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工会在今年全区工会工作综合考评中获得了第一名,特向你们表示祝贺!你们在自治区工会工作中发挥了旗帜、引领作用,取得了示范效果。”这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总工会主席左军率自治区工会领导班子调研国网宁夏电力时,对工会工作给予的肯定和赞扬。他对劳模创新工作室“链式反应”经验给予充分肯定。
国网宁夏电力在建设劳模创新工作室中,注重以劳模先进为点,形成骨干创新团队这条线,辐射职工创新创效这个面,充分发挥了劳模先进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把劳模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为“融入中心、创新发展,集中智慧、培育人才,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建功立业平台,引导广大员工积极主动创新创效,形成了劳模创新的“链式反应”,创造了可观的社会效益、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
“链式反应”缘自辐射作用
“劳模创新工作室让梦想生根,搭建了员工快速成长的舞台。”这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总工会主席左军对国网宁夏电力劳模创新工作室所做的评价,也是对这个“筑梦平台”的深刻诠释。
2011年7月4日,国网宁夏电力率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有企业中塑造了一个品牌——“宋艳丽创新工作室”。这个以员工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受到了国网宁夏电力领导的高度重视。从安排场所到硬件配置,从经费资助到设施更新,从项目推荐到成果应用,“全方位、无条件、大手笔”全力支持,让创新工作室在创建伊始就得以迅速发展。之后各基层单位组建以劳模先进、技术专家为成员的创新组织机构,“创新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目前有12个创新工作室,他们由劳模先进领衔,汇聚各方人才,探寻着宁夏电网发展的“链式反应”,充分发挥了“点线面”作用,引领广大员工在企业科学发展中创新创效。
为进一步规范运作,工作室全程有先进人物领衔,由劳模担任工作室负责人;有创新团队,吸收省公司、地市供电公司、县级供电公司三级专业技术人才;有攻关项目,定期开展技术攻关、课题研究等项目;有创新成果,每年至少有1项得到上级单位奖励的成果;有固定工作场所,具备创新活动所需的设备设施的模式成为了全体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规定动作”。目前,国网宁夏电力有2个创新工作室获自治区命名、3个创新工作室获国家电网公司命名、1个创新工作室获中国能源化学工会命名。激发劳模创新工作室产生的“链式反应”,充分发挥了劳模先进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有力促进了员工技术创新活动的全面开展和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创新引领未来,转变激发活力。伴随着《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关于深化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正式实施,该公司进一步明确了深化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条件、组织形式和建设管理等,强化了对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突出了创新工作室“出成果、出人才、出经验”的功能定位,促使了创新工作室的“链式反应”持续发酵。各级劳模、技术专家的力量得以发挥,员工创新工作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让国网宁夏电力迎来了“全员创新”的新时代。这些劳模先进工作室在推动企业发展和队伍建设上成效显着,成为了“融入中心、创新发展、集中智慧、培育人才,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建功立业平台,更成为了推动企业跨越发展的新引擎。
创新让梦想成真
阳光雨露给予种子生命力量。在国网宁夏电力,“链式反应”透过辛勤的汗水渗入现实,让理想变得更有温度、更加真实。
在宁夏电力检修公司660创新工作室里,一场“头脑风暴”正在进行。工作室领军人韦鹏带领着10多名创新团队成员,对±660千伏银川东换流站内非电量保护元件频繁误动导致直流闭锁的难题进行每周一次的分析例会。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哪里,从哪里入手破题?会上,大伙你一言,我一语,寻找着答案。经过近3个小时的激烈研讨,终于有了眉目,团队成员提出的“非电量保护3取2逻辑”让之前的技术难题迎刃而解。经过初步模拟试验,这个新方法被证实有效,只需稍加改进,就能大大提高供电水平。
创新劳动,凝智聚力,支撑生产,引领科技。如今,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宁夏电网科研、企业发展方面已经释放出强大的“链式反应”“磁场效应”。在劳模的引领下,创新团队拥有了更强的战斗力,也打破了劳模、技师“单兵作战”“独立而支”的尴尬格局。
在规范化建设的牵引下,劳模创新工作室围绕电网运行、供电服务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创新活力。由国网宁夏电力各劳模创新工作室发明推广的一系列新技术、新工具和新工艺,每年可多供电量6000多万千瓦时,节省各项成本上亿元,大大提高了供电服务水平。以《电流互感器暂态饱和及继电保护的影响研究》《多功能生物驱鸟器》等为代表的88项员工技术创新成果获得自治区、国家电网公司和国网宁夏电力表彰奖励,宁夏电网风光一体的功率预测系统、大容量电炉变压器差动保护解决方案研究、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等一系列创新项目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链式反应”让劳模精神薪火相传
“链式反应”为创新的枝叶打开了生长的平台,让劳模精神如大树一般,屹立彼岸,托举起薪火相传的力量。
劳模创新工作室不仅是凝聚员工创新活力的新载体,也是弘扬和宣传劳模精神的重要平台。固原供电公司虎志文劳模创新工作室内,图文并茂地展示着劳模先进事迹、技术创新项目成果等内容,记录了劳模的成长历程和主要成就。这种榜样的力量是国网宁夏电力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激励着更多的员工参与创新。
国网宁夏电科院吴旭涛劳模创新工作室经常开展培训。工作室成员轮流走上讲台,讲授自己的新技术、新经验,由劳模现场点评。在吴忠供电公司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里,劳模们不仅将几十年来的工作经验总结成册,还将这宝贵的“财富”传授给了年轻的电网员工,3年来累计带出技术能手20多个。在宁夏电力检修公司靳淑玲劳模创新工作室里,“劳模帮扶”“党员一带二”“首席带新人”等模式构成了结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带动下,员工成为了创新成果的共享者和受益人,成长通道不断拓宽。国网宁夏电力设立了群众性创新奖、成果推广应用奖,每年拨出专款用于技术创新项目的开发和推广应用,让更多的一线人才参与创新。来自虎志文创新工作室的成员张涛就是创新成长通道的受益者,短短两年就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新员工成长为国网公司配电线路竞赛第一名。
“实践表明,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链式反应’,实质是将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与推动员工创新创效、成长成才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有效地扩展开来。树立一个,培养一批,带动一片,产生辐射作用,激发员工创造活力,引领广大员工创造性地劳动,造就了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员工队伍。”这是宁夏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马家斌对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深刻诠释。
标签:劳模创新,工作室,链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