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黑龙江省同江市遭受特大洪水,一些乡镇农田积水严重,加上去冬今春的频繁大雪,导致土壤偏涝,增加了适时早种的难度。面对严峻涝情,黑龙江佳木斯供电公司“新建”、“增容”、“服务队”悉数登场——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4月22日,同江市广袤的田野,大型农机具耙地,供电员工忙架线,机器轰隆声、劳动号子声此起彼伏,在同江大地奏响了春耕的乐章。
新建——66千伏新彦线 点燃村民希望
3月21日6时左右,天微亮,初春的寒气依旧袭人。同江市八岔乡新民村66千伏新彦线路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14名身穿棉服、头戴安全帽的供电员工正在搬运金具、组装铁塔。
同江电业局副局长嵇传文介绍,2013年8月23日,同江市八岔标注桩号44+650处大坝决口,几米粗的水龙咆哮着喷射而出,瞬间吞向电力设施。致使32千米66千伏线路、237基电杆被淹,66千伏新彦供变电所、高压设备、房屋浸泡1.5米以上。
66千伏新彦线路是同江供电区主干线路,供八岔、银川等四个乡镇61个村屯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用电。灾情发生后,同江电业局一边转代负荷保供电,一边积极拟定新建计划。该项工程在去年封冻时期就已经开工。
“把该修的田埂修一修,地里的淤泥清一清,眼瞅着就要谷雨了,高胜喜掰着手指,说起今年的春耕计划。不过,眼下最关键的还得弄准用电的事,去年自家30亩地颗粒未收,损失了10万多元,今年要借助充足的电力架起一条供电线路,再承包15亩水田,把去年的损失一并捞回来。
”有电就有希望“。与高胜喜想法相同的村民还有很多。新建的66千伏新彦线供电线路为当地村民生产生活带来强劲的动力。
增容——2000千伏安主变 村民吃下”定心丸“
”再不增设临时主变,就要耽误村民的春耕了。“4月1日一大早,同江电业局生产运维部主任杨伟新干劲十足地高喊:”抓紧时间,一定要赶在春耕前。“
只见,身穿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供电员工形成三个”方阵“。”准备……起吊……“随着现场指挥员的一声令下,轰隆隆的吊车在驾驶员的操作下徐徐升起,旁边的员工接住安全绳牢牢系向庞大的变压器……
临江镇村民高永发说,去年遭受特大水灾,临江镇水位最深达到2.2米,封冻之前经过强排,但许多地势低洼地段的洪水仍没有退去,冬季变成冰面,今年春暖融化,地面表仍存积水。
”今年同江春耕用电形势严峻,一方面要协同村里做好应急抗涝强排建设;一方面还要保证春灌用电,阳春季节,那些高岗的土地,春风吹上几日土地就干了,在春灌时期用电量将急剧上升。“嵇传文说。
为保证临江镇、金川乡重灾区春耕电压质量,同江电业局在66千伏临江变电所投入一台2000千伏安主变临时运行。
”以前,春耕春灌时期‘电’也够用,但今年很可能出现排涝和春灌用电‘争嘴’现象,高永发说,玉米就怕雨水,临江镇这一片地势低洼,水利设施又少,一下大雨就会大量积水,供电企业提前为村民夺丰收做足了工作,村民心里特踏实。他那双褐色的眼睛对今年旱涝保收充满了期待。
服务队—— 100名员工 巡视检查解民忧
4月10日一早,街津口供电所所长孔建设和同事于立国就来到单位。今天他们巡线的地点是10千伏街西线额图分支。
孔建设说,10千伏街西线额图分支经过去年夏天洪水浸泡,又经历冬季冰冻,再加上开春冰排挤压,电杆很容易出现倾斜、裂纹、断裂和线路断线的现象,春耕安全、持续供电最重要的就是加大对去年受灾的线路、设备的巡视和检查。
穿着靴子的孔建设用一根木棒试探前行,于立国紧跟其后。去年齐腰深的水位泡烂的稻梗横七竖八地躺在淤泥中,时不时地拌着供电员工前行的脚步。身体不时打着趔趄的孔建设每走一基电杆都会仔细观察线路、查看绝缘子和导线弧垂,然后再用木棒查看电杆的根部:“咱们最难发现的就是电杆细小裂纹和根部的细微断裂,其实,这种情况最严重。”
在村民李亚洲看来,大灾之后保丰收,着实不容易,关键是可靠的电力,村民从育苗、催芽到插秧,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电,有了服务队每日的巡视和检查,再也不用担忧中途停电了。
今年,佳木斯供电公司把受灾地区的线路的维护和管理作为春耕安全供电的重中之重,不仅要保证受灾地区春耕正常用电,还严禁计划外停电。为此,该公司成立抗涝春耕服务队,100名员工每天除了及时处理春耕用电故障、安装临时用电设施外,还得在田间地头巡视供电设施缺陷,全力保证抗涝春耕供电。
标签:黑龙江电力,抗春涝,保春耕,用电供电,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