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毛丰美:电力走在了服务“三农”的前列(图)

作者:摄影 高志星  2013-05-31

毛丰美,男,1949年5月出生,满族。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村官、首届辽宁新农村建设十大功勋人物等称号。连续当选为第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带领大梨树村人艰苦创业几十年,在实践中总结出“苦干、实干、巧干”的“干”字精神,并当选2012年度CCTV法治人物,被媒体誉为“最敢为农民说话的代表”。

5月初到辽宁丹东凤城大梨树村采访,最大的收获就是见到了老毛这位明星级的农民人大代表。

老毛就是毛丰美,大梨树村前任村党委书记,连续五届全国人大代表。2009年,老毛拿着一穗黄澄澄的大玉米参加两会,非要让大家摸一摸这只玉米有多金贵。他说粮价太低,这么好的玉米才卖几毛钱,农民太吃亏了。那一年,粮价要“小步快涨”写进了中央文件;那年秋天,粮食涨了两毛多钱。

这个情节被当时负责两会报道的央视记者柴静写进了书里。从那以后,老毛就有了个称号,叫“最敢为农民说话的代表”。

现实中的毛丰美也是这个样子:嗓门亮,说话直,说着说着情绪就起来了,容易激动。见到《国家电网报》的记者,老毛毫不掩饰对国家电网的赞誉之情。他说:“供电企业管理严格,服务到位,这些年我们村得实惠最多的就是在电力,我对电力很有感情。”

毛丰美说,他和电力的感情是天长日久“处”出来的。大梨树村现在有两座变电容量30万千伏安的变电站,这让老毛非常自豪,“说明我们村产业发展得好,用电量大,也说明供电企业是真心实意地为我们村考虑。”当初,在建第一座变电站的时候,凤城供电分公司考虑到村里的发展,建议预留一块地,为以后再建变电站做准备,后来这块地真的派上了用场。“服务基层要真正落到实处,不能脸难看事难办。供电所离我们村30多里路,打电话报修几分钟就到。我心想,供电企业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啊,作风真硬。我觉得,应该用供电企业的事迹影响全社会。”

作为大梨树村的致富带头人,毛丰美操心的是村里的事;自从当选了全国人大代表,毛丰美心里想得最多的是农民的事。他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年聚焦“三农”,可见国家对“三农”的重视程度,但是城乡之间依然存在差距。这种差距一是体现在人均收入上,二是居住环境的差距。“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城市化进程,我认为城市化不要搞大城市,而要搞小城镇。城市化离不开产业支撑,要重点发展县域经济、乡域经济,让农民就地打工、定居,而不要盲目涌入大城市。大梨树村就是城市化进程的典范,为什么?就是因为有产业,村民都能就业,不存在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问题。”

毛丰美是从基层走出来的人大代表,所以对基层的问题有切身体会。他坦言,农村要发展产业,关键是靠服务,当务之急是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桥梁、电力设施、住宅环境……样样都得紧跟上,不能城乡两套标准。他有些激动地说:“服务”三农“不是喊口号,最重要的是落到实处。国家每年对”三农“的投入很大,但我国有9亿农民,平均下来这些投入还是不够。究竟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三农“?这个问题值得认真研究。”

提到国家正在实施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毛丰美凝重的表情又舒展起来。他向记者聊起了一段往事。1993年全国人大八届一次全会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毛丰美发言,提到因为电价过高、电网薄弱,农民还在点煤油灯和蜡烛照明。他的发言,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后来实施了首轮农网改造,城乡电网实现同网同价。毛丰美说:“新一轮农网改造更好,现在不少农村家庭也用空调、电脑等家用电器,有的乡村生活水平甚至跟城市没什么差别,大梨树村就是一个缩影。要我说,中国发展空间最大的是在农村,国家实施农网改造的决策非常正确,供电企业做得非常实在。”他说,就凭这一点,电力走在了服务“三农”的前列。

来源:国家电网报 

标签:毛丰美,电力,服务三农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