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点20分,天空隐隐有了一丝光亮。
住在村委会大院里的国网新疆电力公司“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组的5名成员就已经起来了。
3月的和田大地,是浮尘最严重的季节。虽然工作组所在的和田地区策勒县策勒镇恰合玛村距离和田市远达100公里,但仍然未能幸免。
看不到丁点星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泥土味道。工作组副组长韩刚带领组员吾甫尔?卡斯木开始打扫村委会大院的卫生;组员赵海斌和阿地利?巴拉提已经在厨房利索地做起早饭。而组长开赛江也没有闲着,他抬头看了一下墙上的日历,认认真真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着今天的工作计划:
3月18日,星期二,召开国网新疆电力公司“三民”活动驻村工作组与恰合玛村党支部共建活动大会,讨论诺鲁孜节的活动方案;继续走访3小队村民;给买买提明?肉孜老大爷送一台电视机。
而此刻,整个村庄还沉浸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9点整,是工作组每天固定的早饭时间。一碗奶茶,一块馕,一盘菜,简简单单地,和当地村民的早餐完全一样。
9点30分,是每天早晨雷打不动的碰头会。当天要干什么,谁来干,所有的工作都要在这个短短的碰头会上安排好。
10点整,上班的铃声响了。村委会里的人陆续来了。迎接他们的是干干净净的院落和工作组成员们热情的笑脸。
民心当靠真情聚
11时,国网新疆电力公司“三民”活动驻村工作组与恰合玛村党支部共建活动大会在村委员礼堂如期召开。今天的共建大会,最主要的内容是讨论工作组提出的在全体村民中开展欢庆诺鲁孜节活动的方案。
3月21日,是有着3000年历史的诺鲁孜节。对于维吾尔族人来说,这个热闹的节日一过,一年一度的春耕生产就要隆重开场了。
“我们计划在3月22日举办庆祝诺鲁孜节活动,组织全村进行篮球比赛、拔河比赛、国际象棋比赛和歌舞表演,大家愿意参加吗?”工作组成员阿地利?巴拉提的话音刚落,村民们就高高地举起了手臂,会场上的叫好声和欢呼声响成一片。
“诺鲁孜节是维吾尔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大家习惯通过各种庆祝活动来迎接春天的到来。我们工作组就是想利用这个特殊日子,组织全体村民开展一些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丰富村民们的精神生活,实现健康文化引领。”工作组组长开赛江一语道破了开展这一活动的初衷。
12点,打听清楚了诺鲁孜节活动的具体安排后,兴高采烈地村民们相继散去,热闹的村委员大院也渐渐安静了下来。
5名工作组成员们立即兵分两路,开始了今天的第二项重点工作:走访3小队的村民。
走访的第一家是已经60岁的孤寡老大娘热孜宛汗。她无儿无女,在恰合玛村的生活时间不长,临时借住在村里的一间土坯房中。因为不了解政策,她没有向政府申请低保。生活完全依靠四邻接济。
这次,工作组给她送来了一袋大米、一袋面粉和一壶清油。工作组成员赵海斌还认真登记了她的基本情况,决定立即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帮助她尽快办理低保手续。
临行前,组长开赛江给工作组定了一条制度,每20天要来看望一次老大娘,送些必要的生活用品。
其实,今天最意外也最高兴的当属88岁的老大爷买买提明肉孜。13时10分,当工作组副组长韩刚和组员吾甫尔?卡斯木再一次来到他家时,他终于圆上了自己80多年的电视梦。2天前,工作组第一次到他家走访时,听说他从来没有看过电视,承诺要送他一台电视机。今天,工作组就带着专门购买的一台崭新的19英寸液晶彩电上门来了。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安装,13点50分,买买提明?肉孜老大爷终于第一次在自己家里看到了渴望已久的电视节目。得知工作组成员来自国网新疆电力公司时,他用颤抖的手指着电视机说:“前天刚刚反映的事,今天就给我解决了。你们办事的速度就和电流一样快,太感谢你们了。”说这话的时候,老人的眼里明显含着泪。
