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道

管理论道

创新实干树标杆

作者:王晓峰  2012-03-19

在山东电力集团公司2011年度业绩考核中,诸城市供电公司以117.42的高分列全省上划县公司第一名。同业对标综合评价获全省第一名,“综合管理标杆单位”排名居全省第一位。究竟是什么让该公司捧得了“三项第一”?带着疑问,我们走进了诸城市供电公司。


【本网讯】3月11日,山东省诸城市供电公司为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预防外力破坏事故的发生,实行了保护区档案和外力破坏源“双动态管理”以及施工工地“双协议控制法”。这是诸城公司强化安全预控管理的又一举措。

近年来,诸城市供电公司以精准化管理为导向,强化“工作项目化、项目指标化、指标责任化”管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有力促进了企业发展。

全面起步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电网是供电企业的根基,没有坚强电网作支撑,用电会遭遇瓶颈,服务会出现‘硬伤’。要发展,就要从转变电网发展方式抓起,努力实现高、中、低压电网全面协调发展。”诸城市供电公司经理韩金军说。

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优化电网结构给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电力支撑,成为诸城市供电公司追求的目标。近年来,500千伏密州变电站,山东电网首座新建220千伏智能变电站相继建成投运,变电总容量达到364万千伏安。连续5年投入自有资金过亿元,加强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重点解决农网低电压和供电“卡脖子”问题,消除电网安全隐患,逐步实现电网技术升级。

“现在我们都用上了高质量电能,既省时又省力,方便多了,家用电器也不再是摆设了,电压低的问题彻底解决了”。舜王街道武家庄居民对电压质量赞不绝口。

舜王供电所所长逄焕勇说,武家庄现有居民195户,整个村子东西狭长,随着用电负荷不断增长,村西侧原有的一台变压器已无法满足村民的用电需求。我们在改造过程中积极应用典型设计,在村东侧新增一台80千伏安变压器,同杆双回架设高低压绝缘线路347米,将居民电表全部更换智能电卡表,并安装一台低压环网开关。改造后,两台变压器互为备用,低压线路环网供电,实现低压远程集抄和“手拉手”供电,低压线损率由8.75%降到了6.6%,供电可靠性得到有效提升,彻底解决了低电压问题。

这是诸城市供电公司“低电压”治理的一个缩影。3月6日,在密州街道丁陈铁沟社区检修现场,工作人员应用“配电箱接地刀闸”进行停电检修,不仅提高了操作安全性,还有效减少了停电时间。

原来,密州供电所农电员工王秀山在停电检修、日常报修过程中发现,每次挂接地线都需要15分钟左右,不仅费力还费时。他开始琢磨,能不能设计一个装置,缩短停电时挂接地线时间。想到就干,他在配电盘出线加装双头刀闸,在正常时负载接通电路,在停电检修或故障处理时拉下刀闸。经过实际应用,该装置可以有效减少停电时间,使检修停电对客户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持续加大的电网投入,使诸城电网技术指标得到全面提高。全网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站无人值守、视频监控率达到100%,主变有载调压率和节能型比率、N-1供电比率、开关无油化率、变电站光缆覆盖率、微机保护及综合自动化设备应用率均达到100%。城区21条10千伏线路,形成了横向拉手、纵向联络的“网格式”供电格局。同时,大力推广变电站智能巡检、综合预警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四新”成果,全面提升“硬件”水平,打造坚强智能农网。

目前,诸城市已建成6个电气化乡镇,423个电气化村。2010年建成山东省新农村电气化县,2011年被国家电网公司表彰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进单位”。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启动后,诸城公司采取“密布点、小容量、短半径、绝缘化、有载化”的模式,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首批6个中压项目、19个低压项目提前竣工。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开展小城镇典型供电模式试点。今年,又被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确定为城区配网智能化建设试点单位。

全程管控 持续提升指标水平

2月28日,诸城公司检修工区带电作业班接到紧急通知, 10千伏兴华线联络开关本体瓷套发现有裂痕。接到通知后,带电作业人员及时勘察现场,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精心安排后,实施带电抢修作业,成功消除了缺陷,避免了事故进一步扩大。

“开展带电作业是提高供电可靠性最有效的措施。”检修工区主任潘曰忠说。2011年,诸城公司共开展带电作业444次,多供电量2090万千瓦时,配电线路带电接火率达到91%以上,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售电量做为‘非可控’指标,受地域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影响较大。因此我们把更多精力放在了电网运行、营销服务等‘可控指标’上,通过加强对指标的分析诊断,促进优势指标不断巩固、弱势指标不断提升。”诸城公司发展策划部主任薛云明说。

在指标提升过程中,诸城公司实行指标分级管理,按优势指标、关键指标和潜力指标进行分类、分专业分析诊断。横向查找与先进单位存在的差距,分析影响弱势指标提升的关键因素,制定实施具体改进措施;纵向分析本月与上月指标的变化,编制指标月度走势图,诊断指标升降的原因,及时调整改进措施,将指标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一线,把争先晋位的压力传递到岗位。

该项措施实施以来,诸城公司高、低压线损率、人才当量密度、计划指标完成率等15项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提升,先后有9个部门、61名员工受到考核,考核的激励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保证了终端指标的先进性。

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指标管理就难以真正实现先进性。作为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标准化建设年”试点单位,诸城市供电公司以标准化试点为契机,建立健全了621项技术标准,148项管理标准,88项工作标准,17处供电所全部建成标准化供电所,全面参与了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省市县一体化标准体系评审工作,实现了管理内容的“全覆盖”。

