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速览

行业速览

加强农网建设 新电力推动农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作者:邓文楷 管其乾 李伟 杜雪娇&  2013-04-17

近年来,各地大力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国家电网公司各单位认真落实“三新”农电发展战略,加强农村电网建设,提供特色优质服务,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

福建永安 电烤笋干 环保省时效益好

福建省永安市是我国着名的笋竹之乡,全市有竹林100.2万亩,永安闽笋干是闽西特产之一。清明节后,春笋从竹林里陆陆续续地钻出来,农户挖出春笋,经过削笋、煮笋、漂笋、落榨等几道工序,就可以烤笋干了。

姜仙发是贡川镇大坂村的村民,他用电力鼓风烤笋炉生产笋干,不仅环保,而且效益好。很多农户向他学习,永安农村掀起一股改建笋干电力烘烤炉的热潮。

姜仙发告诉我们,他家有20多亩毛竹山,过去烤笋干一直用炭火,在竹林里用干打垒的方式筑起烤炉,以木炭为燃料对压榨过的鲜笋进行烘烤。这种传统的烤笋方式费时费力,一次只能烤50公斤,耗时5天,农户要冒着高温进烤房翻堆4次。而且,这种烘烤方式非常浪费木柴,烘烤一次至少要用掉50多公斤木炭,折合干柴0.2立方米。

2012年年底,永安供电公司投入35万元在大坂村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新建线路5千米,安装5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1台,使供电半径缩短了近1千米,供电可靠性大大增强。尝尽了烤笋苦头的姜仙发自己动手,安装了用电鼓风的新式电烤房。钢筋水泥的炉围,方形木框的铁丝网筛,因为用了鼓风机,烤房内的温度均匀,省去了停火、冷却和翻堆的工序,只需两天就能一次性烘烤笋干200公斤。据测算,以传统方式烘烤1吨笋干要消耗木柴4立方米,采用电力鼓风,可节省木柴2.64立方米。以永安市每年生产笋干5000吨计算,如全部采用新式烤房,可节省木柴1.32万立方米,折算成资金为1584万元,不仅保护了环境和生态,其社会效益更是不可估量。

因为省工省柴,农户们把姜仙发的电力鼓风烤笋炉称为环保烤笋炉。姜仙发不仅加工自家的鲜笋,而且为周边农户提供烘烤服务。

据了解,2012年,永安市供电公司在贡川镇共投入电网建设资金937万元,全镇15个村从中受惠。在姜仙发所在的大坂村,依托稳定的电力,村民还发展了自动化灌溉果园、保温鸡舍等,收入来源更多了。

辽宁新宾 秧苗睡“电热毯” 瓜果提前上市

今年开春后,辽宁省抚顺市雨雪频繁,气温一直在低位徘徊。因为采用了地热的方式采暖,低温天气并没有影响到大堡村香瓜种植合作社的生产。

大堡村香瓜种植合作社位于抚顺东部山区的新宾县苇子峪镇。以前,这里的村民都是单个生产,分散经营。渐渐地,一些香瓜种植户集中起来成立了合作社,并在工商局注册拿到了执照。合作社由有技术、有经验的人统一管理,产品进行集中销售。作为县、镇重点扶持和推广的农业项目,“大堡瓜”品牌名声远扬,香瓜销往全省各地,供不应求。

我在大堡村采访的时候,苇子峪供电营业所员工赵宝贤、梁戈也来到这里查看大鹏用电情况。

在一座暖棚前,赵宝贤指着空中一条闪亮的银线说:“看,这就是前些天我们新架设的线路。”原来,这座大棚前段时间全部采用电地热方式采暖,用电负荷快速增加,原有的供电设施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供电所重新架设了线路。

我们走进大棚,正在忙活的大堡村香瓜种植合作社社长任福全迎了上来,“快进来,赵师傅。这么忙你还过来帮我们检查用电,真是太感谢了!”任福全是合作社的带头人,他家种了30亩地,有1个育苗暖棚和29个冷棚。任福全说,要做一个合格的带头人,首先要自己做得好,“自己富了不算富,带领大家一起富才算富”。他和我说起了建棚育苗用电的情况,“香瓜在育苗期,对电的要求特别高。我这大棚内的瓜苗下面的土壤里铺设的全是电阻丝,靠电加热来提高温度,瓜苗的生长一刻也离不开电。有供电员工的服务,我一点都不愁。”今年刚过完年,任福全准备育苗,正为用电犯愁时,苇子峪供电营业所先派人来了解育苗用电情况了,并帮助解决了用电问题。

