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让“大象”翩翩起舞——解读南网企业级信息系统建设

作者:本报记者 佘慧萍 彭文蕊  2014-02-12

“今年的主要任务是一体化管理攻坚,要发挥好8个综合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加快先进管理体系建设,全面保障企业级信息系统年底前上线试运行。”在南方电网公司召开的2014年工作会议上,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赵建国和总经理钟俊向全网发出了动员令。

什么是企业级信息系统?其建设难点在哪里?如何克服?在全网员工整装待发之际,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采访。

2013年9月28日,周六休息日,南方电网公司总部某会议室却坐满了人。这里正在召开业务分析和横向协同分析专题汇报会。这场汇报,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讨论,持续了两天时间。随后的12月23日至24日,同一主题的专题会议再次召开。

“不算平时听取汇报的时间,仅这两个专题会议加起来就有近4天时间,公司主要领导都出席并参与讨论,这是公司成立以来少有的情况。”公司首席信息官赖佳栋对记者说。

业务分析和横向协同为何如此重要?因为它是构建先进管理体系、建设企业级信息系统的前提和基础。在这些工作的背后,一场信息化攻坚战正在打响,展现了“大象”翩翩起舞的创新勇气。

瓶颈:

工作没想清楚,怎能怪信息化?

集团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初期,普遍存在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现象,系统经常修修补补、变化不定,系统之间彼此割裂。

对于公司来说,这些现象同样存在。近年来,虽然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成效显着,但也暴露出薄弱环节。有的部门连自己的业务都没有梳理清楚,就赶着上信息系统,业务需求一变化,信息系统也要跟着“打补丁”。有些部门级或分子公司级信息系统很好用,但是系统之间不能共享,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这些现象的出现,并不是信息化本身或者说计算机程序出了问题,根源在于管理。正如公司董事长赵建国所说:“如果人还不知道怎么干活,你怎么让计算机干活?”

创先7年来,公司上下树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实现了关键指标的突破和管理的提升,但还存在“号脉”文化、“差不多”思想。这表现在做事比较随意,缺乏对过程和结果的精确掌控;一些具体业务的管理与整个系统的融合性差,存在“两张皮”现象,没有形成操作规范、融入岗位职责;大家不太习惯协作,擅长局部突围。

这些问题也是公司创先进入“深水区”后面临的管理瓶颈,必须通过加强整合和统筹、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先进的管理体系并通过信息系统固化来突破。

然而,正如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只有通过准确的需求定位、科学的设计生产,才能为用户所接受。信息系统作为一种IT工具,只有在明晰的业务需求、合理的流程下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因此,在公司构建先进管理体系和信息化攻坚战的关键时期,公司成立了8个综合管理委员会,按照相关一体化管理要求组织业务部门开展顶层设计,大规模地进行业务梳理工作,基本找到了管理体系、制度标准、界面流程、业务框架、信息化之间的逻辑关联,初步解答了干什么、怎么干等问题。

突破:

协同,大象起舞的功夫秘笈

业务分析和协同,是企业流程再造的过程,对于南方电网公司这样一家大型企业来说,无异于是发展转型中的一场管理变革。

IBM前任董事长郭士纳在《谁说大象不会跳舞》一书中讲述了IBM成功转型的经验。对于“大象”级企业来说,不会跳舞不是因为体积庞大,而是因为各个分立部门之间不配合及信息割裂,通过再造流程、建立共同的客户数据库、执行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措施,大象也会跳舞。

对于一家拥有31万员工,供电业务覆盖南方五省区的电网企业而言,整合庞大的人才队伍资源和业务资源,进行一体化管理,也如同一只大象起舞。而企业级信息系统带来的系统效应和协同效应,则是大象翩翩起舞的功夫秘笈。

什么样的信息系统才算得上是“企业级”?公司信息部主任尚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级信息系统是相对于简单的信息处理系统和部门级信息系统来说的,体现了整体意识和协同意识。“它全面考虑了各部门间的业务协同,打破了部门级系统之间的部门界限和信息壁垒,将实现信息系统从分散建设向集中建设、从业务驱动向战略驱动的转变。”

具体而言,公司建设的“6+1”企业级信息系统中,“6”指资产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综合管理、协同办公等6个系统、“1”指的是决策支持系统。

“6个业务处理管理系统涵盖了电网企业的主要业务,并产生可共享的数据;而决策支持系统则是基于这些数据的高级分析和应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公司信息部副主任王志英对记者说。

当所有核心业务能在信息系统完成执行、调整时,我们的工作将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很多工作还将由人与人的交互转变为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流,部门之间少了扯皮,人与人的关系也将变得更简单。

关键:

转变观念,接受变化的“麻烦”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建设、推广应用的过程,如同家庭成员间彼此接纳、互相支撑的过程。如何让大家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方式,是企业级信息系统攻坚战中最难攻克的“堡垒”。

