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速览

行业速览

眉山电力抢险队穿越生死线 接通宝盛乡电源(图)

作者:黄峥 牟雯雯  2013-04-24

[灾区手记]22日下午13时10分,国家电网四川眉山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和应急抢险队共24名队员再次出发,5辆皮卡车载上4台发电机,前往宝盛乡进行保电工作。

迅速集结  急驰重灾区保电

由于芦山通往宝盛乡的公路因地震山体滑垮被阻,车队只得绕道而行。通往宝盛乡的山路蜿蜒曲折,路面狭窄,沿途都是地震的痕迹,让人惊心动魄。有的地方已被震裂,不时有垮落的巨大山石,随时有飞石坠落的危险;公路旁边都是被地震摧毁的民房,稍稍好点的,房顶瓦片都被震滑震碎,有的只剩残垣断墙。村民们在路边搭架简易帐篷,用石头支搭成炉灶煮饭;崩落的山石砸断的电杆斜倒在半山腰和山角处,公路的部分护栏也巨石砸得扭曲断开。

本来只需要两个小时就能到达宝盛乡,但由于进入重灾区的车辆很多,沿途堵车十分厉害,我们的车队在盘山路上走走停停,于6时30分才抵达宝盛乡乡政府。

前往宝盛途中

据了解,宝盛乡面积有120平方公里,几乎全是山区,当地经济主要以林业和农业为主,有6800余人口,大部分青壮劳力外出务工。地震后,房屋不同程度损害,20%房屋倒塌,100%房屋属危房;电网全部受损,电杆被砸断,全部无电,供电设施受损严重。

经过五个小时的颠簸,队员们早已饥肠辘辘。当地政府再三劝说队员们先吃饭再工作,但队员们坚持要先干活。

接通电源  让老百姓见到光明

有了光明就有了希望。为了让老百姓看到希望,队员们顾不上充饥,首先将一台发电机抬到乡政府院内,把电线接到应急照明灯上,启动发电机。18时35分,随着发电机“轰隆隆”的声音,重灾区宝盛乡亮起了第一盏电灯。之后,队员们迅速进行了分工,兵分三路对乡政府内的县指挥部、派出所及中坝公议村安置点,宝盛乡小学部队驻扎点展开保电工作。

点亮灾区的希望

工作分工后,三支队伍立即在每个安置点开始开展工作。在每个保电点,队员们两人一组,有条不紊地进行了布点、放电线、接电线、安上电灯。在黑暗中度过了两个夜晚的老百姓看到队员们忙个不停,想到马上就要结束无电的日子了,非常兴奋。当看到队员们疲惫的神态,老百姓也非常感动,有的为队员们送上矿泉水,有的为队员们递上香烟,都被队员们婉言谢绝。

19时35分,三个安置点的应急照明灯全部灯点亮。在夜幕降临的大山里,点点灯光无疑就是一幅最美的画面。

与此同时,在每一个安置区充电点,队员们都及时为受灾群众发放震后安全用电宣传单,普及安全用电知识,确保受灾群众能够平安用电。

明亮的灯光向灾区的老百姓传递了一个信息:有光明的地方,就有希望。

接通电源 让生命通信通道畅通

在宝盛乡小学,驻扎着成都军区某部队的四百余名官兵,地震当天中午,他们第一时间赶到宝盛乡展开救援工作,目前已救出300余名伤员。临时驻地共扎有25顶帐篷,唯一一台发电机主要用于保障通信用电,帐篷区均无电,夜间工作和生活都很不方便。

应急救援队队员刚一赶到学校某部队临时驻扎区,便立即下工具展开保电工作,拉线、接线、做插线板、接灯头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展开。见到队员们一刻不停的为每个帐篷拉线,不少官兵也参与进来协助。

