,充电为辅。”

钟俊解释说:“如果要充电的话,城市的所有网络都要更新,投资量是很大的。如果是换电池的话,可以集中起来充电。”钟俊表示,以后将考虑设置专门的换电池站,电动汽车到换电池站换电池就行了。

据了解,交流充电时间长,若直流充电(快充),电网将无法承受且技术不支持快充,电池更换可实现电能迅速补给,同时便于电池维护和延长寿命。同时,“换电池”方式非常快速,前后不到3分钟的时间,比20分钟的快速充电来说更为合理。

反对方:起步阶段宜采用充电模式

不管是充电模式还是换电模式阵营,力量均十分强大,都在为自己的方阵做着不懈的努力。对于电网企业提出的换电为主的模式,有人就认为充电式电动汽车更加符合我国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

在目前的电动车市场上,换电式电动车还是很少见。对于推崇充电模式的生产企业来说,其充电式电动车已经量产或已有量产计划。如果使用换电模式,需要重新为中国市场开发产品,成本也会增加。

此外换电模式对于公共汽车和出租车是适用的,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并不适合。如买一台新车后,去周转站换走一块旧电池,用过之后发现问题,就易产生纠纷。

从技术角度分析,有专家就表示,目前电池技术并不成熟,如果按每辆车配备3~5块电池的储备比例,用于生产周转电池的资金就需要很大一笔。因此,纯电动汽车起步阶段不宜采用“换电”模式。

关键词二 特高压:科学还是利益?

支持方:须加快推进特高压电网发展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科院副总工程师蔡国雄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加快推进特高压电网发展,促进绿色清洁能源有效利用》的提案,建议尽快核准和启动建设一批条件成熟、当前急需的特高压交、直流工程,推动特高压交、直流协调发展。

是否加快特高压建设的速度和规模一直备受争议,两会期间再次引发正反两方的“口水战”。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首先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特高压输电技术具有输送距离远、容量大、损耗低、效率高的特点,是超高压等其他电压等级所做不到的。据了解,中国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但用电最多的是东南部,这就要求把能源资源就地转变为电力,远距离输送,在全国范围来优化配置,所以需要发展特高压。

发展特高压,也是发展清洁能源的需要。中国的清洁能源主要是风电和太阳能,且集中在中国的北部和西部。而这些地方,经济欠发达,用电相对较少。清洁能源需要远距离输送几千公里到东部,必须通过特高压向东南部输送。

为了优化能源开发布局,“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坚持输煤输电并举,逐步提高输电比重。采用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先进输电技术,稳步推进西南能源基地向华东、华中地区和广东省输电通道,鄂尔多斯盆地、山西、锡林郭勒盟能源基地向华北、华中、华东地区输电通道。这也进一步确立了打造特高压骨干网架的构想。

反对方:全国联网易造成全国停电

反对建设“特高压”的声音也从来没消停过。

在电力体制改革十年之际,国家电网又再次明确提出全国联网。规划“十二五”期间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的特高压电网网架,从而形成东北、西北、南方电网通过直流与华北、华东和华中的“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主网架实现异步连接,最终实现国家电网的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

对此,有专家认为,在全世界,解决大范围停电灾害的办法都是分层分区。若让500千伏和220千伏在连接上互串,那么就会出现非常薄弱的环节和很强势的环节,就非常容易出问题。分区即同步电网的范围必须隔开,比如华北电网和东北电网分开,采用异步电网的格局,也就是说如果华北电网出了问题,也就是一个范围内,传导不到其他区域。但如果把华北电网和东北电网在最高电压等级上连接起来,变为同步电网,一旦出现大事故,这种连锁反应就很容易被传导,东北电网和华北电网就会互相拖垮,出现全国范围内的灾害。也就是说,如果全国的电网都用特高压连接起来,那么如果一出现动态稳定问题,就容易造成全国的停电。

对于建设特高压电网可以解决西电东送通道问题,有专家就认为,西电东送是不可持续的,到2050年时,我国将大幅依赖核电,而核电站大都建在沿海或负荷中心附近,风电、太阳能都应分散、分布,就地、就近使用。为节能减排,西北仍应远输煤,不应远输电,将来不会有大量的西电东送,而且输电量会愈来愈少。

把保电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

给“两会”保电“插个队”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全国“两会”期间保供电工作进入实战阶段。公司按照部署,要求各单位把保障“两会”期间安全可靠供电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确保不发生由于电力供应和服务而引发社会问题,加强设备运行维护等,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全力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安全可靠供电。

