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硕果接枝。北京市电力公司荣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评选的“电力标准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是该公司继2012年之后再次夺得此项殊荣。
标准化是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特征,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企业素质的最佳途径。北京电力高度重视电力标准化建设工作,健全制度标准体系,完善制度标准一体化平台,深化标准化理论研究,为解决公司现实问题提供指引。
多环节沟通定准方向
“方向定不准,路就可能走偏。”北京电力企协分会标准化处处长魏士峰说,自标准化体系编写工作开始,该公司通过每周定期召开碰头会,做到“每天回头看”,解决各部门、单位编写体系中暴露出的问题。工作节奏把握“每天推、每周推”,才能保证按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从梳理业务开始,优化每项流程,有时要经过上下多个环节沟通研讨,才能确定下来既满足需求,又简化可行的流程方案,然后再编制对应的标准文件。”整个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工作量繁重,按生产流程分类,全面涵盖了“三集五大”各专业部门的技术标准。“从最初收集的7000多项技术标准,到核准精简成4364项技术标准,这只是我们十分之一的工作量。”北京电力科信部智能处处长刘庆时和他所在部门的20多名员工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只有建设标准体系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才能为下一步标准的执行做好铺垫。”“同样是继电保护专业,在设备材料、调度与交易标准、试验与计量标准3个不同的类别下就有不同的试用标准。这样在同一个专业不同岗位的员工就能分别梳理自 己需要执行的技术标准。”刘庆时说:“电动汽车近些年发展的较快,技术标准体系也要与时俱进。新增项电动汽车主要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着手,确定了从设计、订货到接口、通讯各个环节的技术标准。”
把握地域特点突出亮点
“地处首都,政治供电责任大、任务重、时间长等突出的地域特点,也让北京电力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颇显特色。”北京电力企协分会副秘书长方旭升表示,北京电力经过总结提炼,形成了一批具有首都特点的标准。
有了高标准,如何更好的实现标准的宣贯。为此,北京电力分阶段分步骤、利用多种渠道开展对标准化工作的宣传,从而提高公司上下对标准体系建设的认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针对不同目标人群、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标准化培训,培养一支标准化人才队伍,从思想上先树立起良好的标准化工作意识。”北京电力企协分会标准化处处长魏士峰讲到,自标准化工作开展之初,北京电力就着手对标准化人才进行培养,力争打造一支高素质队伍。
北京电力以各部门、各单位标准化专责人为抓手,明确标准化工作职责,进行标准化理论和实操技能培训,同时邀请标准化工作专家进行指导,并深入一线了解实际业务流程。
经过培训和实战锻炼,这批兼职队伍不仅能够深刻领会国网公司倡导的标准化工作理念,而且具备编制标准、执行标准以及不断完善修订标准的技能,成为开展标准化工作的中坚力量,为持续开展标准化工作奠定了基础。
建立工作机制顺畅运转
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 “一个人按照标准做一项工作做一百次结果是一样,一百人做同一件事情结果也是一样”的效果。
为确保标准体系的顺利建设及顺畅运转,北京电力建立了高效的工作机制和保障体系,同时各部门协同配合有效推进,保障了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
北京电力建立了例会机制、监督检查机制、评价与改进机制、培训机制,有效保障了标准体系的建设、运行和完善,形成了问题反馈、修改完善、回头看的长效机制。
在具体工作中,通过日碰头、周协调、月总结的工作模式,形成了有计划、有布置、有反馈、有调整、有记录的工作机制。
北京电力企协分会、人资部、科信部发挥归口管理作用,其他职能部门,“五大”专业部门、相关单位克服重要政治活动保电、迎峰度夏、“三集五大”业务人员及机构整合、主多分离等多重压力,从梳理业务、优化流程、标准制修等都遵循横向、纵向沟通协同,实现了标准体系建设与“三集五大”同步推进,如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北京电力还组织专家队伍对标准体系运行进行评价,从标准体系的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三个方面,查找标准体系存在的或潜在的问题。根据标准体系评价结果,对标准文件进行全面评审,提出改进建议和计划,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项标准。
标签:北京电力,标准管理体系,定准方向,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