3月7日,营销部计量专工张勇勤对海威塑胶公司用电信息进行在线实时监控。只见鼠标轻轻一点客户名称,5秒钟后,海威塑胶公司的用电功率、电流、电压等信息便全部显示在微机屏幕上。

这只是标准体系与信息系统融合贯通的举措之一。该公司在推广应用用电现场服务系统的同时,组织人员将该系统与营销服务系统联网,开发出了客户计量装置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对客户用电信息的实时监控。张勇勤介绍说:“过去监测客户信息需要我们跑到现场,既耗时又费力,如今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可随时检测分析客户用电信息,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时,还实现了计量装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计量故障处理速度和用电稽查工作成效,保障了客户正常用电。 

全员创新 管理注入新内涵

2011年,诸城公司17项专业管理课题入选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最佳实践库,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二位,其中3项最佳实践评审成绩列全省第一。“从入选情况看,管理创新成果的质量和含金量在不断提高,精益管理和创新提效已成为我们公司企业管理实践的主题。”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欣喜地说。

在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活动的过程中,诸城公司逐步确立了“围绕中心点、筛选关注点、深挖闪光点、紧扣效益点”的工作方法。在这一工作方法下,诸城公司掀起了全面参与管理创新的高潮,涌现了一大批有关电网建设、安全生产、人资管理、营销服务、和谐企业建设的优秀管理创新成果。

电费回收是实现供电企业经营效益的关键环节。为化解和降低电费回收风险,这个公司建立了电费管理三级预警机制,从客户交费记录、用电量变化、社会信誉等方面入手,多方采集客户信息,并以此为依据,按客户用电量大小划分为三个预警等级,使电费回收风险预警管理更加细化具体,确保电费“颗粒归仓”。今年1月初,诸城公司及时掌握某公司改制信息,立即将其列入电费回收风险二级预警管理,启动相应预控措施:把动力表改为总计量,进行预付费控制;实行专人包靠,实时监督,预防客户欠费。

生产一线的紧迫需要促使管理创新,而工作中的闪光做法同样为管理创新提供了极好的基础素材。安监保卫部深入研究线路防护区的危险点预控常态管理,形成了《线路防护最佳管理实践》成果。在该成果中,该公司重点加强特种车辆作业管理,实行定期回访、发送安全短信、建立特殊档案、签订安全协议书等管理模式,从源头上防止外力破坏电力设施事件的发生。2011年8月31日,该公司安全生产记录在全省同规模县供电企业中率先突破10000天。

管理和实践是密不可分的。诸城公司建立了创新成果申报、审核、评价和推广常态机制,使源于实践的创新成果重新回到实践中去,争取管理创新带来的最大效益。仅2011年,借助管理创新的推动作用,该公司就完成7项省、市级科技攻关项目,产生经济效益100余万元。通过继续实施和推广创新成果,巨大的综合效益还将不断显现。

全方位对标 创先争优事竞一流

3月5日,诸城公司人力资源部又一次发布通报,公布了上个月各部门业绩指标完成情况。每个部门当月考核的项目分别有得分,所有加分项目和扣分项目也做了特别说明。而各部门对班组、班组对员工的绩效考核表则更加详细。

笔者在该公司电力服务抢修中心了解到,为加强95598流程的闭环管理,他们将服务流程细分为“工单提醒”、“监督落实”、“协调监督”、“双重回访”、“质量检查五个步骤和“接单派工”、“到达现场”、“恢复供电”等3个关键节点,对每一个步骤和关键节点都提出了工作要求和质量目标,形成了步骤与节点的无缝对接,使每个成员都找到了工作坐标,从而使工作更加标准规范,效率有了明显提高。2011年,该公司到达现场及时率、恢复送电及时率、停送电信息报送有效率等服务指标全部达到100%,95598六项服务指标始终位居全省前列。

全面对标活动的开展,使同业对标不再是某个专业、某个部门的事,而成为与每个员工利益密切相关的大事。诸城公司深化全面创先争优,扎实推进16项创争工程,形成了“部门创先进、班组塑品牌、专业夺最佳、岗位做表率、指标争一流”的“五位一体”创争格局,建立“日分析、周通报、月考核”制度,为同业对标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为了激发“企业细胞”的创造活力,该公司将同业对标活动延伸至班组,以公司标准化示范班组为标杆,推广班组建设亮点和特色经验,发挥典型激励作用。便民服务队荣获“全国用户服务满意明星班组”,营销部电费班和抢修服务中心分别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和“山东省巾帼文明岗”,金螺钉QC小组荣获“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在此基础上,诸城公司建立对标、追标、达标、创标的“四步提升”对标工作机制,确定浙江永康公司等三个标杆单位,通过各专业与标杆单位的学习、交流、比对,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改进计划,在更高的标准平台上查找业务、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

全员参与的结果,使同业对标真正渗透到各个工作环节,增强了大家不断超越的决心。2011年,公司入围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网状况、安全生产、供电服务、资产运营、科技进步和发展潜力等全部6个专项标杆,并被国家电网公司认定为“综合管理标杆单位”。

在管理提升这场没有终点的赛跑中,诸城市供电公司不停地寻找更高的目标,“超越”二字已成为诸城供电全体干部员工共同的座右铭。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管理提升,诸城供电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