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是如何利用风力发电的,位于惠安崇武的我市首个风电场建设目前进展如何?”本报昨日独家报道了我市首个风电场建设启动的消息后,许多读者纷纷拨打本报新闻热线进行咨询。记者昨日就此采访了有关部门,为读者一一释疑。
崇武风电场建设纳入全省规划
“崇武风电场是我省‘十一五’规划建设的六大风电场之一,规划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市经委电力能源科王科长说。
据了解,我市拥有427公里长的海岸线,由于海峡的“峡管效应”,风能资源形成条件十分优越。而且风力秋冬季为高峰期,春夏为低平谷期,刚好与水电的春夏丰水期、秋冬枯水期互补,给电网均衡出力创造有利条件。省电力勘察设计院专家在对我市风资源进行调查后发现:崇武沿海一带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是我市沿海风能资源最好的风电场址。
市经委电力能源科王科长说:“今年3月份以来,福建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已组织对崇武沿海一带进行实地勘察、风能普查,逐月记录风量的变化,前期工作估计需耗时一年。之后,该公司将对崇武风力发电场的规划与选址进行考究,并初步做出可行性报告,做好编制投标文件。根据相关规定,风电场项目的投资主体应为企业,我们政府部门将对企业前期科研、立项等工作予以扶持。”
2020年:全省发电6%靠风能
根据2002年初编制的《福建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规划与政策研究报告》,我省风电建设的目标是:争取在“十一五”期间达到百万千瓦级规模,到2020年发展到150万-250万千瓦,约占全省发电装机的6%以上。另据《福建省“十一五”电力建设规划》,我省将在“十一五”期间建设惠安崇武、漳浦六鳌、东山澳角、长乐江田、漳浦古雷、诏安梅岭等6处风电场———新增机组可望达60万-70万千瓦。
作为我省风电技术支撑与咨询单位,省电力勘察设计院自2003年10月开始对全省风资源进行再调查,在初步评估的基础上,选出可供近中期开发的沿海陆地良好风电场址17处,总装机可达156万千瓦,年可发电量约43亿千瓦时;近海海域良好风电场址14处,总装机可达397万千瓦,年可发电量约129亿千瓦时。
我省可供近中期开发的17处沿海陆地良好风电场址分别是:长乐的午山、江田,福清的江阴、高山,莆田的南日岛、石城、石井、东峤,霞浦的长春、三沙,漳浦的六鳌、古雷,以及惠安的崇武、东山的澳角、诏安的梅岭、连江的北茭和平潭的海岸边。
此外,我省14处近海海域良好风电场址分别是:福鼎的黄岐、大嵛山,霞浦的高岗、大京,平潭的青峰、大沃、潭角尾,莆田的石城、石井、湄洲岛,以及连江的晓澳、崇武的溪底、石狮的祥芝、漳浦的古雷沙滩。□本报记者吴泽华
相关资料:
风能: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据介绍,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重要形式,也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技术最成熟,最具有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风力发电是通过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将风的动能转化成机械能,再通过传动系统和电气系统将机械能转换成电磁能。
据专家测估,全球可利用的风能资源为200亿千瓦,约是可利用水力资源的10倍。全球风力发电形成产业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近十几年来,欧洲一些风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加大了风电开发的力度,风电每年增长速度达到25%以上。德国是目前风力发电规模最大的国家,至2004年12月止,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16628.8兆瓦,其发电量已达到德国总电力需求的6.2%。
目前全世界有超过50个国家在发展风电产业,至2004年末全球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为47616.4兆瓦,风力发电量已占到电力总量的0.5%,足够供应1900万个普通的欧洲家庭。发展风电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国家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而且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成为这些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国风电开发的过程及其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示范阶段(1986年-1993年)和商业化阶段(1993年至今)。我国第一个风电示范项目在1986年投产。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风电产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至2005年底,有15个省、市、自治区建设了61个风电场,总装机容量达到126万千瓦。
标签:崇武,风电,福建,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