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投资
安徽贵池供电新农村电气化助推农村建设
作者:何孔照 2008-10-20
<P align=center><STRONG>和谐改造电气化 建设小康新农村</STRONG></P>
<P align=center><STRONG>——贵池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助推农村建设</STRONG></P>
<P>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是党和政府又一德政工程,它是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政府发动、乡村主动、电力推动、百姓互动”的“四动”办法,形象地说明了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过程中,政府、企业和百姓之间互相支持、相互关联的内在关系。由政府精心搭建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大舞台,它为电力企业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工程,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电力行业将精心设计和谋划好的“剧本”,组织精兵强将在大舞台上施展“演技”,博得农村广大“观众”和企业的阵阵喝彩。</P>
<P>政府搭台</P>
<P>走进贵池区梅龙街道办事处地盘,眼前豁然一亮。一字形排开高压电杆、铁塔沿公路有序排列,临空而架的高压线路闪着银色光芒,整齐的路灯沿着沿江大道,分两排站岗,崭新的变压器静静地蹲在铁架上,不分昼夜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和清凉。它们默默无闻地守侯在贵池区的东大门,以“电力先行”的崭新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它凝聚了梅龙办事处对新农村电气化工程的大力支持,也展现了贵池供电公司“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三新”战略在新农村的新形象。</P>
<P>梅龙街道办事处位于池州市东北端,与铜陵市接壤,因长江岸线资源丰实,交通便利,招商引资效果明显,经济发展十分迅速。2007年度被安徽省政府命名为“文明乡镇”称号,群众生活相对富裕。</P>
<P>伴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家用电器增多,用电负荷逐年攀升,农村实行电气化改造成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然选择。为此,梅龙街道办事处根据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和群众生活日益提高的要求,积极向上级政府及主管单位和电力部门申报电气化改造项目。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街道办事处积极组织、多方协调和良好的服务,为和谐施工创造了良好环境,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平台,形成“政府发动、乡村主动、电力推动、百姓互动”的可喜局面。</P>
<P>2008年3月,贵池区梅龙办事处的第一次圆桌会议,就召集了各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参加的扩大会议,认清电气化改造的必要性,摸排可行性,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研究的第一个议题就是在所在的受益村如何宣传发动群众,营造德政工程大家抓的氛围。他们的口号是“三个到位”,即:宣传发动到位、领导跟班到位、协调解决问题到位。同时,政府把新农村电气化镇建设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考核内容,调动村镇领导班子电气化建设的积极性,牢牢掌握主动权。早在立项之初,当地政府就开始抓形象、抓环境,成立电气化工程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协调会议,提前告知相关群众和单位线路的走向和改造内容,征求群众意见,取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大到电气化工程的规划设计,小到立杆架线、挖杆洞、小工的委派,做到分工负责,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P>
