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无电地区电力建设 农电最艰苦的旅程

作者:子可  2014-03-03

【英大评论】2月18日,国家电网公司明确宣称,以加快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作,确保今年年内基本实现大电网覆盖范围内户户通电。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国家电网供电区域仍有26万户104万无电人口需要通过大电网延伸解决用电问题。众所周知,中国农村地域广,东西跨越5个时区,南北气候迥异,各地资源禀赋差别大,东、中、西部经济条件悬殊,要想解决经济二元结构带来的难题,推动城镇化发展,通电这一基础性问题的优先解决显得尤为重要。

据统计,2006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累计解决165.8万户641.9万无电人口的通电,这最后的104万无电人口,可谓是大电网延伸的“最后一公里”。虽然大家都清楚这些地区大多数位置偏远、高寒缺氧、交通不便,施工环境恶劣,许多人仍然难以想象这“最后一公里”施工的艰苦程度。

笔者的同事去年曾经实地去新疆克州乌恰县采访正在进行的电网建设,发现其施工的艰苦程度超乎想象。施工大多处于山区,物资运输依靠人抬肩扛;电杆竖立靠钢钎挖,用榔头敲;地处高寒,夏季都要穿棉衣;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施工人员身体经常超出负荷。更重要的是,乌恰县总面积19118平方千米,比北京(16410平方千米)的面积还要大,而人口只有4万多人,要在如此庞大、复杂、地广人稀的区域开展农网建设,其难度可想而知。

我国的无电地区主要分布在新疆、四川、青海、甘肃等偏远地带,施工复杂、艰巨程度与克州乌恰县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与此同时,目前的无电地区由于地处更偏远、气候更恶劣、地势更险峻,再加上每个用户所在的位置十分分散,经常是从一个山头拉线至另一个山头,这无疑使得通电的造价成本和维护费用十分高昂,而且随着工程推进处于不断升高的趋势。

“三农”问题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服务“三农”映射到农村电力建设方面,其复杂性与艰巨性不言而喻。国家电网公司确保年内基本实现大电网覆盖范围内户户通电,规划已经确定,工程陆续开工,为了实现农村现代、富裕、文明的新生活创造良好的用电环境,艰苦的旅程已然开始,我们只能向这些电网建设者祝好,并致以由衷的敬意。

来源:英大网

标签: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农电,最艰苦旅程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