“同志,你好!我这里有多部电台急需充电,目前插线板也不足,能帮帮忙不?” 该部队某营教导员田宇江从8号帐篷出来时,见到正在接线的队员罗东连忙问到。

“没问题!马上就给你们做4个插线板先用上。”罗东回答。

据田宇江介绍,该部队三天来的救援工作主要依靠电台进行搜救联络。就在昨日,部队先行军前往宝盛乡最远的飞水山镇,发现35名受灾群众,立即通过电台联系大部队,才顺利将35名受灾群众顺利从山里转移至安置区。所以,电台对于承担救援任务的部队来说至关重要,而3天搜救下来,电台急需进行充电。

当罗东将做好的4个插线板交到田宇江手中时,田宇江连声道:“太感谢了!你为我们解决大问题了!”

接通电源 让老百姓向亲人报平安

“我是杨进家里,一切平安!”一条简洁的短消息,消除了远在上海的杨进父亲的焦虑与牵挂。

在乡政府的便民充电点,刚通上电,几位小伙子便围上来,插上手机充电。一位小伙子刚插上充电器,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拨打电话。看着他一脸焦虑的模样,便问他:“你叫什么名字?是有亲人在外地吧?”小伙子告诉我,他叫杨进,在欧文制漆成都化工有限公司工作,地震发生后,老家电话打不通,他担心年迈的爷爷奶奶和外婆生命安危。得知消息后,公司立即派专车当天就将他和母亲送回宝盛乡,看到老人安危无羔,杨进和母亲心里的石头落地了。但老家地震后,全部停电了,手机没电了没法充电,无法与远在上海的父亲联系。“打通了吗?”我问他。小伙子一脸的失望:“移动手机不通。”我把自己的电信手机给他,让他打个电话报平安。电话接通后,一直无人接电话,我让他赶紧发一条手机短信向父亲报平安。

手机充电,向远方亲人报平安

有了电,就有了欢乐

“阿姨,我能用你的手机给北京的女朋友打个电话吗?”另一小伙子不好意思问我。“没问题,但长话短说,这是我的工作电话。”我把手机给了这小伙子。他急切地拨通电话,但半天无人接听,小伙子失望地把手机还给我。

电,不仅能给老百姓带来光明,也能给老百姓带来安心。在每一个特殊时期,电力的作用不是用语言和文字能表达的。

鲜红的旗帜 让老百姓看到希望

地震无情人有情。一份庄重承诺,让党员时时刻刻牢记自己身份,在工作中争先晋位,勇做表率;一面鲜红的旗帜,让一个团队凝心聚力,团结在旗帜下,冲锋在前。而在灾区,每一面鲜红的旗帜,就是老百姓心中的一盏明灯,让老百姓看到希望。

一路上,我们的五辆抢险车上,鲜红的“抗震救灾突击队”、“共产党员突击队”、“工人先锋队”、“共产党员服务队”几面旗帜在盘山公路上迎风飘扬,分外耀眼。

在途经一座石桥时,几位老百姓看到我们的车辆经过,立即把用纸箱板写着“感谢党中央和政府、各界人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对我们灾区人民的亲切关怀!”的标语举过头顶 ;当我们的车队驶进太平镇时,太平镇的村民向我们挥手致意,齐声说:“辛苦了!”党员服务队队员万国胜对队友说:“老百姓一句‘辛苦了’,我本来蜷麻了的脚都不麻了。”

当共产党员服务队的抢险车驶进派出所内的灾民安置点,从帐篷里钻出一个7、8岁大的小女孩,跑向一名妇女旁边,拉着妇女的手说:“快看!插有红旗的车子进来了!上面写着共产党员服务队。”说完,有模有样的对着我们的车子敬了一个礼。

路边举着感谢牌的百姓

在中坝村公议场安置点,当电灯点亮后,受灾群众要求与应急救援队队员们合影作为永久纪念。

面对这一切,我们更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灾难验证,鲜红的旗帜不只是飘扬在崇山峻岭,更是飘扬在老百姓的心里。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标签:眉山电力,抢险队,穿越生死线,宝盛乡,电源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