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电力投资

电力投资

广东梅县未能实施农网改造 7万多农户用电叹难[图]

作者:黄蔚山 尚华 延志 敏军  2008-11-14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chinarein.com/uploadfiles/ndxx/20081114114034336.jpg"></P> <P align=center>没有三相电源,烤茶机只能用手摇动</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chinarein.com/uploadfiles/ndxx/20081114114042593.jpg"></P> <P align=center>拆股的裸铝线随处可见</P> <P>从1999年开始,广东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全省落实农电改造工程,然而,记者近日在梅县采访时获悉,梅县18个乡镇中,用电户13.2万户,至今仍有占55%共7万多用电户因所在地未能实施农网改造工程用电难。</P> <P><STRONG>15公里线月损耗500度电</STRONG></P> <P>梅县梅南镇九龙嶂村坐落在崇山峻岭中,距镇区约20公里,全村现有1460多人。由于历史原因,当年国营梅南林场兴建多座水电站,占用了当地群众土地山林,电站建成发电后,长期低电价协议给群众兑现补偿。现在这里四个自然村的用电仍靠国营梅南林场负责供给,由村民唐水昌负责承包管理已超20年之久,虽然每度照明用电远低于县供电部门的0.6元/千瓦时,但每年到茶叶丰收的季节,遇到雷雨大风,自供自给的电压就经常不稳,夜晚照明灯甚至不能启动。</P> <P>在村口的小溪边,记者见到三条裸铝线横跨九龙溪。唐水昌告诉记者,20千伏安的变压器在公路下方那半山窝里的杂草中安营扎寨已经20年了,由于农网改造至今未能实现,全村人每月用电受到很大制约,仅2500度左右,而15公里的裸线每月损耗就要超过500度,一个月下来,自己也很难赚上一两百块钱,像九龙嶂这样“用电难”的村庄,在梅县还有许许多多,村民期盼改变“用电难”。</P> <P>记者在梅南镇采访时,今年78岁的老游击队员李锦云对记者说,改革开放30年,政府提出农网改造近10年,可现在深山老林里晚上电视一打开,节能灯就经常变色,甚至不发亮。在梅县采访中,记者见到,部分偏远山区仍有土制的水泥杆、拆股的裸铝线和变压器至今仍在发挥“作用”。</P> <P><STRONG>改造工程遇上“拦路虎”</STRONG></P> <P>记者从梅州有关部门了解到,一方面许多人期盼早日实现电网改造工程,减少线路损耗,用上放心电,添上先进的家电产品,然而,也有人趁农网改造工程之机提出了青苗补偿、征用土地等要求。一位参加农网改造的工程人员告诉记者,不久前,他们在当地某乡村进行农网改造时,因一条电线杆需架过农户的果林里,此时,该农户又提出一株橄榄树要价两万元赔偿的不合理要求,从而阻碍了整个工程的进展。</P> <P>据了解,要解决全梅县7万多户农网改造工程,还约需资金将近两个亿。供电部门告诉记者,如果资金到位,将尽快对未实现农改工程的乡镇进行改造。</P>
来源:金羊网

标签:梅县,广东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