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云南电网公司累计下达西双版纳供电局电网建设项目投资20849万元,其中,中央投资城农网工程计划投资18410万元,涉及新建和改造110千伏输变电工程4项,新建和改造35千伏及以下工程9项。截至11月26日,中央投资城农网完成率已达98%,110千伏嘎栋输变电工程和曼弄枫输变电工程进展顺利,年内可以完成投资。在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同时,西双版纳供电局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设计施工尽量避开自然保护区,采用高塔跨越和架空绝缘线,减少对通道内植物的砍伐,在傣乡架起一张绿色电网。
6项措施狠抓责任落实
“工期紧、任务重”是今年各个供电单位城农网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对此,西双版纳供电局采取6项措施,强化计划管理,把落实城农网建设责任作为重点,使全局形成合力,有效保证了城农网建设进度。
一是按年底完成投资任务的目标,制定下发了《西双版纳供电局2009年城农网建设项目关键节点控制计划》,以及对工程项目分解细化的《基建项目年度实施计划》,明确了工程实施的工作目标和责任人。
二是成立了工程项目管理部,明确35千伏及以下城农网工程的管理职责和工作开展的要求。
三是分解细化项目计划。按照与云南电网公司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可研、核准、开工及投产进度责任书,排出月度目标实施计划。工程管理部门每天落实计划完成的情况,当天计划完不成的要找出原因进行分析、改进。
四是加强组织领导,全力落实责任。成立城农网工程督查督办组,加强城农网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查督办。
五是制定西双版纳供电局《35千伏及以下城农网工程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及针对实施增值税转型后的财务报账审批,制定了《10千伏及以下城农网工程资金拨款会签单》格式,统一规范了报账流程和审批工作。
六是调整和充实工程管理人员,督促各级人员责任到位,各级人员主动放弃周末休息时间,深入工地一线,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实现供电营业区户户通电
无电人口通电是西双版纳供电局城农网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西双版纳全州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国境线长966公里。总人口近84万人,这里聚居着傣、哈尼、拉祜、布朗、基诺等13个少数民族,占全州人口的74%。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极少数居民没有解决用电问题。
西双版纳供电局将无电人口通电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据该局工程部有关人员介绍,仅今年版纳局中央投资城农网资金中就有1350万元用于解决无电人口通电问题,其中勐海县840万元、勐腊县445万元、景洪市65万元。
为早日解决无电人口通电问题,西双版纳供电局根据无电人口通电工程分解方案,确定了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并将工作责任明确到部门和个人。工程建设期间,西双版纳供电局和景洪、勐海、勐腊供电有限公司克服交通不便、天气炎热、降雨频繁等困难,按照计划全力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今年,该局共完成户表改造690户,完成28个自然村通电,整个西双版纳供电局供电营业区实现无电人口户户通电。
据统计,自2006年以来,西双版纳供电局共投资4317.6万元,共完成10千伏线路425.609公里,0.4/0.22千伏线路135.28公里,完成无电人口通电98个村4128户17726人。
保护自然资源采用架空绝缘线51公里
西双版纳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缘,是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绿洲,也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地区,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60万亩,至今仍有70万亩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着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约5000种,占全国的1/6。
城农网建设中,西双版纳供电局积极响应向低碳时代的电网发展的号召,采用了高塔跨越、架空绝缘线等措施,减少了林木砍伐量,加强电网建设中对生态的保护。
在城农网建设“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西双版纳供电局和三个县级供电企业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在城农网工程线路设计上,该局要求设计单位尽量避开自然保护区,对植被生长茂密的地区,也多采用高塔跨越等方式,尽量减少电力通道的林木砍伐。
在导线选材方面,版纳局充分考虑对环保的影响,在部分地段采用了价格较为昂贵的架空绝缘线,减小了通道面积。该局工程建设部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同等线径的架空绝缘线价格要比普通导线高一倍,但架空绝缘线要求的安全距离更小,可以减少对通道内植物的砍伐。据统计,今年西双版纳供电局城农网建设中,采用的架空绝缘线有51公里,占工程线路总长的15%。
标签:云南电网,绿色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