和买买提明?肉孜一样,已经75岁的吐尔逊尼牙孜?巴拉提也是第二次迎来工作组上门。他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65岁的老伴患有严重的心脏病,39岁的儿子患有尿毒症,这几年光看病就已经先后花费了9万多元。其中,7万元是贷款,2万元是借债。昨天,韩刚和吾甫尔?卡斯木在走访中得知了这一情况,当即给他捐了700元。今天14时30分,他们俩再次上门,代表工作组又捐了500元。“我们正在积极想办法,呼吁更多的人奉献爱心,共同帮助他家度过难关。”吾甫尔?卡斯木说,今后,他家将是我们工作组重点帮扶的对象。
进村入户只为民
串农家门,知农家情,连农家心,办农家事,把责任央企的温暖送到农户家里。自3月4日工作组进驻恰合玛村以来,5名工作组成员就脱下西装,换上农装,一心一意地扑在工作上,几乎没有按时吃过午饭。
今天也不例外。他们的午饭时间又被推迟到了15点40分。
来不急回去做饭,大家就在路边的小饭馆简单地吃了点。
然后,又继续开始了走访农户的工作。
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什么?最大的愿望又是什么?工作组该做什么、又怎么做?开赛江带领大家一边走访了解,一边深入思考。当然,今天还同往日一样,工作组成员每到一家,除了仔细了解群众的所盼所想之外,都会给村民送上一包礼物。虽然只是一些砖茶、方糖、冰糖和水果糖之类的生活物品,但却让村民们充分感受到了工作组的热情和细心。
18点50分,工作组又接连走访了6户农家。虽然,从数量上看,这个数字根本算不了什么。曾经,他们一天最高的走访记录是30多户。但今天,工作组却收获了驻村以来走访农户的第一个阶段性成果:除了几家长期不在家的农户外,他们用半个月时间顺利走完了3小队的全部110户人家。
19点30分,结束了一天的走访工作,拖着疲惫地身躯,大家刚刚回到驻地,意外地碰见了前来看望工作组的和田地区行署副专员杨渭锋。
“驻地安保措施好,走访群众进度快,作法值得全面推广。”详细了解了国网新疆电力公司“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组的工作开展情况后,杨渭锋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是看到工作组充分发挥供电企业的自身优势,积极争取公司支持,投入资金100余万元,主动对全村500多户村民的进户线进行全面免费更换时,他感慨地说道:“在和田地区的‘三民’活动中,你们走到了前列,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真正发挥了责任央企的表率作用。”作为一名分管工业的地区领导,他清楚地知道,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用户进户线部分的新装和改造,完全应该由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费用。
21点10分,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刚刚吃过晚饭的工作组成员们又一同坐在宿舍里,开起了总结会。这也是他们每天晚上固定不变的程序。
今天我们完成了什么工作,明天还要干些什么?大家纷纷发表意见,热烈地讨论着。
22点,总结会结束了,整个村子也渐渐安静了下来,偶尔有一阵犬吠声隐隐传来。而工作组的宿舍里,却依旧灯火通明。统计今天的走访情况,计划明日的工作安排,大家还在继续忙碌着。
“我们从来没有在12点以前休息过。是的,从来没有。”组长开赛江拿出了每天的工作日志。在这个工作时间表上,可以看到,工作组每天的工作时间基本都在16个小时以上。对此,开赛江这样解释:“张春贤书记说要千方百计、全力以赴,切实把‘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搞好,真正使这项活动成为‘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准则。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要把一天挤作两天用,确保按期完成工作任务。”
说这话的时候,夜已经很深了。推开门,黑漆漆地夜空中,依然看不见星。院里有灯,照亮了脚下的路。灯的前方,有一面五星红旗,正在迎风飘扬。
标签: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新疆电力,驻村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