早在去年年底,东莞局已经制定好了2013年东莞电网输电线路的巡视维护计划,并落实执行。但为确保广大市民在“两会”期间的可靠用电,在“两会”召开前夕,该局输电管理所结合保电范围和巡视周期,动态调整了东莞电网输电线路的年度巡视及预防性试验计划,提前安排120回涉及“两会”保供电线路的巡视维护和预防性试验工作,由原来的4、5月份提前到“两会”期间,给保电“插个队”。经过调整后,3月份该局输电线路巡视维护的项目数量由原来的463项增加到569项。

而揭阳局根据应急预案的详细要求,输电所完成应急队伍、工具和材料的组建、准备工作,来自巡检班组60多名人员的应急抢修队已经组建完毕,可随时投入到突发事件的应急抢修、抢险工作。另外输电所还强化了值班纪律,保证信息渠道24小时畅通,反应快捷,确保人员、后勤保障、工器具设备、材料、车辆到位率100%。

茂名局则根据制定的《“两会”期间保供电工作要求》,设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电网安全、供电保障及服务2个专项工作组,精心组织,全面部署,逐项落实各项保供电工作要求。江门局共投入927人次、出动177车次做好此次“两会”期间保供电工作。截至3月6日,江门市尚未发生影响重要用户用电的情况。

除了给“两会”保电“插个队”外,公司还组织安全宣传普及电力知识。针对横琴新区施工单位多、易对架空线路和电缆造成破坏的情况,珠海局输电管理所在3月5日雷锋日当天组织了一次电力知识宣传志愿者活动。志愿者们耐心向施工工人讲解电力知识,并派发了电力小知识宣传单。普及了电力知识,让“两会”期间电力线路安全又多了一份保障。

■电力声音

风电有望获得综合性政策扶持

相关部门正在研究扶持风电发展的政策,将推出综合性的支持措施,包括财政补贴、完善价格政策、增加风电并网消纳。

史玉波介绍,各界非常关心清洁能源的发展,风电、光伏发电都属于利用可再生能源,对环境保护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此次参会的提案还在准备中,计划在清洁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提一些意见和建议。”

我国的风资源和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风电每年发电规模已经达到6000多万千瓦,这些清洁能源的发展主要障碍还在消纳问题,需要通过并网发电来解决。风电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客观因素的问题,比如用电负荷中心、配套电网等。目前风力发电成本比较高,一方面需要自身提升竞争力、可比价性,另一方面也需要有政策的扶持,引导其健康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监会副主席史玉波

电动汽车发展应以换电为主、充电为辅

电动汽车的发展,关键是技术路线的发展,至于是换电池技术还是充电技术,我们的考虑是以换电池为主、充电为辅。如果要充电的话,城市的所有网络都要更新,投资量是很大的。如果是换电池的话,可以集中起来充电。以后将考虑设置专门的换电池站,电动汽车到换电池站就可以了。此外,将来的电池型号要统一,这样便于汽车在全国充电。如果以后技术领先了,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商业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电网公司总经理钟俊

节能环保需要产业政策支持

加大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减排等领域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坚持政府在能源基础科学研究中的主导地位,优化配置能源科技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加快推进研究平台建设,努力突破一些制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集聚优势科研力量,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促进能源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电源结构和机组结构,推进转型升级。                      

——全国政协委员、大唐集团总经理陈进行

清洁能源接入是建设智能电网的关键

建设智能电网,不应该为智能化而智能化,必须有实际作用。在经济实力还不是很强的阶段下,怎么才能使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如何将风能、太阳能可再生能源接入,这才是关键。

王抒祥坦言,电网必须是智能的、电路表必须是双向的,才能解决新能源的接入问题。所以国家在规划接入新能源的同时,必须要建设坚强的智能电网来解决。目前国家已制定了一系列准则,将电网建设分成几个阶段,王抒祥建议,“别重复建设,别浪费,既经济又安全还要实用。”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王抒祥

对南方集中供暖更节能

肖宏江认为,南方居民大多靠电器和天然气壁挂炉取暖,能耗偏高,既不环保也不节能。所以一到冬天供暖季节,南方电力就吃紧,而很多人反对集中供暖的主要原因是担心能耗过大。对此,肖宏江表示,相比各户自主供暖,集中供暖的能耗反而小些,“特别是使用分户计量供暖,可节约能耗20%至30%。”他建议,国家对公共集中供暖政策进行调整,加快推进南方地区集中供暖,可先在南方偏北的地区,如湖北进行试点,然后逐步推广,“对于南方采暖补贴,可按照不同城市平均气温的高低,给予不同时间长度和不同额度的补贴,并适度向有困难的群体倾斜。”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能源集团董事长肖宏江

建设生态文明电力要坚持三条腿走路

他认为,电力工业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低碳高效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同时坚持三条腿走路。一是大力发展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二是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以新技术提升电力节能减排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华电集团公司总经理云公民

来源:南方电网报

标签:两会,代表建言,绿色能源风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