原来,苇子峪供电营业所针对辖区新农村建设用电需求,与农户主动沟通,当了解到合作社用电需求后,立即向新宾分公司汇报,积极编排施工计划,迅速解决了大棚用电问题。

“你知道,对种植户来讲,能尽早育苗一天,就意味着瓜秧能早一天移入冷棚,这样就能早出果、早上市,也就能卖出个好价钱,有个好收成。”任福全感慨地说。

近几年,新宾县域经济迅猛发展,带动用电量大幅增长。从2010年到2012年,抚顺供电公司在新宾地区投资上亿元,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电网的网架结构。新宾分公司经理赵琦介绍说,农村合作社和新兴的农业项目对供电服务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供电企业将以提升效益为目标,提高营销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黑龙江绥滨 科技育种 保障水稻丰收

4月7日,我来到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富强乡五道岗村水稻合作社,在催芽基地里见到一排排电热控温箱。“水稻种子告别‘热炕头’,住进控温箱,今年再获大丰收有保证了。”五道岗村村主任张宝恒高兴地说。

绥滨县位于三江平原,境内无山少岗,有耕地面积101万亩,农业是全县的主导产业。作为国家商品粮基地,绥滨县2011年成为“百万亩水稻基地县”。2012年,该县调整种植结构,充分发挥境内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实施“旱改水”工程,扩大水田种植面积,建立绿色水稻种植基地,同时依托科技创新,建设大型水稻集中催芽基地。当地实施水稻催芽育秧,在水稻育秧扣棚前进行稻种催芽,效率提高10倍以上,已成为引领和支撑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主要力量。

2012年,五道岗村引进小型温控设备,催芽效率的提升让农民尝到了甜头。今年,五道岗村建设水稻育苗基地的计划得到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合作社的催芽基地占地15万平方米,总投资300万元,可以满足全村325户村民和周边村屯的芽种需求,并设有数字化温控系统,工程在4月10日投入使用。鹤岗电业局了解情况后,为提供稳定优质电源,不误农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投资30万元,为基地安装250千伏安变压器1台、50千伏安变压器2台,新建10千伏线路4.12千米。

过去,农户用火炕催芽,因为温度不均匀,影响发芽率。控温箱能调控催芽所需温度,不但能让种子受热均匀,而且杀菌消毒效果好。张宝恒说,恒温催芽不仅可以保证出芽整齐,而且每亩可节省费用5元,增产粮食30公斤。“多亏了电业局的员工,我们打心眼里感谢他们。”张宝恒说。

河北兴隆 建起合作社 种上大棚菜

4月8日,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大杖子乡大杖子村春然蔬菜专业合作社承担的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市、县专家考核验收,村党支部书记兼合作社社长周国荣格外高兴。说起合作社的发展,她说:“没有承德供电公司兴隆分公司的鼎力支持,我们这个项目要想发展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周国荣一直认为,农村经济发展形不成规模就挣不了钱,她想带领村民找到一条致富的门路。2011年,大杖子村将部分农民的土地统一承包过来搞大棚。周国荣依然记得刚刚建大棚那会儿热火朝天的场面。大棚建到哪里,供电线路就延伸到哪里,在供电公司的帮助下,实现了棚棚通电、井井通电。周国荣带领村民致富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看到大棚电力配套设施齐全,原来一些观望的农民不再犹豫了,第一批建好的96座大棚被他们一抢而光。村民谢连印一下子就承包了4座大棚,“没有电,卷帘机这些设备不能用,我可没有精力承包4个棚啊!”现在,每个棚年收入有近两万元,算下来谢连印每年能收入七八万元。

村民王子合包到一个大棚后,用心经营。可在移栽秧苗时,扣了一半塑料布的大棚被迫停了下来。由于事先没看好位置,一根电杆恰好挡住了大棚。当时,天气渐渐变冷,秧苗再不移栽就会有近万元的损失。承德供电公司兴隆分公司了解到情况后,立即派人将电杆移了出来,大棚及时扣上了塑料布,栽上了角瓜苗。

现在,春然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得红红火火,入社成员已达161户,种植面积达730亩,拥有蔬菜大棚240个,年产各种蔬菜600万公斤,村民人均纯收入提高了2400元。要求加入合作社的村民越来越多,大棚蔬菜已成为了大杖子村村民致富的新产业。

来源:国家电网报

标签:农网建设,新电力,农村特色产业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