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电力投资

电力投资

江西高安电气化助推农村经济产业快速发展

作者:艾凌云  2008-08-26

<P align=center><STRONG>——高安市供电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侧记</STRONG></P> <P>高安市供电公司在近两年来的电气化改造过程中,重点支持产业经济发展,优化投资建设布局,有力地适应了当前农村电气化发展的新形势。随着一个个新农村电气化村的建成,已经给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实实在在带来的新变化。</P> <P>高安市筠阳街道左桥村村民刘作仁前几年学习了草菇、双孢菇等食用菌种植技术,在家乡搞起了食用菌作坊,以鲜销为主。但由于草菇、双孢菇货架寿命短,须及时销售出去,产量和市场制约了产业发展。2007年,该村实施了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刘作仁有了新的发展机遇,供电公司及时为其接上动力电。有了可靠、稳定的电力保障,2007年11月,刘作仁引进了电热鼓风干燥机、烤炉等脱水烘干设备,放开手脚搞起了干菇加工业,再也不用为鲜菇的产量和销量犯愁了,鲜菇销售本地及周边县市,制成的干菇供应到外省等远离栽培基地的市场,效益一下翻了十几倍。如今,该食用菌基地现有菇棚120多个,种植面积近4万平方米,年产菇约千吨,当初的小作坊已摇身一变成为高安市左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其他村民创业的积极性。刘作仁每每提起自己的发迹史,都不忘提起电气化改造带来的机会。</P> <P>高安市蓝坊镇长坪村是全市最大的蚕桑基地,家家户户都有一手养蚕的好手艺,该公司充分发挥电气化建设适度超前的优势,为该村再添容量为80千伏安配变台区,架设低压线路3.1千米。有了清洁、便捷、稳定的电能做靠山,长坪村村民的致富路也随之越来越宽广了,千亩蚕桑基地又多了施展拳脚的空间,大蚕房,小蚕孵育室等专业设施建立起来了,村里还共同出资引进了蚕茧烘干设备,现在可以自己把鲜蚕茧经过用电烘干加工成干茧,推向市场,仅此一项一年每户可以增收500元以上。</P> <P>近两年来,高安市生猪养殖户改变小规模分散饲养、粗放经营的方式,向数量规模化、技术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的养殖模式转变,如今,高安市已成为全省畜牧业十强县、全国畜牧业百强县,被国家定为全国生猪出口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这其中,功不可没的是供电公司大力实施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工程。仅2007年至今,供电公司为生猪养殖户新增调换配电变压器72台,新建、改造10千伏配电线路31.8千米,0.4千伏线路55.6千米,为生猪养殖户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电力供应基础。</P> <P>通过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农村各种榨油厂、粮食加工厂、大型渔塘等半工半农结合的小型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出,高安市农村个体经济迎来了新一轮发展高潮。高安供电公司在不断完善电气化规范建设的同时,加大建设坚强电网的力度,提供最优质的供电服务,让越来越多的村民享受到电气化的实惠,走上到电气化铺就的致富路。</P>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标签:高安,江西,农村电气化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