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同呼吸,共担当”,人们不断追问今年开年以来我国东中部地区持续严重雾霾的原因,能源安全、效率和环境问题由此在今年第一季度不断升温。目前,一种广泛的共识是,严重雾霾的出现是能源发展方式不合理、结构性矛盾长期积累的集中暴露,亟须在能源生产、输送、消费各环节全面实施电能替代,提高电气化水平。
4月13日~14日,国家电网公司2013年第二季度工作会议提出,要促进全国范围能源优化配置,有效解决能源安全、效率和环境问题。
发展特高压被认为是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亮报》记者从此次会议上了解到,国家电网在阐述加快转变电网发展方式时提到,要加快建设以“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为核心,以西北、东北电网为送端,交直流协调发展,网架坚强、安全高效、经济环保的现代化大电网,实现全国能源优化配置。
此外,业内专家认为,高效和清洁能源将是能源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国家电网公司在此次会议上再次明确提出,电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要促进电力持续较快发展,满足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需求;在下一步工作中将继续支持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发展,保障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安全运行。
保障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安全运行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全球能源日趋紧张、化石能源带来严重环境问题,新能源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
以风力发电为例,风电作为新能源应用比较广泛的形式之一,在我国发展迅速。
国家能源局4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已超过6000万千瓦,全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按照我国火电有关指标折算,2012年的风电发电量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286万吨、用水1.67亿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8434万吨、二氧化硫22.8万吨、烟尘4万吨、氮氧化物24.2万吨。
为支持清洁能源健康发展,国家电网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根据我国能源资源与生产力逆向分布的禀赋,为支持风电集中发电规模并网,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发展特高压,建设起连接资源中心与负荷中心的大通道。同时,国家电网公司连续发布服务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文件,为符合条件的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并网提供优质服务。
《亮报》记者从国家电网公司13日召开的会议上了解到,国家电网公司仍将积极保障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安全运行,当天公布的一些具体举措包括:深入分析风电、光伏发电、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快速发展带来的影响,完善电网规划、建设、运维及配套措施,提高电网适应性;统一并网标准,规范入网检测,强化管理和服务,严格服务标准,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报装接电等工作,切实履行各项承诺。此外,还将开展用户培训和隐患排查。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
受此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放缓。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数据,今年1~3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21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比去年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
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中国经济增速和用电量增速有所放缓,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正在提升,中国电力消费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升。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1~3月,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减少95小时,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增加83小时。
据《亮报》记者了解,面对电力需求减缓、清洁能源快速发展、火电机组利用小时下降的新变化,国家电网公司将全面履行服务承诺,积极服务发电企业;规范电源并网运行管理,强化信息公开;统筹安排跨区跨省电力交易,减少弃风弃水。此前,通过“三公”调度(即坚持依法公开、公平、公正调度),国家电网公司一直主动适应清洁能源集中开发、高速增长的要求,在清洁能源调度和经济运行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促进了“三北”地区风电、西部水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的并网消纳。
【相关新闻】
国家电网公司基本建成风电并网检测体系
4月2日,国家电网公司为第二批风电检测分中心授牌,至此国家电网已有冀北、山东、辽宁、甘肃、宁夏、江苏、福建、吉林、黑龙江9家风电检测分中心。
为促进风电安全健康发展,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制定了风电并网检测体系建设方案,依托国家能源局唯一授权的“国家风电技术与检测研究中心”,在拥有百万千瓦风电装机的省电力公司有序推进风电检测分中心建设。目前,风电检测中心及分中心可开展多项关键指标检测,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电压最高、检测手段最先进的风电检测机构。
蒙东电网风电发电量占总供电量九成
4月2日,蒙东电网风电日发电量达到6718万千瓦时,占地区当日供电量的92%。
蒙东地区拥有丰富的风力资源,是国家规划的八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近年来,当地风电产业发展迅速,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达50%。蒙东电网已成为全国风电消纳水平最高、发展最快的省级电网。
