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政府关切民生热点、改善环境的决心。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与环境压力也将加快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调结构,促减排,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也纷纷就能源发展和环境保护建言献策,共叙生态文明下的“中国梦”。
明法治
生态文明建设应入宪法
应该呼吁生态文明写入宪法,我们的环保法、刑法包括民法里应该有法制生态化的内容。用法律来保证我们的生态文明正常运行起来。目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已经非常严峻,必须要转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这种责任,包括我们的生活垃圾的分类化,发挥公交的主力军作用,减少私家车车辆,转变大家的生活方式。
———全国政协委员侯露
建立环境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应尽快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严格依法追究污染者的环境责任,切实解决长期困扰环境保护的“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建立环境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切实落实企业环境责任。并将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公益损害与公民的私益损害,列入赔偿范围。建议改革完善税费制度,逐步扩大资源税和与环境相关的消费税征收范围。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主席付志方
尽快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
尽快修订并颁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对解决区域性污染问题的措施和手段要从法律上加以明确,进一步明确政府治污的责任、制定并实施空气污染应急预案、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生产力布局调整、能源结构调整、改善油品质量等。同时,应逐步将PM2。5排放总量纳入到国家约束性指标,摸清PM2。5排放数量、来源及构成,组织开展研究,制定科学减排路线图;出台PM2。5监测统计和考核办法,在全国开展四类污染物减排,利用倒逼机制,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产能扩张。
———全国政协委员蔡玲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法
建议对环境影响评价法进行完善。应严格实行充分的信息公开,使公众时刻关注自身的环境权益,从而主动监督建设方、评价机构、审批机关,进而最大限度地保障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真实、客观和公正。
环境影响评价法关于公众参与的内容只规定了在一定情形下,规划和建设单位应向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征求意见。该规定应进一步细化:应明确列举可以不向公众征求意见的情形,除此之外的规划和建设项目必须向公众征求意见;规定征求意见的形式限于听证会和专家论证会两种,并明确可能直接对公众环境权益产生重大影响的规划和建设项目应采取听证会形式。
———全国政协委员、段和段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段祺华
制定完善相关环境标准
应加快环境立法工作。当务之急是抓紧修订环境保护法,以及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加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制定并完善相关环境标准,完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污染治理特许经营制度。要制定主要污染物减排时间表和重点区域流域达标“时间表”。力争用10至20年时间,使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基本达到环境容量阈值,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质量实现达标。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
点评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只有上升到法律层面,加大对污染环境的治理和惩罚力度,蓝天白云才可能取代沙尘雾霾,美丽中国梦才可能实现。
促减排
建立环境保护预警机制
为了尽快整治空气污染,应当尽快建立长效的应急和预警机制,变临时措施为常态措施。只要空气质量没有得到彻底改善,这样的措施就长期执行下去。可以尝试当政府发布雾霾黄色预警后,30%或更多的公车必须停驶,同时逐步带动企业和事业单位停驶部分公车;重点排放企业减产减排;建筑工地阶段性停产。一旦发布更高级别的橙色预警时,包括企事业单位、政府在内的公车50%停驶,同时引导私人自觉停驶车辆;所有排放企业减产减排;建筑工地完全停产。
———全国人大代表、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
推动煤炭利用方式变革
应当推动煤炭利用方式的变革,解决煤炭使用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建议制定国家层面煤炭清洁利用推进计划,并在山东试点推行。煤炭在山东能源消费中占有绝对比重,建议以新一代水煤浆燃烧技术为推进煤炭清洁利用的切入点,在山东进行推广。以企业为主体,分布推进城市小型燃煤炉灶清洁能源替代、全省热电厂燃煤锅炉改燃水煤浆改造、全省火电厂燃煤机组改燃水煤浆改造、全省工业企业燃煤锅炉改燃水煤浆改造。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卜昌森
点评
环境问题是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点,而能源领域的节能减排直接关乎环境的改善。在误解与质疑声中,能源行业今后的减排之路更显重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国之大事,民之福祉。能源企业自当担责前行。||||
调结构
让清洁能源挑起大梁
应调整电源结构,运用新技术改进电网调峰能力,加快智能电网建设,让清洁能源发挥更大作用。重视电源结构,即煤、水、油、核、新能源的比重,形成与负荷特性相适应的电源结构,在源头上解决电网调峰能力不足的问题。明确火电、热电等常规电源机组的调峰性能技术规范,充分挖掘调峰潜力。同时,科学引导清洁能源发展,合理调控建设规模与布局,使清洁能源发展与其他电源以及电网发展相协调。要加强需求侧管理,逐步完善电价体制,鼓励用户根据动态电价或激励政策改变传统的用电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消纳能力,促进节能减排。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燕福龙
