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电力投资

电力投资

广东佛山:现代化电网与城市共进(图文)

  2025-09-01

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博爱湖,产业的齿轮与自然的呼吸在此共振。 刘世辉 摄

佛山禅城供电局建设的10千伏南庄溶洲中心公园公用新型配电站,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及低碳无水泥混凝土等创新技术,可实现年发电量5297千瓦时。 杜萱 摄

  祖庙老街焕新,骑楼古巷与现代商圈相衬;智造园区机器轰鸣,产城融合初显;氢能小镇蓄势,绿色能源与智慧交通融合渐成规模;三水新城河湖相拥,城市绿肺与滨水栈道绘就生态画卷……广东佛山作为全国重要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粤港澳大湾区西部综合枢纽城市,正呈现出一幅幅现代化图景。

  电力是城市血脉。在佛山,5058条中压线路实现自适应智能自愈,76套自动充电机巢构建“无人机天网”守护安全;110个城中村升级供用电配套,341项配电网“整线成片”改造成果显著,城乡供电更均等。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加速建设绿色化数字化的现代化电网,实现电网与城市共同高质量发展。

  科学规划

  增强城市发展动能

  佛山是我国制造业大市,底蕴深厚,有2个万亿级和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超3万亿元。新旧动能转换中,电力强劲赋能。8月11日,佛山高明区220千伏紫东变电站动工,建成后将成为珠肇高铁高明东牵引站“动力心脏”,为周边产业园发展提供保障。

  电网建设前期慢是行业难题。得益于佛山电网工程“拿地即开工”机制,紫东变电站采取“容缺+承诺制”审批,提前六个月申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佛山高明供电局与属地镇街建立“预征拆”机制,2个月完成青赔交地,推动紫东变电站提前动工。

  坚强电网支撑城市能级提升,佛山全面推进电网投资倍增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未来三年电网投资超300亿元。佛山供电局计划发展部总经理吴海江表示,要让电力规划经得起历史检验。

  “拿地即开工”延伸至工业园区。近日,正泰智能电气800千伏安临时用电项目送电,为50亿元的华南智能集成配电产业基地开工加速。

  早在土地出让阶段,佛山南海供电局丹灶供电所提前介入,为企业设计最佳接电方案。该局与政府探索“零证办电”模式,企业无需物权材料即可报装,各环节并联推进。“电缆敷设、设备调试……每个环节都靠前一步。”正泰电气项目负责人李昂对贴心服务感触深刻。

  数字赋能

  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城市有高度更要有温度。佛山是人口净流入大市,外来人口占比近40%。城中村是外来务工人员安居之所,业态丰富,电力需求持续增长。但因城中村“握手楼”多、巷道间隔小,扩容升级困难。针对传统改造耗时长问题,佛山禅城供电局应用“无感保电”技术,通过发电车全自动并网装置实现保电负荷无缝切换,诠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供电服务不分地域、不分城乡、不分人群。”该局城区供电所副所长何智祥表示。

  社区是城市治理基本单元,关系到群众生活。近年来,佛山推动“产业社区”建设,在工业园区周边配套综合住宅小区及相关生活设施,让工人“上班在工厂,生活在社区”。在禅城张槎街道,此模式提升了企业员工稳定性,带动社区商业繁荣。迎峰度夏时,佛山禅城供电局采用分散式电源布局策略保障供电,外加多重保障,提升了居民幸福感。

  “绣花”改造

  守护城市文化之魂

  佛山是岭南广府文化发源地与兴盛地,历史文化璀璨多元,粤剧、咏春拳等文化传统在此延续,陶艺文化源远流长。

  禅城上元村推动陶瓷产业绿色转型,制陶厂旧址的十一根大烟囱见证九百年窑火不熄。如今,村里建设陶瓷文化主题场馆,修复历史遗存建筑,让古朴风貌焕发生机。修复改造时,佛山禅城供电局与当地政府合作,投入超500万元改造低压台区架空线路,使上元村以更好面貌迎客。

  顺德陈村镇仙涌村有“中国年桔之乡”之称,始建于唐末,以花卉桔果种植为主。过去,仙涌大道两侧电箱破损、三线混搭,影响村庄“颜值”与文旅发展。2025年以来,顺德供电局陈村供电所深入仙涌社区,精准改造,更换500个电箱,整治155处隐患。如今,“果树一条街”景观一新,古老村落韵味更浓。

  (张宇晖 杜萱 刘国辉 林咏菁 刘酩诗 刘益军 罗志刚)

来源:南方电网报

标签:广东佛山,现代化电网,城市共进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