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2013年迎峰度夏启示录

  2013-09-22

今年的迎峰度夏极不平凡。

从5月底到9月初的百余天,4个区域电网、22个省级电网负荷刷新历史纪录,40摄氏度以上的极端高温、6.6级地震、上百毫米降水量的特大暴雨交叠发生。

电网安全能否保证?缺电压力能否有效缓解?因天灾受损的电网能否及时修复?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旷日持久、惊心动魄的盛夏“烤”验!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讲,国家电网经受住了极其严峻的考验,国家电网人是了不起的。

在迎峰度夏战役中,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坚持把为民服务摆在突出位置,超前部署度夏措施,以务实的作风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恪守“你用电,我用心”,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用上放心电、满意电。

在迎峰度夏战役中,公司上下牢固树立“大安全”观,加强应急机制建设,坚持“全网一盘棋”运作,以电网安全为前提,加强电网调度控制,发挥集团优势和特高压电网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保障了电力供需平衡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在迎峰度夏战役中,广大供电员工忘我工作、奋战一线,他们的身影出现在了被烈日烤得发烫的电杆上、被洪水摧毁的变电站里、在余震中不断摇晃的危楼旁。公司保障了各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了城乡居民、工农业生产和抢险救灾的可靠用电。

启示之一:公司党组高度重视,科学决策,完善的迎峰度夏工作体系保障了电网安全运行

今年迎峰度夏前,宏观经济增长总体放缓,导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缓慢。公司发布的2013年上半年电力市场交易信息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199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0.56个百分点。

尽管如此,在5月举行的公司迎峰度夏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在认真分析电力供需新问题、自然灾害等度夏形势后,公司依然做出了“形势不容乐观,任务依然艰巨”的总体分析。预测公司经营区域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平衡,但余缺分布不均;“三华”电网基本平衡,京津冀、浙江电网处于紧平衡状态。

事实证明了公司的科学预测。这个夏天,我国南方出现了持续性、大面积、破纪录的高温,强降雨、地震、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在全国多地接连发生。这些都一次次触动着电网安全这根紧绷的神经,威胁着正常的供用电秩序,考验着公司的应变及战斗能力。

6月14日,公司召开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在全系统开展安全大检查,刘振亚董事长做重要讲话。安全大检查从6月开始到9月底结束,覆盖了迎峰度夏全过程。6月15日,公司在全系统开展“安全日”活动。6月中旬至下旬,公司组织开展了隐患排查治理和迎峰度夏准备工作督察。7月上旬又组织开展重载、满载线路和配变运行监视、测温、检查,防范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在度夏形势愈发严峻之际,8月2日,公司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单位全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华东等电力供应紧张地区用电需求。

华夏大地,骄阳似火。从6月中旬开始到8月中旬,江南、江淮、西南等大部分地区出现35摄氏度以上的持续高温,部分地区甚至出现40摄氏度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气,最高极值达44.1摄氏度。7月30日,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Ⅱ级应急响应,这是有史以来气象部门启动的最高级别高温应急响应。

高温炙烤下,多地用电负荷大幅攀升。6月18日,全国日发电量首次创新高,较去年提前23天。整个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日发电量11次创新高,8月6日最高达到175.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65%。

国家电网用电负荷于7月25日创下历史新高,达6.27亿千瓦,这个数值约为2004年全国最高统调负荷的两倍。这个夏天,公司经营区域内华北、华东、华中、西北4个区域电网及22个省级电网用电负荷187次创历史新高,增幅超过两位数的省级以上电网14个,较去年增加10个。特别是华东地区,负荷最大增长超过10%,电力供需形势异常紧张。

从6月末到7月上中旬,四川多地先后遭受四轮强降雨袭击,山洪、泥石流肆虐。同时段,陕西、甘肃等地电网也在暴雨中受损。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交界处发生6.6级地震。8月中旬,黑龙江、吉林、辽宁先后遭连续大暴雨袭击。此外,7月以来,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7个省(市)发生旱情,7568万亩农作物受旱。台风“苏力”、“尤特”、“潭美”,热带风暴“西马仑”先后登陆。

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公司上下认真贯彻党组部署,抓好迎峰度夏重点措施落实,确保了电网安全运行和可靠供电。成绩的取得,不仅归功于公司在迎峰度夏期间的努力,更得益于日益坚强的电网以及不断完善的度夏工作体系。

针对今年迎峰度夏大范围资源调配等形势要求,公司加大前期工作力度,推进电网建设发展。数据显示,1至8月份,公司系统累计投产输电线路3.29万千米、变电容量1.41亿千伏安,新增并网装机2040万千瓦;推动跨区和重要输电通道建设,完成特高压受端通道增容补强工程,跨区输电能力由去年3399万千瓦增至4147万千瓦,增长22%;加快省级电网建设,按期投运一批度夏重点工程,提升安全供电能力;推进城市电网改造示范工程,改造线路14.3万千米、配变9496台;新建、改造农网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075座、配变36995台,治理285.9万户的低电压问题,解决4万余户17.5万人用电问题。

近几年,国外接连发生多起大电网停电事故,其中,震惊全球的美加大停电、印度大停电都发生在夏季。而中国国家电网在规模不断扩大、设备数量和工作量成倍增长的情况下,一直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充分表明了公司在保障电网安全方面的先进水平。

可以说,经过了多年的经验积累,公司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度夏工作体系:从召开度夏安全会开始,到其间调度、安监、营销等各专业应对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再到最终经验的总结与提炼,每一个环节都愈加标准化、规范化、精益化,广大电网员工对打赢每年的这关键一仗也更有信心!