通常,人们对差异性的认识往往比对共性的认识更重视。企业级信息系统对业务管理“横到边、纵到底”,真正上线运行后,公司的核心业务都要在系统中运转,全网超过90%的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都要应用,存在众口难调问题。不仅如此,要用信息化的现代作业方式代替传统的作业方式,有些员工可能不习惯,产生抵触心理。

同时,对于管理者来说,再也不能拍脑袋决策,而要学会运用数据进行分析、决策。“目前,公司的数据中心已经存储了38T容量的信息,这超过了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信息存储量。而且,公司的业务信息每天以15G容量的速度增加,相当于每天新增一部电影。”数据中心项目负责人对记者说,信息化的核心是数据,企业级信息系统实现了跨专业部门、跨层级单位的数据信息的共享,但是,如何让管理者重视并善于运用数据分析,需要一个过程。

只要有管理变革,就会带来重新适应的“麻烦”。因此,在建设和应用企业级信息系统的过程中,管理者更要带好头,主动参与到系统设计、开发建设、推广应用的全过程之中,带动企业上下接纳新的观念和工作模式。

实际上,不管是构建先进管理体系,还是建设企业级信息系统,最终的目标和结果都是让工作变得简捷高效,让大家养成同一个业务、同一件事,按同样的方式方法去做的行为习惯,事半功倍地把活干好。

谁说大象不会跳舞?企业这只“大象”只要不断地协调四肢、调整步伐,必将稳健、优雅地翩翩起舞。||||

全网总动员狠抓落实

相关部门和单位积极行动,推动信息系统建设

在公司明确2014年底实现企业级信息系统上线试运行的总体目标后,各综合管理委员会积极行动,与公司签订了企业级信息系统建设责任书。分子公司纷纷提出将主动承接综合管理委员会的工作部署,落实各层级责任,力促业务协同,积极参与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责任传递机制

据介绍,2014年,企业级信息系统的建设重点主要包括资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系统以及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目前,相关试点单位采取了加强组织领导、逐级传递责任等措施大力推进信息系统建设。

作为资产、营销、人力资源系统的试点单位,广东电网公司制定了“6+1”工程工作分解计划表,列出了包括设立组织机构、集中培训、建立研发与联调测试基地等13大类工作的完成时间及责任单位等。

广西电网公司作为财务管理系统的试点单位,目前已经完成了资金调度与监控系统的试点建设工作,多次组织业务骨干参加系统业务模型构建工作,并成立了系统建设业主项目部,编制了试点建设行动管控方案。

作为GIS平台建设的试点单位,贵州电网公司在1月14日召开了管理信息化推进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成立了5个推广业主项目部和1个建设业主项目部作为“6+1”系统建设、推广的执行主体,明确将数据作为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来抓。

面向基层 让一线员工提前介入

信息系统最大的用户群就是基层员工,如何让基层员工能用和想用,是信息系统建设中考虑的重要因素。

“以前基层员工只有到了系统培训和使用阶段,才能接触到系统,这次实现了提前介入。”广东电网公司信息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以营

销管理系统为例,为了让系统真正用起来,该公司在设计阶段就开发出了相应的界面,让基层员工根据自己的权限看到每个新系统的界面、功能和操作流程,并直接在界面上提出意见。“目前,一线员工提出了800多条意见,我们将认真进行分析,改进工作。”

系统建设人员还综合考虑基层班组作业工作特点和信息系统使用习惯,把班组关注的工作集中整合在一起,设计操作方便、功能强大的班组作业工作台,并将应用到“6+1”一体化系统建设中,以提高基层班组使用信息系统的效率。

广西电网公司在开发财务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充分吸收了基层单位的先进经验。例如,在资金调度与监控系统运行期间,桂林供电局各业务部门和领导全程参与整个资金系统的建设过程,参与讨论并确定业务流程和规范,这对于资

金系统的实施应用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

■链接 何为“6+1”系统

1、资产管理系统

概念:对资产的规划设计、设备采购、工程建设、生产运营、退役报废等全生命周期进行综合管理,以实现项目管理、物资管理、生产运行等各个业务横向融合,实现设备台账、资产卡片、现场实物一致。包括投资、基建、项目、物资、安全生产子系统。

进展:资产管理系统V1.0总体完成了统一的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其中投资计划管理、物资管理、基建管理子系统已在全网上线运行,项目管理子系统正在开展试点建设工作,2014年完成全网推广。安全生产管理子系统计划12月30日前上线试运行。

2、营销管理系统

概念:围绕客户关系、电力交易等核心领域,通过企业信息集成平台,与内部的财务、资产等系统以及外部的银行、税务、呼叫中心等系统集成。

进展:已完成系统需求分析,计划2月底完成设计工作。

3、财务管理系统:

概念:建设纵向贯通、横向融合的企业级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固化财务管理流程,实现会计核算、资金、预算的集中管理,支持全网“一本账”,实现财务与业务联动,支撑公司财务向决策型转变。

进展:已完成需求分析工作,计划2月底启动设计工作。

4、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概念:跟人有关的事项都将纳入此系统。通过人力资源系统、网络培训和评价系统、员工招聘系统建设,将一体化的制度、流程和表单固化。其目标是实现教育培训、用工管理、干部管理、人才管理、薪酬管理、工资管理、绩效与评价、人力资源规划与计划等业务的全覆盖,实时掌握人力资源关键指标变动情况。

进展:人力资源管理系统V2.0即将完成业务模型构建工作,网络培训和评价系统V1.0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员工招聘系统V1.2即将投运。

5、协同办公系统

概念:即通常所说的OA系统,覆盖公文、合同、制度、行政事务审批代办、数据采集、个人事务、后勤保障、信息报送、合同管理、治安消防管理等模块,用于梳理公司各类办公业务,保障公司政令畅通。

进展:一期已经完成竣工验收和推广的大部分工作。

6、综合管理系统

概念:包括审计管理、在线审计、法律事务、监察管理四个子系统。使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支撑公司对经营活动、经济结果、员工行为的管控和监督,有效规避业务风险。实现对审计、纪检监察业务流程的全方位、全过程支撑,在线对应用系统进行经常性、连续性、即时性的审计和监督。

进展:审计管理子系统完成V3.0系统功能开发,在线审计子系统正在贵州开展试点建设,法律事务子系统完成贵州试点应用。

7、决策支持系统

概念:主要实现对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实时数据的高级分析和应用。它是面向公司高层领导的战略驾驶舱,提供平衡计分卡、同业对标等战略决策工具;也是面向部门领导的管理驾驶舱,提供一键式报表、管理绩效对标等管理决策工具。

进展:已完成系统建设和部署,实现了对核心业务数据的按日抽取。||||

“在‘信息化’的航母里实现一站式工作”

专访公司首席信息官赖佳栋

记者:在创先进入“深水区”后,公司大力推进企业级信息系统的建设,意义何在?赖佳栋:近年来,我们逐渐摸索出创先之路,描绘了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蓝图,并分解成一系列关键指标。要完成这些指标,需要不同的专业部门高度协同,需要把制度、流程落实到每一个工作岗位,这依靠传统的工作模式很难实现。因为大家的信息是孤立的,该做什么、怎么做没有标准,做得好不好没有反馈。

企业级信息系统是站在企业全局角度的综合性集成信息系统,支撑公司各业务板块的工作,固化业务流程,实现管理的整体提升和规范化改进,从而突破创先“深水区”面临的瓶颈。记者:信息化攻坚战,要攻克的困难有哪些?赖佳栋:就像赵建国董事长所说,东西部差距主要是思想观念和工作习惯的差异,对于信息化建设也是如此,最大的困难在于各部门、各单位是否真正理解了公司的战略部署,能不能转变观念、系统思维,有没有执行力。

其次,难在业务流程梳理。去年以来,公司的业务分析和协同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我还是担心业务梳理的界面不够清晰,这也是为什么近期有的综合管理委员会仍在沟通协调流程接口等问题。同时,业务分析形成的大量成果还不足以成为信息系统的开发依据,需要同步完善相关制度与作业指导书。

此外,人才队伍一直是公司信息化的薄弱环节,特别是总部信息化力量严重不足,需要在体制、机制上深化创新。记者:面对困难,靠什么来打赢这场攻坚战?赖佳栋:企业级信息系统建设规模大,系统需满足多级应用需求,要实现年底上线运行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但是决心面前无难事。有公司主要领导挂帅指挥,各分子公司一把手亲自抓落实,我相信再难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现在,公司已制定了周密的工作方案和推进计划,确保系统建设进度、质量可控。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各综合管理委员会、专业部门及分子公司的作用,完善业务之间、业务和信息系统之间、各信息系统之间的协同,进一步提高系统数据的规范性、准确性、一致性及完整性,让先进管理体系和信息系统高度融合。记者:信息系统的生命力在于应用,如何让大家真正用好系统?赖佳栋:以前公司的各种信息系统比较多,但是横向不协同,数据不共享。而企业级信息系统应该就像一支航母编队,覆盖所有的业务领域,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系统建设的目标就是与每个员工的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实现一次登陆,“一站式”完成所有工作。如果大家在使用系统中能体会到工作效率的提升,实现工作方法的改进,就会越来越离不开它。

总而言之,我希望信息系统在年底上线运行后,大家能先用起来,在使用中不断完善。再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公司一定能真正成为服务好、管理好、形象好的国际先进电网企业。

来源:南方电网报

标签:南网,企业级,信息系统建设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