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投资
安徽蚌埠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惠及二十万村民
作者:刘新梅 卢潇 2009-01-09
<P align=center><STRONG>电力助推返乡农民创业掀浪潮</STRONG></P>
<P>12月17日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新街村村民束建队家的小院里正忙着搬运加工好的大豆、花生。虽然已经快一点钟,可一家人忙活起来也就顾不得吃午饭了。束建队的媳妇邵建凤告诉记者,大儿子束飞翔原先在宁波一家电梯厂打工,今年11月电梯厂停产儿子就从宁波回来。用在外面学到的机械知识和攒下的钱,儿子在家里搞起了粮食精加工,这几天家里天天忙到一、二点才能端上碗。</P>
<P>提起自己在家里做粮食精加工,束飞翔说要是没有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将高质量的电能送到家门口方便自己创业,这会自己可能还在为返乡无事做而发愁呢。走进束飞翔年前结婚的新房,空调、冰箱、热水器、电磁炉等大功率电器一样不必城里人少。用电早已不在是当年“电视画面闪动、空调冰箱启不动、100瓦的灯泡当15瓦用”的情况。</P>
<P>据了解,近年来蚌埠电网不断加大农村电力基础设施投入,仅2008年就投入1.56亿元进行农网建设和改造工程。目前,蚌埠供电区域已完成6个乡镇、125个行政村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有近20万农民和束建队家一样享受到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带来的新生活。1至12月,蚌埠农网用电达17.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47%;农村低压线损率下降到8%以下,供电可靠率超过99.7%,农村居民通电率和农民满意率均为100%。</P>
<P>负责新街村供电的怀远龙亢乡供电所所长吴小士告诉记者, 1998年以来,农村电网经过多次改造,已经使蚌埠农网主网架和95%以上的自然村得到了改造,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用电需求的增长,原有的供电条件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农村用电需求。2006年为了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开始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以新街村为例,如今村民人均年用电量超过292千瓦时,给农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不少返乡农民还在家中搞起了“庭院经济”,从事食品加工、水产养殖、手工制造等副业,掀起了一股股创业浪潮。</P>
<P>束飞翔的媳妇娜娜已经有了7个月的身孕,也从宁波回乡待产。结束采访前束飞翔幸福地告诉记者,等妻子生过孩子后也不准备出去打工了,就在家开个小超市,相信今后的日子不比城里差。</P>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标签:蚌埠,安徽,农村电气化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