启示之二:大电网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显着提升,特高压及跨区电网在迎峰度夏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今年9月份国家电网公司月度例会上,公司总经理、党组成员舒印彪感慨地说:“在今夏持续极端高温天气下,公司经营区域内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平稳。其中特高压和跨区电网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特高压,上海、江苏等东部大负荷地区迎峰度夏是过不去的。”

“现在来看,今年的迎峰度夏到现在已经快要接近尾声了,负荷高峰也快过去了,高温天气基本上平稳度过了,这得益于电网建设的适度超前,得益于我们有一定能力的跨网调度。”8月下旬,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高温突然来了,今年夏天,我国每一个地区的用电负荷与往年相比至少高出了15%到20%。在负荷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就需要发挥电网的资源配置能力了。比如浙江、山东、江苏这些地方,省内的电不够用,需要从省外调,外调的电力可能占到很大比例。”

近年来,公司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有效解决了各类大型能源基地电力的大规模外送和消纳问题,适应了新能源快速发展的要求。特高压已成为破解我国能源供应结构性难题、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今年夏天,特高压送来了“远方电”,及时有效地弥补了东部地区的电力缺口,特高压与跨区跨省送电在电力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公司2013年迎峰度夏总结电视电话会议透露,今夏特高压直流送电功率约占华东电网区外受电的一半,占四川最大外送电力的71%。复奉特高压直流640万千瓦满功率、锦苏特高压直流520万千瓦运行38天,对迎峰度夏发挥了重大作用。

6至8月份,公司跨区送电10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76%。其中锦苏、复奉两条特高压直流共计送电1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资料显示,在公司经营区内没有特高压的2003年,全年的跨区输电量也仅有387.09亿千瓦时。

特高压输电好似及时雨。7月25日,江苏电网出现1515万千瓦缺口,相当于江苏电网当天最大负荷的20%。当天,公司安排特高压跨区跨省输电,补足了江苏电网的缺口。8月4日,上海电网负荷达2383万千瓦。公司组织特高压等跨区跨省输电送上海电力达1120万千瓦,占上海电网当天最大负荷的47%。

“今年外购电工作比较给力。”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主任李颖毅说,在浙江多地长达数日的40摄氏度以上高温天里,国网浙江电力充分用足外电入浙通道空间,用电高峰时段的外购电力基本维持在1500万千瓦左右。

据统计,公司经营区域7条跨区交直流通道送华东最大电力2452万千瓦,较去年夏季增加600万千瓦。其中,特高压输送1156万千瓦,占送华东电力的47%,特高压输电和2012年最大值相比,增长32%,有力支撑了华东地区高峰用电。

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国家电力市场完成交易电量16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特高压输电交易电量2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9%。全网消纳水电19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

9月12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提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逐步提高接受外输电比例。这也意味着,未来中东部负荷中心电力供应面临更大的挑战,迎峰度夏更需要“电从远方来”。

启示之三:公司应急管理体系日益完善,应急管理能力显着提高,保障了协调高效地应对各种考验

5月24日,公司召开2013迎峰度夏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提出“自然灾害和外力破坏影响大”,要加强演练、早作预防。7月12日,公司及时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汛期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对防汛责任落实、隐患排查、应急响应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统计显示,度夏期间自然灾害累计造成公司供区内110千伏及以上线路142条、变电站28座,35千伏线路366条、变电站106座,10千伏线路6693条停运,共计17.9万个台区1163.4万客户受到影响。灾害发生后,公司及时发布灾害预警,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多次召开视频会商会,加强协调指挥,统筹资源调配。受灾单位各级负责人靠前指挥,干部员工奋战一线,累计投入抢修人员22.9万人次,抢修车辆4.7万台次,全力抢修受损电力设施,快速恢复电网供电。

在四川,电网在度夏前刚刚遭遇“4·20”芦山地震,且这次暴雨主要集中在汶川、北川、都江堰等汶川大地震受影响较大区域,可谓旧伤刚愈、又添新伤。暴雨发生后,公司要求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变化,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在确保抢险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应对持续暴雨威胁。

