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国谈创先:对于企业来说,把基础工作做扎实,这是创先的本意;对于个人来说,要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把“上下左右”的要求琢磨清楚,这就是按规矩办事。
农电占据公司半壁江山,农电整体管理水平提升了,公司才能实现全面创先。近年来,公司农电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总体而言,农电还存在基础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
面对客观现实,公司把规范化建设作为推动县级供电企业创先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抓手,通过专业业务一体化管理,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逐步实现与公司管理要求接轨。
规范化建设,强调的是打基础,谋长远。近日,在云南昆明举行的县级供电企业创先与规范化建设现场会上,寻甸供电公司实打实抓基础的经验得到了网公司及五省区等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
“我当供电所所长9年来,今天的检查交流是心里最踏实的一次。以前基础不扎实,需要‘装饰’数据资料,怕被发现难堪。现在通过规范化建设打牢了基础,所写的就是我们日常所做的。”9月9日,在县级供电企业创先与规范化建设现场会上,寻甸供电公司金所供电所所长田晓斌朴实的语言打动了与会人员。
金所供电所位于国家级贫困县——寻甸县,电网结构、基础管理、队伍建设等条件相对较差。在两年多时间里,它何以成长为云南电网规范化建设示范所?经验很简单,就是通过提升基础管理水平,让工作“规范、真实、简单、有效”,这与南方电网董事长赵建国强调的创先就是更高标准的日常工作是一致的。
“位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管理较为薄弱的单位都能做好规范化建设,其他条件好的单位更有理由做好。”南方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贺锡强说。在金所供电所等示范所的带动下,目前,昆明供电局61个供电所超过一半实现了规范化建设。这次现场会要求提炼总结寻甸供电公司规范化建设的有效经验,供全网借鉴参考。
打基础是永恒的主题
创先、规范化建设、一体化,三者是什么关系?
在现场会上,贺锡强指出,创先是公司总体工作要求,“一体化、规范化”是农电创先工作的主要内容,规范化建设是专业业务一体化延伸的平台。“规范化建设和创先工作的目标和要求完全一致,各省公司要把创先和县级供电企业规范化建设工作统一起来。”
去年年初,公司全面启动县级供电企业规范化建设,目前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有的专业部门不考虑农网基础薄弱的客观现实,用对待主网的标准来要求配网;有的业务流程设计从理论上看很完美,但是到了供电所没有实施的客观条件。”一位供电所所长对记者说。
不仅如此,规范化建设推进的方式、方法也需要改进。例如,有的省公司通过资料检查、指标考核或排名等方式推进工作,关注指标结果更甚于关注过程的改进;有的省公司和地市局机械照搬先进单位的经验和做法,推行到县级供电企业,造成规范化建设与实际工作“两张皮”。
网公司农电部负责人指出,总体而言,公司农电基础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公司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现有条件,将规范化建设的重点放到抓好基础管理上。
就像发育还没有成熟的幼儿,还没有学会走路,怎么能跑步?对于县级供电企业来说,规范化建设是不断强化基础,持续改进管理的工作,必须长期不懈地推进,持之以恒地抓出实效。
真实才有生命力
在五省区电网公司很多与会人员看来,寻甸供电公司规范化建设的经验并不高深,不过是做到了工作的“规范、真实、简单、有效”。
这看似容易,做好却难。“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真实’二字。现在,还有一些单位像过去的金所供电所那样,为了迎接检查交流或者提高业务指标,花费很大精力去‘装饰’数据和资料,没有把心思真正用到管理提升上。”一位与会人员说。
昆明供电局副局长刘正雷认为,全面、真实、准确的配网信息和用户信息,是供电企业最关键的基础工作,没有这些基础数据的支撑,任何管理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这种管理理念的引导下,2011年,寻甸供电公司在16个供电所开展了配网及营业数据普查,经过近两年时间,建立了完整的配网基础数据和客户档案,实现图实相符准确率、客户信息完整率和准确率、“站、线、变、户”对应关系准确率三个100%。
在保证存量数据准确的基础上,寻甸供电公司还实现了增量数据的动态更新。例如,系统数据维护模块就增加了预警功能,配网工程竣工后通过手机短信提醒相关人员采集并更新数据,确保数据在变动后的5个工作日内得到更新。
在塘子供电所,当配电工鲁晓刚现场演示数据维护模块时,贺锡强饶有兴趣地问道:“现在,你能给我们发条数据更新的短信吗?”马清波立即找到一条供电所刚刚处理好的缺陷记录,随机输入几位现场人员的手机号码,不到一分钟时间,他们的手机就收到了数据更新的短信通知。
真实的东西才能长久,才有生命力。以寻甸供电公司推行的生产、营销两个信息系统为例,以前,因为数据资料不真实,系统成为摆设。现在,数据真实、全面了,系统被真正用起来了,不仅规范了工作,而且提高了效率。