<P>线路工程走向大部分集中在农田、村庄,密集的工程项目建设主要集中在夏季,农村生产比较繁忙,在个别村出现了一些影响施工的因素。为了鼓舞干群、保障施工顺利进行,在“双抢”的关键时点,街道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召开各村(居)支书会议,到现场办公,现场协调,对电气化改造工程进行问询督办,限定时间,要求相关单位处理好施工现场矛盾,及时解决问题,对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与群众进行解释、疏导,态度和蔼,协商办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各级政府是真心关心群众生活,电气化改造工程不是侵民、扰民工程,不是政府只顾自身发展未能兼顾群众利益的举措。这种问责达效的领导作风极大地促进了电气化工程的开展。</P>
<P>引导群众做群众工作。个别群众对项目实施造成自家一些损失和麻烦不能理解,有时也阻碍了施工进行。只要不是蛮横无理的群众,街道干部先做工作,效果不好,再请周围的农户、群众帮助做工作,碍于乡情和邻里关系,这时效果比较明显。所以德政工程只要深入人心,群众就能理解,就能接受,就能支持。依法协调,保证工程实施。对个别剪断电线、填埋杆洞的行为,街道依照法律,安排公安民警参与协调,解释法律条款,指出行为的危害性和应当接受的惩罚。根据不同态度,分别给予训诫、赔偿、罚款等处理,让无礼群众心服口服,配合工程进一步开展。</P>
<P>总之,小康的新农村离不开电气化改造项目,项目的顺利实施是和谐社会建立的具体表现,新农村电气化工程在梅龙街道办事处实施,对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将起到积极推进作用。</P>
<P>行业唱戏</P>
<P>新农村电气化工程有了政府的强力支持和坚强后盾,为唱好工程主角的贵池供电公司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安全等方案的出台提供了便利。贵池供电公司在人员紧张、资金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采取边规划边设计,迅速拿出了涉及办事处的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的4366多户,总投资595.62多万元的规划方案,共27个项目。在27个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项目中,新增和改造配电台区22个,新增和改造10千伏高压线路7公里,380V/220V线路61公里,改造下户线54公里,更换电能表4366块。完成后的电气化工程将以高标准、高质量,体现“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三新”服务方针,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居民客户中长期的用电需求,4366户居民从此受益。</P>
<P>科学合理、安全有序施工是新农村电气化工程的关键。贵池供电公司把该项工程列入2008年的重点工程,提早谋划,组织设计、物资采购、人员配备、安装施工、安全维护、以及迎峰度夏安全用电与施工的矛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前期和现场工作,工程有序开展。坚持“四个保证”,即:保证施工人员充足到位,保证施工材料及时到位,保证施工质量监管到位,保证施工安全监督到位。一批批新材料新设备在工程中得到使用,一项项新技术在工程中应用,一件件新工艺在工程中得到有效实施。</P>
<P>随着规划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出台,从5月30日开始,贵池供电公司组织的近100人的专业施工队进驻工地,分布在16个大小施工点,他们吃住在工地上。为减少停电时间,他们精心准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限,为不影响农业生产用电,他们早施工、晚歇工,把黄金时间让给老百姓。</P>
<P>8月7日,随着一条近2公里的10千伏绝缘导线更换完成,贵池供电公司电气化工程建设进入冲刺阶段。为确保奥运开幕式及比赛期间的正常供电,让农村广大用户及时收看电视,贵池供电公司将原计划8月10日对梅龙集镇的一条10千伏支线停电施工,提前到8月7日奥运开幕前一天进行,以满足用户收看奥运开幕式的愿望。为保证工程顺利完工,施工单位精心组织,周密布置,调集30多人的施工队伍,清晨5点多钟进入施工现场,材料运抵现场,整过施工过程井然有序。为按时完成任务,施工人员顶高温、冒酷暑,在滚烫的铁塔和电杆上一干就是几个小时,他们发扬不怕吃苦,连续作战的作风,受到当地政府和用户的赞扬。经过13个小时的紧张施工,工程提前完工,按时送电。</P>
<P>小表集装是电气化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涉及千家万户,工艺要求精,工作量大。为不影响用户的正常供电,施工人员采取分线集装,边拆边安装,力争做到当日工程当日结束。目前,集装工程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预计11月底全部完工。</P>
<P>造福万家</P>
<P>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使受益村镇农民生活质量、农村经济发展情况都有了极大改善。笔者在走访其中两个村的部分农户、个体户和企业的所见所闻,实实在在感受到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给当地农村经济、农民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或是送锦旗、或是写感谢信表示谢意,而更多的则是以放鞭炮、喝喜酒等最朴素的原始方式来庆祝。</P>
