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枢纽聚力 激活区域绿色发展动能(图文)

作者:记者 陈克迁  2025-08-18

供电人员来到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总装车间了解企业生产用电需求。(资料图片)

竹排“油改电”后,游览漓江更惬意。 (资料图片)

2022年云南独龙江乡通过35千伏线路接入大电网。 (资料图片)

  岭南盛夏,广东清远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内,智能温控系统精准调节,名优果蔬生机盎然。村民陆奕和感慨:“以前种地靠天,现在靠电!智慧大棚一年四季能产出,收入翻了几番。”可靠的电力,正悄然改变着这个村庄。

  连樟村的蝶变,是南方电网公司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根本指引,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的缩影。二十载耕耘不辍,从珠三角轰鸣的制造工厂到云贵高原葱郁的青山绿水,从北部湾的碧海银滩到海南自贸港的生态岛屿,南方电网公司依托电网的核心平台与枢纽作用,推动能源结构深刻变革,服务区域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动能。

  深化区域协调新格局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南方电网公司深刻把握其内涵,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一省一策”动态抓好融入和服务南方五省区重点举措实施落地,服务支撑经济大省挑大梁,以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为路径,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与新型电力系统,保障电力供应充足可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在佛山顺德美的集团微电网控制中心,工程师陈志强轻点屏幕,厂区光伏发电曲线与西部水电输送数据实时交汇。“西部送来的清洁电,占我们总用电量的65%。”

  支撑重大战略落地,电网布局紧密对接五省区发展脉搏。

  在广东,超过300个新时代电气化村,以稳定优质的“好电”深度融入和服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百千万工程),建成一批新型城镇化配网示范区,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电力样板。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供电可靠性保持世界主要湾区领先水平,广州、深圳供电可靠性保持国际领先。

  同时,南方电网公司的绿色枢纽作用辐射至港澳,不断强化对粤港澳供电保障能力,积极服务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南方电网还积极参与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依托区位与技术优势,深化澜湄区域能源合作,与东南亚国家,特别是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国家开展电力贸易与电网互联合作,共建绿色“一带一路”。

  依托西电东送大通道,云贵两省清洁能源外送比例提升至35%,为东部地区提供绿色动能的同时,更在喀斯特山区走出“生态修复+产业振兴”新路径。单单是云南省,“四横四纵一中心”500千伏主网架支撑新能源装机突破6000万千瓦,贵州新能源装机达3158万千瓦,占省内总装机39.5%。

  在海南自贸港,500千伏数字电网建设将于今年底建成,博鳌亚洲论坛场馆100%绿电运行,打造首个“碳中和”国际会议样板。

  构建绿色能源体系,让绿色成为能源系统的普遍形态,是南方电网坚定不移的目标。针对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等挑战,因地制宜打造的首批36个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正在释放巨大潜力。如今,南方电网新能源消纳高峰期,每2千瓦时电量就有1千瓦时来自新能源,绿色底色日益鲜明。

  二十年来,南方电网公司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从2004年的不足20%跃升至2024年的65%,支撑五省区GDP年均增长7.8%,单位GDP能耗下降35%,书写了“经济发展不牺牲环境”的生动篇章。

  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

  “人民电业为人民”,南方电网公司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用能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南网实践中,于细微处着力,初心如磐。

  20年来,南方电网公司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重大战略任务,全力攻坚克难:一项项扎实举措,显著提升了农村地区,特别是原深度贫困地区的供电能力和可靠性,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提供了坚强电力支撑。

  广西全州县毛竹山村的葡萄架下,传感器实时回传土壤数据。“电网帮我们建了预冷库,葡萄损耗从15%降到5%。”种植大户王世迁展示手机APP,“现在客商通过云端就能看到葡萄品质。”

  在贵州遵义花茂村,遵义供电局创新“古村线路隐形式改造”,将98根电杆改为地下管廊,陶艺工坊电气化窑炉产量提升五倍,带火红色研学旅游,村民年人均收入突破2.8万元。