加强公共交通天然气改造力度
希望政府能够设立专项基金,强制执行、无偿提供,用于改造燃煤锅炉及公共汽车、出租车、船只、重型卡车的天然气改造。现在的气源紧张、加气排队的现象,并非供应量不足,而是城市整体规划没有调度好,政府对于加气站建设的数量和分布,也没有明确的方案。对于能源结构整体的调配,更是一项国家层面的“大动作”。目前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接近70%,而天然气不足5%,远低于世界24%的平均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天伦集团董事长张瀛岑
大力发展核电等清洁能源
解决燃煤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调整能源结构,调整电力结构是正解。去年,我国煤炭的消耗达到35亿吨,预计2015年将达到40亿吨,需要实施能源总量控制,调整能源结构,在满足经济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加大清洁能源的利用是调整能源结构、降低雾霾的有效手段之一。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发达国家核电占比较高,大力发展核电等清洁能源也是去除雾霾的方法之一。核电是比较稳定的电能,但我国核电发电量还不到2%,建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核电。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国风电并网容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一,这与特高压的资源配置能力分不开,相信特高压日后能够承载更多清洁能源,在调整电力结构、降低雾霾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禹
尽快启动国内光伏市场
应尽快出台《太阳能光伏行业准入条件》,坚决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同时,建议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光伏产品监督和检查,通过优胜劣汰,压缩产能。
应尽快全面启动国内光伏市场,开发多样化的光伏产品。一要强化扶持光伏终端利用,推动上网电价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二要在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加强光伏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支持分布式光伏电站、离网应用系统及以光伏为主的多能互补系统和小规模屋顶系统,开发多样化的光伏产品;三要设立统一的新能源对口组织机构,强化政府在项目并网、产业标准、技术评价、产品评价等方面的管理和引导作用,从高层进行协调,避免出现风电领域大规模“限电弃风”现象在光伏产业中重演。
———全国人大代表、锦州阳光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文华
点评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与环境保护的压力之下,实现传统能源的清洁化利用和发展新能源将是未来能源发展的“蓝海”。||||
严秩序
严格光伏行业准入标准
政府应建立光伏行业准入条件,规范市场准入机制;建立国家检测认证机构,形成有效的认证机制,建成与国际接轨的产品检测认证体系;规范大型太阳能电站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等各环节的规程细则;建立健全中国光伏行业组织,加强行业的协作和自律管理。此外,涉及光伏发电产品、管理、安全等各类技术标准应尽快出台,明确光伏电站项目标准、招投标建设、竣工验收、运行监管的规范,以利于光伏市场有序健康发展。为力助光伏产业走出困境,确保我国光伏产业核心竞争力,国家应加大扶持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晶龙集团董事长靳保芳
承认生物燃料应有地位
我国应尽快修改《可再生能源法》,建立公平的市场秩序,从法律上承认生物燃料产业应有的地位,同时建立公平的市场秩序,为生物燃料与化石能源开展公平的市场竞争创造条件。
———全国人大代表、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董事长陈义龙
打击不公平贸易行为
目前商务部已经对占进口总量90%的美国、韩国和欧盟多晶硅提起“双反”立案,并进入调查阶段,并对多晶硅突击进口展开追溯征税调查。希望商务部调查机关抓紧调查,在国际贸易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加快裁决,以扼止日益加剧的进口倾销侵害。希望商务部产业司等部门加紧研究,和海关总署等其他有关部门会商,将多晶硅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以打击规避多晶硅“双反”措施的行为。
———全国政协委员、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共山
进一步提高油品标准
在油品升级过程中,我国应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对现有油品的质量管理,确保油品标号合格,以免低辛烷值油品因为燃烧不充分而导致尾气排放污染物;第二,进一步提高油品标准,降低油品含硫量等指标;第三,开发提高油品燃烧辛烷值的产品和技术,通过创新产品,在不显着增加成本的前提下,保证油品的性能。
———全国政协委员、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建民
点评
近年来,一些贸易争端使我国新能源行业遭受重击。而一些“行规”的缺失,使某些领域混乱发展。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是能源行业发展的基础。建立合理、科学、有序的环境,能源行业才会有健康的发展。
重扶持
加大对分布式能源财政支持
应明确新能源分布式供能为政府推广的一种方式,组织论证其化解南方供暖难题的可行性。要同时考虑项目实施与城市规划的衔接性,新编城市规划,应考虑缩短大型建筑区位与能源供应距离等因素,组织制定各类供能方式的标准和设计规范。要加大财政支持。对新能源分布式合同能源管理及项目建设单位,应核算其减排补偿。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革上海市委主委高小玫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要到位
新能源汽车目前最大的挑战就是它的价格要比传统汽车贵。即使未来的成本是传统发动机的六分之一,消费者在购买时也会犹豫。一方面企业要降低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要到位,这样就能降低成本,推动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
———全国人大代表、悦达集团董事局主席陈云华
点评
新兴能源产业面临暂时的发展困境,在呼唤能源转型的今天,国家应出台适当的扶持政策把企业扶上马并送一程,将对新能源的发展意义重大。
标签:两会,能源环境,热点,盘点,电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