<P>7月18日,池州市经贸委等一行领导来到梅龙桐梓台区参观新农村电气化工程时,眼前一幕着实让参观者为之一振。100多村民自发地聚集在新变压器旁,放起了万字鞭炮和烟花,摆起了宴席,庆贺新农村电气化工程完工。原来,桐梓台区是老乡政府所在地,遗留下来的办公房老百姓办起了小加工厂,用电负荷也越来越大,村民顿感用电紧张,尤其在迎峰度夏和节假日用电高峰时,用电不正常。盼来了新农村电气化工程,贵池供电员工冒高温,战酷暑,20多天完成了全部工程,现在,小企业和村民用电两不误。村干部反映,老百姓农忙时抢收抢种,农闲时部分农户可在小企业创收近2000元。市经贸委领导感叹地说,这就是德政工程,让老百姓受益的工程。</P>
<P>在梅龙街道办事处先进村,正在田间忙于稻田排灌的村民老陶,一听是问新农村电气化的事情,顿时来了精神,仿佛有一肚子话要说:“这改造之后我们用电真是安全多啦,而且省时省力。”老陶一边说,一边演示着农排电源箱的用法。“以前抗旱打水用电,只能搭线,或者从家里牵线,非常危险。有时电压低,电动机根本启动不了,只有望水兴叹。现在,改造后的线路电压高了,开关装到了田间地头,只要把开关一开就行,既安全又省事。”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给农村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不仅满足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用电需求,更带来了居民生活电气化水平的提高。“以前一到夏天,有时候家里的电器都开不起来,现在线路改造后,家家户户的空调都用起来啦。”老陶如是说。</P>
<P>电气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供电部门实施的电气化建设对我们开展新农村建设支持力度非常大。现在,老百姓用电方便了,乡镇企业生产用电充足了,而且还不要他们掏一分钱,可以说,是一件深得人心的大好事啊!这次实施的新农村电气化工程建设,可以用“三个工程”来形容。一是民心工程:它是真正从关注民生,从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出发,贫困户、个体经营户和弱势群体都受益;二是“三农工程”,它从电力的层面完全解决了“三农”发展瓶颈,以前抗旱排涝用电只能搭线和引线,比较危险,现在电送到田间地头,既安全又方便;三是安全问题,原先表后线质量状况,排灌线路的用电安全,往年都是最容易出事故的地方,现在家里和田间地头都有二级保护,老百姓都很满意,政府也很放心。梅龙街道办事处电气化工程领导小组组长黄主任对我们说。</P>
<P>贵池区的龙头企业东盾木业的负责人说:以前因为线路故障多,突然停电次数不少,企业受损失,由于限电停电,有时也影响交货时间。这次电网改造以后,我们有了专用线路,服务好了,用电环境好了,问题解决了。我们引进了流水线,提高了效率,企业效益增长很快,下一步,我们打算把规模扩大,这样,供电企业和我们企业都能实现双赢,共同发展。</P>
<P>贵池供电公司负责人对电气化建设工程实施有自己的看法:老百姓有了致富的念头,有了致富的能力,还需要致富的条件,稳定、优质和便捷的电力供应是这些条件中的重要一项。原来贵池供电公司实施的一、二期的农村电网改造,满足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和创业的需求,而这次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又满足了他们发展的需求。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他们开始享受生活了。电进入百姓家庭不再是点点灯,吹吹电扇,烧个电饭褒了。电脑、空调和冰箱已成了部分家庭中的普通电器之一,无论是从用电负荷和用电质量、服务质量,都要求我们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加大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电能供应,搞好优质服务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P>
<P>在一偏远村庄,一吴姓村民向我们介绍:原先他们住在离变压器较远的地方,电压一直低,几个小孩外出打工争了点钱,添了几样电器,就是用不了,放在家里只是摆设。这回新农村电气化改造来到我们村,全村人都很高兴,在我们家门口增加了一台变压器,电通以后,我家的三台空调想什么时候开就什么时候开,家电都派上了用场。</P>
<P>一个小卖部店主乐呵呵地对笔者说:他家开了一个小卖部,以前,一到夏天一台冰柜因为电压太低无法制冷,冷饮都融化了,根本卖不出去。这次电网改造后,电是完全够用了,冰柜无法制冷的问题解决了,我又多租了两间房子,还买了空调,添了两台冰柜经营速冻食品,生意越做越红火。</P>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标签:贵池,安徽,农村电气化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