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单台车辆维护费用下降了7%,油耗下降了3%,节约费用数十万元。‘六把火’和‘三味药’起了重要作用。”12月18日,黑龙江齐齐哈尔电业局车辆管理人员兴致勃勃地对笔者说。
“六把火”全都烧在要害上
“开车咋还需要填报这么多内容,比填户口还细。”有的司机嘟囔。齐齐哈尔电业局车辆管理的第一把“火”就从这里开始燃烧。
要想将车辆维护费用降下来,完善车辆档案是前提和基础。车辆购置日期、技术性能、维修记录、轮胎购入日期、机油更换日期、备品备件等大大小小几十项内容一一详尽记录在案。哪台车辆有养护的必要、什么部件以及什么时间去养护,车管人员据此可掌握得一清二楚。
第二把“火”烧在审批关上,即对车辆维修实行闭环管理。对需要维修的车辆,首先需要维修单位领导确认签字,然后向车管部门提出申请,同时汇报车辆故障原因和排除对策,经核查后填写《车辆报修单》,由相关人员对维修项目和价格进行严格审核。
第三把“火”烧出了车管“高压线”。每个季度对车辆维修费用按《车辆报修单》统一核算,对未经批准维修的车辆,不予报销,杜绝了车辆成本外流。
第四把“火”巧解出差维修难题。对于出差途中维修车辆的,所更换的零部件随车带回,维修票据要有随车人员签字方可报销。
第五把“火”卡住了车辆维修中的高消费,即按车辆维修档次选定修配厂,避免大修小修全去高档修配厂,造成维修费用过高。
第六把“火”烧出了大家节约的劲头。对半年或全年无车辆维修记录的单位,绩效考核中给予加分,对超标准维修保养车辆的单位则给予扣分。
“三味药”不放过点滴油耗
“我们工区一个月就给这么点油,哪够呀?”“我们工区也不够。”“再给增加点吧!”齐齐哈尔电业局节油降损的第一味“药”刚推出时,一些单位负责人还感到有些吃不消。
该局将所属各单位全部纳入油耗业绩考核,按月下达油耗指标。这一措施由于设计科学,充分考虑到了每个单位耗油量的差异,将油耗指标以及考核指标具体落实到每一台车辆,很快就被各单位接受了。从“要多少给多少”到“少给省着用”,油料管理方式的转变,充分体现了节约精神。
第二味“药”启用了新的实名加油卡和加油本,网上公布单车月耗油量。最直接感受到这味“药”威力的是驾驶员们,他们从不太关注油料消耗到主动节油,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这种方法由于容易统计单车耗油量,方便相互监督,对堵塞燃油外流起到了很大作用。
第三味“药”下在结算环节上。油耗由半年结算改为按月结算。结算时,均由车辆管理部门、使用单位和加油站核算员三方共同审核认定。
这“六把火”和“三味药”的管理新举措,解决了车辆维护和油耗两大车管难题,是齐齐哈尔电业局开展“三节约”活动的一个缩影,是企业实行集约化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
标签:齐齐哈尔电业局,车辆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