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乳山供电开启智能管理新模式

作者:记者 海思思 通讯员 杨晓东  2013-08-09

现代科技到底能在怎样的层面上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山东乳山供电公司给了我们一个答案。2012年该公司通过创新技术管理手段,自主研发了“智能员工管理系统”、“智能安全巡检系统”、“配网故障智能化定位系统”等多项智能化管理模块。依托这些模块,该公司正逐步构建起新的内部管理体系,成为现代供电企业智能化管理的开拓者。其智能化管理实践经验被推荐到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评为综合管理标杆单位。

“科技只是手段,我们要挖掘的是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该公司领导这样阐述引入“智能系统”的背后缘由,道出了该公司在企业管理中的思考与探索。而这一探索或可为改革中的基层供电企业推开一扇门。

智能员工管理系统开辟企业管理新格局

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乳山供电公司通过实施“层级化管理,单元化运作”模式,将原有的5个管理层级压缩至3个,原有的14个智能部室精简至7个(部室缩减50%),原有的中层干部103人缩减为47人,压缩了管理层级,缩短了管理链条。然而,在员工管理过程中的人性管理弹性、人工管理成本高、管理效率低等顽疾依然存在,由此,“智能员工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于是在制度管理的基础上,更注重人性化管理,考勤管理成为搭建民主管理的突破口。在这一原则下,该公司否定了多种传统考勤方式,选择了“智能员工管理系统”。该系统是集生物成像、考勤、请假、派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将公司日常管理标准、管理要求预先输入数据库,对违反规定的情况,系统会自动做出分析,并生成与考勤、工资、奖金等相挂钩的绩效考评数据。

这一系统上线后,曾经“加班没人看到、早退说说情就过去”的现象完全被杜绝,真正实现了“干多干少不一样”。员工心理接受该管理方式,并且从被动管理转变为积极适应,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有效提升了管理的公开、公平、公正。该公司现代企业管理改革的第一步便从这里落地。

安全巡检系统将智能管理延伸到生产领域

人工巡检可能存在巡检不认真、走马观花等情况。遇到线路存在缺陷,需要相关负责人到现场复查后,才能决定是否停电检修。针对这种情况,乳山供电公司开发出智能巡检系统,将巡检必检项目用技术手段固定下来,确保巡查到位。

“有了智能巡检系统,干起活来既轻快又方便,巡查什么,系统会自动提示,遇到设备故障,只需拍下照片传至系统,领   导立刻就能收到。”该公司巡线员刘瑜高兴地说,“之前的人工巡线方式每处理一起隐患,至少需要花费两个小时,而现在只需几分钟。”智能安全巡检系统由智能巡检服务器、智能巡检终端等构成,利用3G移动网络技术,把巡检工作应用于手机终端,系统依托3G网络,通过手机终端实时采集和上报数据。每次巡线前,班组长在系统中输入巡查线路、人员及分工,系统就会以短信方式发送到相关人员的手机上。工作人员到达指定位置后,进入系统,菜单就会自动跳出巡查部位,巡线员根据指令对线路进行检查,并拍下照片上传至系统,就完成了一基杆塔的巡查任务。

除了正常巡检外,智能巡检系统还被广泛应用于应急抢险、业扩报装、卫生管理、物资抽检、车辆维护等,成为该公司管理工作的第二大技术网络系统。

配网故障定位系统将智能化管理进行到底

“10千伏盘石线富达分支到主干7号杆发生短路故障。”7月2日5时05分,乳山供电公司运检部姜修山的手机上,收到了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系统发来的短信,于是立即组织人员赶往故障现场。从线路发生故障到恢复运行,用时不到40分钟,比以往同类故障缩短了近一个小时。“原先线路发生故障,要对整条线路进行巡视,安装此装置后,可以对故障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找,预计故障停电时间缩短60%以上。”姜修山说。

该公司结合管理创新提升工程,延续之前两套智能化系统开发思路,针对排查线路故障耗时费力问题,引进了配网故障智能化定位系统。首批6条10千伏线路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指示器已正式投运。

该系统基于故障指示器和现代通信技术。当线路发生相间短路等故障时,安装在线路上的9个指示器将接收故障指示器发射的故障信息调制信号,同时进行解调,对解调后的信号进行解密计算并判断故障是否正确,然后发送给主站系统,GSM通信控制离故障点最近的开关分闸,将故障隔离在一个区间,恢复非故障段供电,并通过短信方式发送故障位置信息至管理人员手机上。故障指示器还具有负荷电流、电缆温度检测功能,与设在调控中心的监控软件配合,实时监视线路负荷大小和电缆异常温升等运行参数,保证单相接地故障检测准确率95%以上。

发挥技术优势,推进管理创新提升,是该公司开展管理创新提升工程的初衷。

该公司在开发上述三套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正计划将后勤管理也纳入统一的系统管理,建立一张覆盖公司管理工作的技术网体系。系统完成后,该公司管理工作将提升到技术管理层面,为企业发展积蓄能量。

改革是理念和实践的生动统一

海思思

在国家电网“三集五大”全面推开的时刻,对各省市供电企业改革内部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效力而言是个契机。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人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是一个企业高效运转的基础。就乳山供电公司已经投运的“智能员工管理系统”、“智能安全巡检系统”、“配网故障智能化定位系统”而言,智能员工管理系统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它的成败关系着随后几个系统建设的思路。而智能员工管理系统成败的关键在于人本理念,对一个企业而言,所谓的人本理念就是对员工的尊重和关怀,正如乳山供电公司提出的“创新科技手段,搭建民主管理平台”理念。智能员工管理系统,或许无法实现绝对意义上的平等、公平,但它提供了一个实现理想民主管理的技术平台,因此在后来的实践中才能最大化地实现企业高效运转,为下一步业务开展奠定了扎实的人力基础。

如果说“智能员工管理系统”是智能  化管理体系建设的第一步,那么随后的几套乃至更多的对接系统,则是乳山民主、科学管理理念的层层渗透,直至他们希望最终建成的一个覆盖全公司管理工作的技术网体系。这一系统的物质载体是技术网络,而背后的理念载体则是以民主管理为主导的企业价值体系。

任何一项改革都需经历螺旋式地探索与实践,不得不提的是乳山经验仍然处在探索期。有探索才知成败,有实践才有经验,围绕改革与创新的话题是每个企业必须用心攻克的命题。通过乳山经验,我们看到的是基层供电企业为谋发展锲而不舍的开拓精神。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标签:乳山供电,智能管理,新模式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