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电力应急抢险任务已经全面完成,开始转入电网恢复阶段,但抗震救灾工作仍处关键时刻,参与抢险救灾的各级电力企业和职工要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科学的方法,坚决完成好抗震救灾这项重大任务,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4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进一步全面部署四川芦山抗震救灾工作。接下来,参与救灾的电力企业要认真贯彻中央要求,救灾工作不能松懈,企业领导要坚守救灾一线、坚持靠前指挥,全面完成救灾任务。
生命最宝贵。电力抗震救灾要继续为搜救被困群众、全力救治受伤人员提供充足、稳定的电力保障,宝兴、芦山、天全三县供电虽已大部分恢复,但输配电线路和变电设备等在饱受地震的摧残之后,安全性、稳定性下降,很容易再次出现停电故障,因此,在指挥部、医院、救援清理现场等重要场所,供电企业要尽量保留或者能够随时调配应急发电设备。
要保证灾区群众基本生活用电。在灾民安置点,要为群众照明、做饭、饮水等生活基本需求提供电力保障。安置点人多物杂,电力设备、线路也是临时布置,紧抓用电安全十分必要,要安排专职人员定期巡查,完善电力标志、标示,加强安置点居民安全用电的宣传,确保不发生人员触电等事故。
要做好电力设施的清理修复工作。
抢险阶段结束后,电力企业的主要精力要转移到电力设施的全面摸底排查和修复阶段,从主网到配网直至居民家中的 线路和设备,要彻底排查、及时修复,对于已经损坏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要及时更换;火电厂和水电站等发电企业要进行细致的安全生产检查,同时对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做好防范。
要为灾区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灾区马上要进入恢复生产和重建阶段,对电能的需求会不断上升,对供电负荷的要求甚至会超过灾前,各级电网企业在保证通电的同时,要做好电网负荷的预判,并进行科学的电力调度,对境内电厂特别是主力电源负荷能力要及时准确摸清,尽量保证不会出现拉闸限电。
要做好电力舆情监测和舆论引导工作。大灾之后,社会秩序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灾区群众在经历了家园被毁、丧失亲人等精神冲击之后,个人和群体的感情都需要抚慰。因此,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电力企业要不断提醒广大职工注意与群众交流时的态度、方式和方法,让群众感受到电力职工的认真、负责、奉献精神。
要加强电力抗震救灾的组织领导。现有的调度指挥体系和力量需要不断加强,要统一领导、科学调度、统筹安排,各企业、各部门要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形成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合力。广大共产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企业领导务必靠前指挥、身先士卒,到灾情最严重、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关键时刻同人民群众心连心、共患难。
大灾面前,电力行业、电力企业和广大电力职工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随时准备迎接各种困难和风险,争取早日夺取抗震救灾保电工作的全面胜利。
标签:中电时评,抗震救灾,不能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