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龙供电服务区工作人员正在开展低压回路核查工作。 周睿哲 摄
2022年4月,深圳供电局试水基层生产经营责任制改革,龙岗供电局宝龙片区以“宝龙供电服务区”(以下简称“宝龙片区”)的新名称走向能源电力企业国企改革的潮头浪尖。3年过去,这块改革试验田经过摸索、总结、沉淀,在破解一线作业痛点、激发员工内生动力、降本提质增效、培养输送人才等多方面蹚出了一条成熟的“宝龙新路”。
人人都是“六边形战士”
“我们这里用电量需求大,用电质量要求高,小司同志什么都懂,又快又好地给我们答疑解惑、解决问题。”日前,深圳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项目建设方将一面印有“尽职尽责办实事协同共赢创未来”的锦旗送至深圳龙岗供电局龙城供电分局。
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是深圳市首个优质产业空间试点项目,也是首个“专精特新”产业园。“有没有办法保障线路发生故障也不会停电?”“电费计费模式这方面我们怎么选会更省钱?”……建设方的种种问题与需求涉及到配电运维、低压运维、用电检查、电费计量等多个业务模块,但“六边形战士”司红鑫一个人就可以解答建设方的所有问题。司红鑫是宝龙片区低压计量工程师,在项目建设之初就与项目建设方紧密对接。
锦旗背后,是群众对“宝龙模式”改革成效的认可。
在宝龙片区,“六边形战士”成为新常态,82%的班组成员具有2个及以上岗位胜任力,14%的班组成员具有5个岗位的胜任力。
宝龙团队在工作中总结梳理各个融合作业场景,根据不同场景调配人员,保证一组人到场一站式解决客户需求。从“多头对接”到对接一个人或一次就行,用户用电体验更好了,解决问题的速度更快了,宝龙真正将供电服务进社区落到实处。
宝龙片区同乐网格副班长王艺桦也是团队里的“六边形战士”之一,他见证了宝龙片区三年来的飞跃变迁。“工作节奏快,成长速度也快,基层班组各项业务都要熟悉精通。但大家干得很起劲,因为新的薪酬模式保障所有人劳有所得,‘干多干少不一样’。”王艺桦说。
宝龙供电服务区经理姜映烨介绍,多劳多得,劳有所得进一步激发了团队活力。低效闲置充电桩迁移后每月增加售电量5000千瓦时,工程余料继续利用创造效益节省投资,职工创新累计创造收益约968万元……资产高效利用、业务创新提效、科技创新赋能,降本提质增效在宝龙不仅是目标方向,更是实实在在落到实处的鲜活实践。
改革效应辐射延伸
如今,宝龙片区价值创造能力大幅提升,效率大幅度提升——低压平均停电时间迈入5分钟节点,辖区售电量平均每年增长6.3%,线损率平均每年下降0.27个百分点,可控成本平均每年下降1956万元……
鲜活的造血机制使宝龙片区不仅成为群众满意的样本、基层生产提质增效的范本,更成为人才输送的摇篮。3年来,宝龙片区向各级单位输出各类人才,在各供电分局播种下改革新苗。“常态化10人班组一般2—3年提拔1人,但宝龙提拔比例在25%左右,这里是人才输出的基地。”姜映烨说。
在宝龙输出的基层骨干的影响下,平湖供电分局和横岗供电分局推广宝龙一站式电力管家服务机制,布吉供电分局全域推行融合网格班组模式。2024年,南方电网公司全网推行全员新型经营责任制,深圳供电局基层生产经营责任制改革经验成为推介范本之一……从一处“宝龙试点”到处处“宝龙模式”,改革效应不仅在宝龙充分释放,还在不断向外辐射延伸。
如今的宝龙团队,正在借鉴都匀范式,提升数字化赋能成效,创新构建“产品经理—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铁三角模式,“一人多角”的故事在宝龙还在继续。
深圳供电局专职董监事办公室董监事管理经理张业勤目前负责责任制改革工作,在他看来,深圳供电局基层生产经营责任制改革正从“草根探索”向“体系创新”转变。“接下来要系统化提炼‘宝龙模式’等基层优秀实践样本,形成具有普遍指导价值的方略指引,构建起‘根系共生、养分循环’的改革生态,让大家都在一条藤上去结果子,都能尝到改革的甜头。”张业勤说。
南网报记者 刘洋洋 通讯员 周薇 何芹帆
标签:宝龙试验田,基层,生产经营责任制,成效观察,深圳供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