7月22日7时45分,甘肃岷县、漳县交界发生地震,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第一批应急基干分队15分钟后就从兰州赶赴灾区,第二批当天9时30分赶赴灾区。在此次地震救灾中,国网甘肃电力确立“先主线、后分支,先线路、后台区”的抢修思路,逐步推进。地震发生52小时后,灾区恢复供电,创造了国网甘肃电力历年抢险救灾恢复供电的最快纪录。

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张世翔撰文说,提升电力系统应急管理能力,要综合调配电网资源,构建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应急管理策略体系。

灾时全力出动,平时重在防备。公司协调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公司着力开展电网风险评估,结合负荷变化、水库来水、设备调试,动态调整跨区运行方式,保证电网运行结构合理。6月7日,公司组织调度、运维机构及相关电厂等200多家单位6000余人联合举行2013年迎峰度夏联合反事故演习,演练队伍应急能力。

迎峰度夏期间,省电力公司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和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等20余家省电力公司签订协议,建立“电力应急救援伙伴”关系。未来双方将实现“一方有难、对方支援”,并持续联合开展演练、培训等活动。

今年夏天,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一些真挚动人的话语仍在我们耳边萦绕:

“留下来是为了守住我们的家园,为灾后重建做好准备。”7月9日,四川暴雨导致福堂电站附近区域多处发生山洪泥石流,道路被迫中断,111名供电员工被困。当12日雨过天晴,96名被困人员获救后,剩余15名员工毅然选择留下。

“其实,根本睡不着,脑子里就像放电影一样回顾着白天看到的线路、杆塔。”7月23日凌晨3点多,6.6级地震后的第二天,甘肃岷县蒲麻供电所员工王志孝完成了一天的抢修任务,语带疲惫。第二天早上7点,他又出发去抢修电网了。

电网员工义无反顾投入迎峰度夏保电,用汗水、热血甚至生命换来了受损电力设施的迅速恢复。

8月14日,辽宁盖州市盖州殡仪馆内,近千人为辽宁营口供电公司检修公司输电运检四班班长赵伟送行。团甸镇孤家子村村民李子厚眼含热泪说:“赵伟是为了迎峰度夏保电而牺牲的,他是我们老百姓心中的英雄。”在救灾中,赵伟在巡视抢修水毁输电线路时,突遇山洪,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终年42岁。8月30日,公司追授赵伟同志为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

启示之四:加强需求侧管理,持续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实现了科学有序用电

迎峰度夏期间,公司的诸多努力得到了用电客户、政府部门的广泛支持以及各方赞誉。

公司已建立共产党员服务队4313支,队员6.9万人(其中党员占74%),他们在为民服务中“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在迎峰度夏中彰显了共产党员的本色和形象。

气温居高不下,空调负荷激增,老百姓一刻也离不了电。一项统计显示,7月我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了12.3%。

在国家发改委6月8日召开的2013年全国电力迎峰度夏电视电话会议上,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提出,把居民生活等重点用电摆在突出位置,全力予以保障。

当很多人在空调房内享受清凉时,供电员工顶烈日、冒酷暑,开展电网线路与设备的巡视、检修、抢修,用辛勤的劳动向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供电服务。“我不是在处理故障,就是在去处理故障的路上。”衢州供电公司抢修班成员马杰这样描述自己的夏日工作状态。

8月2日至8日,在度夏最为关键的一周,国网客服中心周话务量达368796个,创运营以来周话务量新高,日均话务量达52685个,比7月日均话务量高30.81%。度夏期间,公司95598累计投入客服人员1.1万人,话务量3363万个,派发故障抢修单232.8万件,回访客户满意率99.46%。

有保有限、精准控制。针对今年度夏有序用电工作,公司制定了更完善的方案,采取了更合理的措施。在政府部门主导下,各级供电企业全面实施方案、落实指标,认真审核、筛选参与有序用电的客户,定负荷、定线路,进一步保障了电力有序供应,有效降低了错峰负荷、持续时间和受影响客户数量。公司最大错避峰电力1301万千瓦,累计实施107.4万户次、错避峰电量7.9亿千瓦时。

“精细化的有序用电工作是我们的秘密武器。”国网浙江电力营销部主任朱炯介绍,根据每个企业的能耗、贡献率等综合排名和负荷特性,他们逐一安排好每家企业的错避峰计划,并提前将每一方案导入全省集中的分层分区需求侧实时管理系统。据统计,本轮持续36天的有序用电期间,浙江共有14.72万家企业参与有序用电工作,累计为民让电6.23亿千瓦时。

“产值没有受到大影响。”浙江盛彩风管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勇军说,由于供电企业服务周到,使他们能有计划地安排生产,没有造成多少困扰。

我们相信,随着电网的日益坚强、能源结构的不断优化,公司有能力应对各种考验。到2020年,国家电网将建成“五纵五横”特高压交流网架和27回特高压直流,打造中国能源输送配置的重要平台。那时,电力供应将更加安全可靠,公司应对盛夏考验将更加从容。

来源:国家电网报

标签:2013,迎峰度夏,启示录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