有了真实的数据支撑,才能看清自己,找到发展的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才能保持良好心态,不盲目攀比,而是自己与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追求日有所进,年有所长。
找到动力的源泉
“一些管理者总反映工作难以调动一线员工,但是,在寻甸供电公司的几个供电所,所长和普通员工的执行力都很强,而且都能主动思考如何更好地做好日常工作。这种动力从何而来?”在现场交流中,海南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张勉荣问。
对于管理者来说,找到好的工作方案并不难,真正难的是把方案推动起来,让员工执行到位。规范化建设同样要面对这种“真正的难题”。
动力其实来自需求的满足。一位供电所的老员工告诉记者,在基层工作,苦一点没关系,关键是别折腾,别反复,让工作简单、高效。
立足于员工们的需求,寻甸供电公司规范化建设的出发点,不是应付上级的检查,不是为了追求指标的高低,而是本着“规范、真实、简单、实用”的原则,做好“摸清家底、理清界面、固化业务”的基础工作。
职能部门该做的工作,不能推给供电所;上级下发的文件要消化、吸收后才能转给基层单位;供电所的八个核心业务流程被梳理出来,并固化到信息系统……这些扎实的措施,实现了供电所工作的简单、规范、高效。
寻甸供电公司规范化建设的路径,生动地践行了赵建国董事长“创先就是更高标准的日常工作”的理念,正因为如此,才能得到供电所员工发自内心的拥护、不折不扣地执行。
寻甸的经验说明,只有持续夯实基础,县级供电企业才能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在创先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声音
经过多年的创先工作实践,公司已经总结提炼形成了许多符合国情、具有南网特色的创先工作经验,这些经验对规范化建设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必须认真贯彻落实。
——公司副总经理贺锡强
寻甸供电公司按照“2+2+1”的模式开展规范化建设工作,夯实安全基础,营配数据完整、准确,优质服务水平显着提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与标杆作用。
——公司副总经济师陈荣真
各专业管理在延伸到县级供电企业的过程中,应搞清楚有哪些类型的供电所,杜绝“想当然”的管理思维,按照“分类管理、分类指导”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帮扶县级供电企业。
——公司农电部主任杨兴旺
粤东西北山区的很多县级供电企业发展条件与寻甸供电公司相似,我们将力促珠三角地区供电所向国内先进迈进,山区供电所向全网先进的规范化管理看齐。
——广东电网公司副总经理罗辑
打牢基础,什么时候都要坚持。我们将加快营配信息集成应用等工作,分梯队推进农电管理提升,抓好标杆、示范点的创建工作。
——广西电网公司副总经理李一平
寻甸的经验并不复杂,通过抓基础工作,实现管理简单、规范,配网和客户信息全面、真实,从而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这些做法在云南其他单位是可以复制的。
——云南电网公司副总经理郑之茂
现场交流的这几个供电所,基础数据完整、准确,员工岗位责任明确,工作简单高效,值得我们学习。
——贵州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赵炳松
寻甸供电公司的经验再次证明,信息化是战略落地、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海南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张勉荣||||
寻甸公司:规范化建设“2+2+1”模式观察
“在云南偏远的一个供电所,管理这么规范,员工精神面貌这么好,确实值得我们学习。”贵州电网凯里雷山供电局局长潘旭辉在金所供电所交流时说。
为期两天的现场会结束后,贵州电网公司的与会代表特意留下来,在云南电网进一步深入学习寻甸供电公司等单位规范化建设的先进经验。
寻甸模式是什么?那就是不等不靠,主动查找管理的薄弱环节,把“持续提升基础管理水平”作为公司规范化建设的切入点。在网、省公司的支持下,按照“规范、真实、简单、有效”的工作原则,逐步形成“2+2+1”的规范化建设工作思路,即做好配网普查和营业普查两项基础工作,应用好生产管理和营销管理两个信息系统,规范供电所核心业务流程管理,让供电所“做好一件事”。
谈管理,先摸清家底
2010年年底,张恩源从昆明供电局调到寻甸供电公司担任总经理时,直呼压力太大:“售电量排名在昆明局倒数几位,配网基础薄弱、信息系统应用滞后、管理界面不清、人员素质不高,短期内要解决这些问题太难。”
怎么办?等安排、等项目、等资金,不如靠自己努力。结合实际情况,寻甸供电公司决定把“持续提升基础管理水平”作为规范化建设的切入点。
要做好基础管理,先得摸清家底。长期以来,正是由于基础数据不全面、不准确,信息系统成为摆设乃至是负担,“很多报表要人工统计和填写,一到检查交流,还要在系统里补录数据。”金所供电所综合管理班黄涛回忆说。
在昆明供电局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8月,寻甸供电公司开始在16个供电所开展配网普查和营业普查。在两个普查中,所有数据的采集、录入、校核全部由员工自己完成,繁重的工作量,一度让大家内心动摇。
