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缺电根源在于孤网运行 联网破解玉树缺电困局

作者:高乾 马旭升  2013-05-16

目前,玉树联网工程建设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这个总投资逾24亿元的大工程究竟能给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带来什么帮助?当地政府和百姓对它的评价如何?记者走进玉树进行现场采访。

叫苦,供电始终没有保障

进入5月,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天气开始转暖,原本光秃秃的田野上、山坡上抽出了点点新绿,让人感受到活力和希望。在州府所在地结古镇,除了特地保留下来的震区遗址,人们已经看不到3年前地震留下的痕迹。街道是新建的,房屋是新修的,就连树木、花草也是新种的,整个城镇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目前,距离玉树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全面完工还有4个多月时间。就电网工程而言,当地35千伏和10千伏配网在地震后不到6个月时间就恢复正常运行,玉树地方电网恢复重建工程于2012年8月30日完工,东三县(玉树县、囊谦县、称多县)形成玉树地区首个电力环网,电压等级跃上110千伏新台阶。国家电网人的努力和高效赢得了青海省委省政府、玉树州委州政府的高度赞誉。

唯一没有完工的是玉树与青海主网330千伏联网工程及其配套送电线路工程。然而,正是这项工程,对玉树地区彻底改变缺电现状意义重大。因为它建成之后,玉树电网才能实现与青海主网互联。

尽管玉树地区灾后电力恢复非常迅速,电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已经全面超越了震前水平,但严峻的缺电状况却丝毫没有得到缓解。

卓玛是玉树八一孤儿学校的一名老师,除了教授主课藏语文,还兼职给孩子们辅导电脑。“虽然每周只有一节课,但大家对学电脑的兴趣都很大。”她说。可是,一旦停电,电脑课就没法上了。所以,每到那一天,孩子们的神情就会紧张起来。“不管心里怎么期盼,最终还是失望的时候多。”卓玛无奈地看着我们,“因为停电是经常性的。”

玉树县代格村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示范村。种植户辛元科是村里观念较为超前的几个人之一,四五年前就开始用大棚种植蔬菜。“当时卷帘、浇水全手动,跟电也没啥关系。”他说。可从去年开始,村里开始推广电动卷帘,以及通过电来控制大棚里的湿度、温度。技术上去了,人省事了,蔬菜长得也好了,可就是电没法保障。迫不得已,辛元科买了台柴油发电机。“总不能再回到手动时代吧,这电卷帘可沉着呢,我一个人根本卷不起来。”

在新建成的玉树县禅古新村,一提起崭新的房屋、干净优美的环境,村党支部书记扎格就直夸社会主义好,唯一让他头痛的是供电,电网供的电有时候一停就好几天。为此,村里有六七成家庭都装了太阳能电池板,但天气好的时候晒一整个白天也就只够用三四个小时。“冰箱里的肉都化掉了,电视机和洗衣机基本上就是摆设。”扎格说着,打开冰箱让我们看里面已经有些发臭的肉。

这种缺电的无奈同样影响到玉树州政府的正常工作。作为土生土长的玉树人,州长王玉虎对当地缺电的困局有非常深刻的体会。一天晚上,他正在审阅、润色一份重要材料时突然断电了。原本打算第二天把材料提交给上级领导,这样一来完不成任务了,他只得赶紧打电话汇报实情。“我一直就没从缺电的阴影中走出来过,现在但愿大家别叫我‘缺电州长’就好。”王玉虎打趣道。

“我们这儿用一天电,停一天电再正常不过了,弄不好一停就好几天。”青海省水利水电集团玉树电力公司副总经理梁东峻说。他最怕的就是遇上来要电的单位,“哪个都得罪不起,要再不公平,大家意见就更大了。”他说自己这些年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坐在办公室里总觉得安不下心来。

没有保障的供电始终是玉树发展的难题,那么,缺电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呢?

