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供电公司今年在用电营销工作中确定了“发扬三创精神,加快营销发展”的理念并强力实施,奏响了该公司营销工作开拓进取的最强音。截至7月31日,该公司售电量完成17.49亿千瓦时;地区线损率比年计划指标降低0.79个百分点,各项经营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
创效:经营指标实现新突破
该公司在首季实现各项指标开门红之后,提出以“三创”精神来跳出通化看通化,在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中找差距。他们同烟台、辽阳供电公司对比电费回收、线损管理等指标,查找管理流程和工作流程的不足。
在用电设备管理上,该公司以满足客户用电需求为核心,规范了供电区域不够清晰、电力设备过负荷等问题。结合开展的反事故斗争工作,重点检查重要客户电力设备安全隐患,堵塞管理漏洞,与设备管理不规范的客户重新签订《供用电合同》。加大了电力设备从设计选型、安装验收到生产运行的全过程管理,对接入电网的不符合供电安全要求的设备进行限期整改。他们还完成了80余条10千伏公配线路线损理论计算工作,为实现新的降损工作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增供扩销上,他们围绕通化市建设“三城”的发展目标在通钢扩建工程、张家工业园区建设、辽源钢厂扩建、辉南铁合金增容扩建等25个通化市重点项目建设中,根据客户要求进行现场服务和调研,主动走访了解企业用电需求,实行特事特办。他们落实省公司高耗能政策,先后三次召开高耗能座谈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时反馈国家用电优惠政策,使梅河口市康宁金属硅和通化县宏信研磨材有限公司等企业相继恢复生产。
创新:营销管理推动新跨越
通化供电公司在营销管理工作中找准了“按线、按台区利润承包”这个撬动市场的“支点”,走出了一条企业营销管理创新的道路。
在承包工作中,该公司结合企业自身实际,不断摸索、实践,总结归纳了“三会一查一考核”的管理制度,使承包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考核、有分析、有总结、有落实,保证承包工作顺利实施起到了关键作用。“三会”,其一是为了能够及时掌握各承包组每月营销工作状况,每月中旬定期召开会议。对上个月的问题进行梳理,将责任落实到人;其二是每月由营销经理带领营销主任、线损专责、营销管理班班长深入到各承包组,与台区承包人员共同召开台区分析会,对承包台区损失率完成不合理及售电平均单价未完成的台区进行认真分析。其三是为解决营销与配电专业责任不清的问题每月定期召开营、配专业“线损分析协调会”,明确了责任,细化了管理,使高压损失明显下降。“一查”一方面组织专人对登记、发行、整理的工作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另一方面对台区承包人的抄表质量、电价执行情况、防改设备运行维护情况等进行外查。“一考核”即按照承包方案认真对承包工作进行考核,并坚持在工作中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将每月的考核结果及时进行通报,增加考核的透明度。
如今,按线、按台区利润承包工作已成为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社会服务规范化、经营管理标准化、员工收入合理化的多赢之举。
创优:科学管理促进新发展
该公司依靠优质服务,拓展营销市场,把优质服务作为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在服务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提高企业效益。
该公司结合国家电网公司“真诚服务,共谋发展”服务理念,开展了“和谐通化,真诚电力”主题实践活动,并将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对内开展了系列规范真诚的服务活动,倾心树立通化供电公司的良好形象。他们落实省公司“无停电式催费”精神,各单位开通了专用外线催费电话、建立了客户电话号码簿、形成了与“社区”和“楼长”联系制度,使催费工作向感情化层面发展。4月1日“心系农民”主题活动在全市农电系统展开,600余名农电员工走进乡镇政府、大用户和各村屯用户,传授科学用电知识,义务检修线路,更换灯头开关。发放客户服务卡32万余张,实现了每户一卡,并建立了100千伏安以上大客户服务档案。4月23日,“三个十条”大型广场宣传活动在全市举行,当天200余名员工散发万余份宣传材料。“真诚电力”的成功构建,在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社会效益也取得了丰收,在“7.4梅磐线”、“7.13郑梅线”抗洪抢险过程中,各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单位给予了鼎力支持,确保了抢修工作顺利进行。对外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与客户共建和谐、安全、有序的供用电关系。6月28日,公司总经理到通化市自来水公司现场办公,双方达成了水源供电双电源、高可靠性供电费用和发电上网3项问题,解决了10年来由于水源自维供电设备故障,造成多次城市供水中断的问题。(吕 静) 2005-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