  更令人惊喜的是云南怒江州独龙江乡的蜕变:从2012年实现“户户通电”,结束了独龙族群众使用煤油灯的历史;2014年建成全国首个20千伏独立电网;2022年35千伏联网工程投运,接入南方电网主网。依托稳定电能,草果烘干厂、生态茶园相继建成,独龙族群众人均年收入从2010年的916元增至2024年的2万元以上。

  在五省区曾经的深度贫困地区,南方电网公司力克难关,从实现机井通电、自然村通动力电全覆盖,彻底解决农村供电“最后一公里”难题,到独龙江乡历史性接入大电网,再到黄泥塘镇独立供电区万余用户用上稳定可靠的“南网电”……20年间,累计投入农网改造资金2000亿元,新建及改造线路63万公里(长度足以绕地球15圈),五省区农网综合电压合格率从92%飞跃至99.9%。这项覆盖最广大乡村的基础设施壮举,是民生保障在能源领域的具象化,为脱贫地区产业振兴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电力支撑。

  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阶段,南方电网公司持续发力,建成的13个新型城镇化配电网示范区和9个现代化农村电网示范区,正是公司落实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载体和生动体现。截至2024年,南方电网供电区域农村地区供电可靠率99.914%,在全国率先实现充电桩乡镇全覆盖。“南网在线”智慧营业厅让群众办电“一次都不跑”,“获得电力”的幸福感显著增强。

  引领绿色低碳新图景

  南方电网公司积极培育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消费端能源革命。

  从城市到乡村,从返乡路到日常行,绿色出行渐成风尚。摩托车换成了新能源汽车,完善的充电网络让“里程焦虑”成为过去。在全国率先实现充电桩乡镇全覆盖,深圳建成全国首个全液冷超充示范站,“一杯咖啡,满电出发”成为现实。

  能源消费清洁替代,大力推广“以电代柴”“以电代油”。

  在风景如画的桂林漓江,游船“油改电”悄然推进。漓江杨堤码头,船老大黄才发接通岸电桩,游船厨房飘出饭菜香。“停用柴油机后,每年省油费4万元。”这样的智能化岸电桩在漓江流域已建成152个,推动1200艘船舶改造,年减排污染物2400多吨。

  在贵州黔东南苗岭深处,雷山县南猛村完成木屋防火改造后,民宿管家杨阿妮将火塘改为电暖:“再不用担心火灾,冬季入住率提升四成。”可靠的电力供应支撑木屋防火改造和电气化生活,让古村在焕新颜的同时留住乡愁。南方电网投资1.5亿元实施“电亮苗乡”工程:为1.2万栋木屋敷设阻燃电缆、安装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推广电炊具3.6万套,年减少薪柴消耗7.8万吨,相当于保护森林4.5万亩。

  在深圳坪山的弗迪电池工厂,南方电网公司建设的“光储充一体化”系统正在调试。“利用厂区屋顶光伏和储能电站,可满足30%生产用电,度电成本下降0.15元。”该工厂相关负责人说。在云南曲靖,全球首个光伏直供电解铝项目投产,绿色电能替代传统火电,每吨铝碳排放下降80%。同时推进的还有智能照明、园区绿化、低导热保温材料、余热回收等一系列节能降碳措施。

  更深刻的变革发生在海南博鳌:零碳示范区集成光伏玻璃幕墙、地源热泵等12项技术,建筑能源自给率达110%,为全球提供低碳样板。

  绿色动脉,永续奔腾。从东部沿海的创新高地到西部广袤的乡村热土,从繁华都市到偏远海岛、高山之巅,“南网电”的光明与动能不断延伸。这张覆盖五省区的绿色能源巨网,是践行“两山”理念的坚实载体,是支撑区域协调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强力引擎。

  青山巍巍,绿水长流。南方电网公司将始终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勇担能源央企使命,不断优化绿色能源供给,服务绿色消费升级,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在青山绿水间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网实践的壮丽新篇!

  南网报记者 陈克迁

来源:南方电网报

标签:枢纽聚力,激活区域,绿色发展动能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