缺电,根源在于孤网运行

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玉树州一直以来都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并没有大负荷的用电客户。按照玉树州发改委主任赫广春的说法,玉树地区主要的负荷就是居民用电和公共事业单位用电,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

应该说,这样的供电要求是最基本的,但玉树地区却无法提供最基本的供电保障,也难怪老百姓会怨声载道,其中的根源就在于孤网运行。

没有与大电网联网,意味着玉树电网必须靠增加电源容量来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让我们来看一看玉树电网的电源情况:玉树缺煤少气,供电只是依靠当地的一些小水电和燃油发电机。就水电而言,玉树多江河,水能资源丰富,水电开发潜力巨大,但是建设水电站的投入也较平坦地区更多。其原因除了修建道路、远距离运输材料的费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建设水电站过程中的供电,全部依靠柴油发电机。如此大的投资仅靠玉树当地政府是难以大规模开发的。目前,玉树已建成的12座小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3万千瓦。

此外,在灾后重建过程中,结古镇新建了一组10台应急燃油发电机组,每台装机容量为3000千瓦,总装机容量为3万千瓦。但由于燃油成本巨大,每发1千瓦时电大约需要5元钱投入,因此,燃油发电机组只用了一小段时间就停用了,只在紧急的时候才会启用。

还有所属各县都在发展的光伏电能。虽然资源较为丰富,但玉树薄弱的电网对光伏电能的接纳能力极其有限。“稍微大地波动一下,电网就受不了了,如果导致全县停电的话,将得不偿失。”梁东峻坦言。

这样一来,玉树州真正可靠的供电能力仅为水电的3万千瓦,而且还要考虑当地长达5个月的枯水期。枯水期水电站的发电能力为丰水期的三分之一左右。

据预测,如果当地新建水电机组投产能力不足、燃油机组出力不够又遇到枯水期,不依靠电力外援的话,2014年,玉树的电力缺口将达到6.5万千瓦。“看绝对量是很小,但在负荷总量不大的情况下,所占的比重还是很大的。”玉树联网工程常务副总指挥全生明说。

面对电力缺口,梁东峻苦恼不已:“不是我想停电,只是总共就这么多电,只能大家平均分一分,对重要客户稍微倾斜一点。”

因此,为了尽快填补电力缺口,保障正常供电,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实现玉树电网与青海主网互联,通过大网来弥补小网供电的不足,是最高效、最可行的途径。

解决,全州将接入青海主网

找到症结所在和解决办法后,关键看怎么落实。其实,早在三年多以前,国家电网公司就开始谋划这件事了。

2010年4月下旬,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与青海省委、省政府领导会谈,要把玉树联网工程纳入灾后重建规划。全生明参加了这次会议。“但是,要把意图变为现实,其间经历的坎坷太多了。”全生明说,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国家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开展大量的先期研究。

要想在玉树建设一个坚强智能电网谈何容易,天气恶劣、地形复杂、有效工期短等都成为施工人员必须攻克的障碍。为此,在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批文前,国家电网公司就组织开展了大量的前期工作,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委托科研单位开展沿线冻土分布及勘测评价应用研究、空气间隙及外绝缘研究、系统稳定控制等六个方面的研究。全生明说,一个工程能否建好,前期工作至关重要。前期工作做好了、做细了,就能提前发现很多问题,就能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性、经济性。

2012年6月6日,玉树联网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当听到这一消息时,王玉虎激动地表示,没有大电网支撑,对玉树来说就不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该工程的开工,标志着玉树能源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新时代,标志着玉树将要告别缺电的历史,工程的建成投运将为玉树插上腾飞的翅膀。“从这个意义上讲,玉树联网工程是实现玉树‘跨越二十年’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全生明说。

按照设计,玉树联网工程的额定输送容量为20万千瓦,目前只通过110千伏结古送电线路工程与东三县(玉树县、囊谦县、称多县)110千伏电力环网相连,下一步,330千伏电网将向西三县(杂多县、治多县、曲麻莱县)延伸,实现全州电网与青海主网互联。

据梁东峻初步预测,目前玉树电网高峰期的电力缺口在10万千瓦左右。因此,20万千瓦的额定输送容量足以保证玉树地区24小时不停电。“可不停电之后,老百姓使用的电器会大幅增加,尤其是冬天取暖时电锅炉的使用,负荷可能会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他分析道。

对此,国家电网公司在变电站设计上早已做好准备,已经预留出扩建的间隔,一方面就是为了应对负荷增长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为未来水电大规模开发后外送提前留出通道。

当一基基锃光瓦亮的铁塔在山上立起时,当一条条曲折蜿蜒的银线在空中飞舞时,玉树县尕玛村村民彭措多加每天都会看看它们的变化。“快了,大网电来的日子不远了,有电就能有新的希望。”他由衷地说。

来源:国家电网报

标签:缺电根源,孤网运行,联网,玉树,缺电困局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