据了解,国网蒙东电力将于“十二五”期间建成多项输变电工程,以实现风电、火电“打捆”外送,并具备配套送出400万千瓦风电的能力。
风电已成为山西省内第二大电源
4月8日,山西省岢岚县燕家村风电场投产并网,山西省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30.05万千瓦,超过山西电网水电装机容量,成为山西省内第二大电源板块。
自2008年山西首台风电机组并网以来,山西风电装机容量连年翻番。据悉,目前山西已投产风电场31座、风机1546台,未来仍将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国网山西电力将建设一系列电网工程,近期将北部地区富余的风电和火电打捆通过省内500千伏通道在全省范围内消纳;远期将通过特高压线路外送,扩大市场消纳空间。||||
积极应对环境污染 促进可持续发展
应对雾霾污染、发展清洁能源、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实现新型城镇化……近期的这些热点问题与能源分不开,与电力行业分不开。
从全局看,我国能源需求总量增大、结构优化、大范围配置的基本格局长期不会改变。当前,我国能源结构仍以煤为主,煤炭资源丰富区域与经济发达地区呈逆向分布,76%的煤炭资源在北部和西北部,70%以上的用电负荷在东中部。但我国煤炭开发利用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压力大,例如经过快速发展,东中部地区已经没有剩余环境容量,无法再承担更多火电厂。
转变电力发展方式,让“煤从空中走”,成为破解难题的方法之一。
有专家提出,应当在西部、西北部等煤炭富集地区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用特高压电网实现大范围的跨省跨区输电,以实现“电从远方来”。这样既能缓解东中部地区的环境压力,又能通过煤电基地的集约开发和集中治理,降低燃煤排放污染,减轻全国总的环境损失。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委员提交电网发展等相关建议、提案71件,其中关于加快特高压发展的51件。这说明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地认识到,发展特高压是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与此同时,因为电动汽车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等,配电网的建设改造也备受瞩目。13日召开的会议内容显示,国家电网公司将进一步转变电网发展方式,加快电网发展,除全力推进特高压建设外,还将加强配电网建设改造等,以满足城乡发展的新需求。
据悉,国家电网公司将开展现代配电网发展和典型供电模式专题研究,坚持建设与改造并举,加强重点城市核心区、县域电网、中心城镇和产业园区配电网建设。农网改造也将提速,《亮报》记者了解到,预计今年年内将通过农网改造解决150万户农村低电压问题。
在此次会议上,国家电网公司强调了解决无电人口供电问题,承担好这份重要社会责任。由于无电地区多处偏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海拔高、地点分散,因此面临施工困难等问题。但国家电网公司仍明确表示,将加强规划和计划,与地方政府签署协议,从今年起用3年时间,通过电网延伸解决41万户163万无电人口通电问题。据了解,按计划,今年年内将完成12.2万户52.8万无电人口通电工作。
此外,国家电网公司还将统筹推进智能化升级,完善智能电网总体规划,未来将会有更多用户能通过坚强智能电网使用清洁的电能,参与到应对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
【相关新闻】
福建与华东间将新增大容量输电通道
据新华社4月11日报道,浙北—福州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于当日开工建设。
浙北—福州特高压工程是继晋东南—南阳—荆门工程、淮南—浙北—上海工程之后,我国第三个特高压交流工程,预计2015年3月建成投产。
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部相关人士介绍说,该工程起于浙北特高压变电站,经浙中、浙南特高压变电站,止于福州特高压变电站,变电容量1800万千伏安。
福建省水电占比大,丰、枯季节和年份出力及发电量悬殊,发电出力也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未来,福建宁德、福清7台核电机组和大规模风电将陆续投产,福建清洁能源比重将达52%。预计2015年,福建电网汛期将出现电力盈余400万千瓦~1000万千瓦,阶段性盈余问题凸显。
浙北—福州特高压工程建成后,福建与华东电网间将新增一个大容量输电通道,可有效提升对福建能源供应体系的支持和保障水平,满足近期丰水季节盈余电力送出需要,有利于保障福建清洁能源的充分消纳。
此外,浙北—福州特高压工程建设后,福建和华东电网将形成特高压和500千伏共两个通道,抵御台风、冰灾等自然灾害能力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将得到大幅提升。||||
提高电网安全性、经济性和适应性
电力系统发供用即时平衡,电厂、电网和用户紧密联系,决定了其网络性、统一性和规模经济性,必须时刻保持协调运转。不少专家在接受《亮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于上述特性,如果随意切分、人为割裂电网,将失去大电网的优越性,严重影响供电安全性和经济性。
今年以来,我国频繁出现雨雪冰冻和罕见的雾霾污染,范围大、强度高,严重影响了电网安全。国家电网公司快速反应、上下联动,开展安全大检查,强化灾害预警、设备监控和重要线路巡视,落实防污闪等措施,保障了电网安全。与此相对的是,欧盟多个成员国近年相继发生大停电事故,促使改革思路从提高市场效率转向保障能源安全。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国家电网公司在13日召开的会议上再次强调了供电保障的重要性,提出要提高电网安全性、经济性和适应性,并在部署重点工作时强调了认真做好春检预试、改善农业供电设施、保证春灌用电等。目前,国家电网已开始为迎峰度夏做准备,将统筹安排、高效有序地开展施工、技改、检修和预试,全面推行综合检修和状态检修,减少停电次数和时间,开展风险排查和设备消缺,保证设备“零缺陷”度夏。
【相关新闻】
四月风雪来袭农牧业用电无忧
4月7日起,河北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坝上地区开始下雨,随着气温下降又转为雨夹雪,省道半虎线牛圈子坝12公里路段出现道路结冰。8日,坝上地区风力达6到7级,形成强烈的风吹雪天气,冷风席卷雪花使能见度不足10米,部分路面积雪厚度达到40厘米。这给当地的农牧业带来不小的影响。
丰宁县二道河子村村民孙亚伟的羊舍就在坝上地区的东坝头底下,羊舍的顶棚是用彩钢瓦搭建。据他回忆,4月7日,暴风雪突袭,七八级的“白毛风”瞬间就掀飞了他家羊舍的顶棚,气温骤降至零下10摄氏度。
为不让刚出生的羊羔冻死,孙亚鹏快速将掀飞的顶棚重新固定好,并用电取暖增温。当日17时40分左右,大风刮断了二道河子513线路,孙亚鹏的羊舍停电了。此时二道河子村通向外界的道路已经完全被冰雪覆盖,当地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克服重重困难赶到现场并冒雪完成了抢修。
据当地有关部门统计,当天大雪造成了大滩镇5家养殖场断电,因为恢复供电十分及时,用电有保障,养殖场未受到损失。
标签:能源问题,安全,效率,环境,电能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