怎么给员工增添动力?寻甸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沈宗怀告诉记者,为了增加工作的附加值,公司将普查与线路运维相结合,遇到班组员工不能解决的故障、隐患,组织力量处理解决。“台区管理的责任和指标都是明确到人,这样能减轻日常线路运维的压力,班组员工就有动力了。”同时,公司管理层深入田间地头,参与到普查工作中来,与大家同甘共苦,给一线员工精神鼓励。
“现在,我们才深切地感受到普查工作的好处。”黄涛说,以前每月仅线损报表就要做一天一夜,现在无论什么营销报表,点下鼠标系统自动生成。
规矩固化了,才能形成习惯
塘子供电所配电运行维护班的施兴坤今年41岁,以前自认为年纪大,不愿意学电脑,习惯用小本子记录线路运维情况。现在,他不仅主动找同事学电脑,还特意换了个水货智能手机,“因为有的功能和电脑相似。”
从抵触到主动,态度的变化由工作方式的变化带来。当两个普查结束后,寻甸供电公司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生产、营销两个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上。
按照网公司安全生产、营销服务等一体化专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寻甸供电公司梳理、规范了巡视作业、缺陷处理、抄核收、线损管理等八个供电所核心业务流程、工作标准和作业表单,并利用生产、营销两个管理信息系统予以固化。
现在,施兴坤要进行缺陷、隐患处理等日常工作,必须通过信息系统开展。“这确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就拿抢修业务来说,系统中的图纸和照片减少了重复的野外奔波,客户也减少了停电时间。”施兴坤说。现在,他习惯了用电脑来记录每天的工作。
寻甸供电公司有509名员工,平均年龄40岁,中专及以上学历只占总人数的20.8%。目前,涉及岗位需要的员工都会用系统中的相应功能。例如台区管理员每个月都可以从系统中调取欠费客户名单,并发出催费短信;营销报表、表单也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现在,供电所的记录、报表、台账由原来的125项大幅减少到67项,而每月上报的表单只需要13张。
这告诉我们,习惯的改变虽然是件困难的事情,但并非不可为。在寻甸供电公司,一些员工长期以来习惯自主、松散的管理模式,信息系统的应用规范、固化了业务流程,让大家逐步养成了守规矩、规范工作的新习惯。
让供电所“做好一件事”
县级供电企业80%的业务都在供电所,县级供电企业和供电所分别该做什么?怎么做?抓基础管理,还要理清这些最基本的问题。
为此,寻甸供电公司梳理了职能部门与供电所的工作界面,把职能部门定位为管理层,把供电所定位为执行层。职能部门负责做好各项工作的组织策划,合理制定工作流程,消化吸收上级的管理要求,梳理、转化为供电所能具体执行的措施。供电所的工作重点放在10千伏及以下配网运行维护、优质服务、属地安全职责、线损管理等核心工作上。
“该职能部门做的事情,如果推给供电所,供电所可以名正言顺地拒绝。”张恩源通过下“死命令”的方式,希望能让供电所“做好一件事”。
现在,公司各职能部门在专业管理延伸中切实发挥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对于网省公司的专业管理要求,都自己先行理解、消化,再结合供电所业务实际,转化成为简单明了、基层班组能够执行的具体措施。同时,将管理性、事务性等工作积极承担起来,切实简化了供电所的工作。
供电所也将工作职责进一步分解到各个班组,明确了各班组的工作职责并合理配置了相应的人员,让工作职责明确到人。“以前,供电所就像个生产队,大家每天等着我派活。现在,员工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明晰,即使我请假了,各项工作仍能有序开展。”金所供电所所长田晓斌说。
让供电所专心“做好一件事”,服务水平、生产指标的提升水到渠成。今年上半年,金所供电所零散居民客户业扩报装平均办结时间为2天,同比减少2天,比2010年减少4天,报修业务保障率、报修满意率均达到100%。同时,综合线损率由2010年的9.21%,降到了今年上半年的4.41%,降低了4.8个百分点。
亮点
广东佛山大沥供电所:
抓实、抓好“两册”在一线班组推广应用,以管理表单、作业表单为载体,推行基层管理“表单化、信息化”,对供电所规范化建设六大管理领域的制度标准进行全景式展现与全过程执行,全面推进供电所规范化建设。
广西南宁宾阳供电公司:
以规范电力调度中心、输变电所、物资配送站等生产单位的“三规范”建设为重点,强化责任目标考核机制,并把规范化建设融入日常工作,全力推进生产单位规范化建设。
贵州凯里雷山供电局:
以供电所管理为突破口,着力减员增效,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提升客户满意率,规范供电所员工行为。
海南文昌供电局:
稳步推进供电所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五进台区”营销精细化管理,以抓组织、强管理、细考核为手段,注重过程管控,提高执行力建设,夯实了基础管理,有效促进供电所规范化建设落地。
广州供电局大石供电所:
按照“执行和服务”的定位,以“内强规范,外优服务”为管理目标,规范业务标准,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全面开展作业表单化和表单信息化,全面实施营配信息集成,致力于满足客户需求,全面提升供电所管理规范化水平。
标签:云南,寻甸样本,启示,数据,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