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从思想上重视,又有人财物和管理等扶持措施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的文件,公司领导亲自作出指示或带队调研,五省区及网公司多个部门参与,系统正式的修改有近10次。
这是一份被基层认为“措施都是干货”的文件,15条措施历经半年调研提出,针对当前农电发展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这是一份被农电员工誉为“很给力”的文件,在人、财、物方面的措施都有“含金量”。
“干货”、“给力”、“含金量”体现在哪里?本期报道对此进行了解读。
实在且富有针对性的《意见》让农电企业员工感觉前景开朗。 朱斌 摄
“这份文件对我们公司来说,是改变目前困境的‘强心剂’。”4月10日,云南陆良供电有限公司员工张红芬对记者说。近年来,在自然灾害,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影响下,该公司连年亏损,如果仅依靠自身力量,10年都难脱去“贫困户”的帽子。“15条措施都是‘干货’”、“很给力”、“含金量高”,这是包括张红芬在内的很多县级供电企业员工接受采访时的反映。
这份文件,指的是3月25日公司印发的《关于促进农电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4月9日,公司召开视频会议进行宣贯和解读。
《意见》在半年调研的基础上编制,并受到网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对一些政策措施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指示,并亲自参加调研和多次审阅有关文稿。同时,《意见》广泛征求并吸收了各省公司和网公司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比较系统正式的修改有近10次。
《意见》从思想认识、员工队伍、基础设施、生产经营扶持、规范化建设等5方面提出了15条发展举措。目前,各省公司正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实施细则。||||
让能干事的人有发展通道
“优秀的人才很难留住”;“干部交流,从供电局去县公司容易,反之就很难”……在公司农电部此前组织的调研中,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为基层单位诉求最多、反映强烈,这是制约农电发展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其实县级供电企业是总体冗员与结构性缺员并存。”网公司农电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主要是由于人过多的集中在机关管理岗、城区条件比较好的供电所,造成边远地区和一线生产岗位严重缺员,部分省公司缺员甚至达23%;同时,缺员也与县级供电企业员工整体职业素质不高、技能不足有关。
对此,公司董事长赵建国明确要求,各地市供电局要选择一个有条件的县级供电企业开展试点,下决心、花力气逐步解决问题。此次《意见》提出试点单位要以竞争上岗和工资分配改革为切入点,对于边远艰苦的一线生产岗位,可按绩效导向加大工资分配的倾斜力度。
针对县级供电企业干部向供电局交流难的问题,《意见》提出要注重县级企业干部的培养和使用,重点是切实破除身份、薪酬等障碍,打通其职业发展通道,给予充足的成长空间。
《意见》还要求提高县级供电企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培育员工忠于职守、认真负责、愿意干事的责任意识。对不能胜任岗位工作的员工,要开展转岗和培训。
“真金白银”扶持农电企业
与城网相比,目前公司农电基础设施依然比较薄弱。“近两年公司固定资产投资比例逐年下降,难以像过去那样对农网普遍、大规模的建设改造,有限的资金要用在刀刃上。”网公司农电部有关负责人说。《意见》提出,要把农网规划建设工作做深做细,将有限的资金优先用于满足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等重点用电需求,通过全面推进农网的标准化建设提高投资效率。
同时,《意见》提出了一些“真金白银”的扶持措施。例如,要逐步实现按农网资产占总资产比例安排农网大修技改资金;对于县级企业供电所、营业厅等设施确实影响安全生产、营销服务的情况,要结合实际从项目立项、资金筹措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此外,对经营困难的县级企业的扶持,《意见》强调要分析情况,区别对待。
“手心手背都是肉,必须要管好”
至2012年底,公司先后促成254家代管或地方供电企业上划改制,成为各省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但对于如何管理好县级供电企业,一些单位负责人的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接管过来就是你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必须要管好。”贺锡强说。去年,公司已经启动县级供电企业规范化建设工作,《意见》再次重申了规范化建设的原则、核心和重点。原则是根据县级企业发展不平衡的现实,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县级企业也要主动实现自我管理提升。核心是专业业务一体化管理,重点是抓好供电所和台区的规范化管理。
《意见》还创新性地提出供电所和台区的管理要“规范、真实、简单、有效”。“管理要规范,基础数据要真实,通过专业业务一体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网公司农电部有关负责人说。
标签:基层直呼,农电,1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