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推动农村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现面向能源电力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单位征集优秀论文。本次征集主题为“高质量开发利用农村绿色能源,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旨在总结分析农村能源互联网与智慧能源体系的建设进展,促进绿色能源与乡村经济、生态、社会的协同发展。
为了积极推动农村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共享最新研究成果,《农村电气化》编辑部特邀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杜松怀、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苏娟、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配电研究所所长梁英、沈阳农业大学教授王立地作为联合特约主编,主持“农村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专题报道,《农村电气化》拟以专题形式于2025年10月出版(正刊)。
一、征文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1、农村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小水电等)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情况。
2、智慧农村能源技术发展,如光储充一体化、微电网、储能等在农村地区的建设情况,及其在调峰、应急供电中的作用。
3、提高农村地区冬季采暖质量的综合能源利用新技术。
4、农村绿色能源与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的典型经验及效益分析。
5、新能源产业在带动农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典型案例和社会效益分析。
二、征文要求
1、内容要求:观点鲜明、逻辑清晰、数据准确,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指导意义。标题、摘要、关键词、作者单位须提供英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0条。
2、字数要求:4000字及以上(含图表)。
3、原创性:未公开发表,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4、基金项目:若为基金项目资助论文,请提供项目名称和编号。
三、投稿及说明
1、投稿平台:https://ncdh.cbpt.cnki.net,稿件以word或wps文档投稿,投稿请注明“农村绿色能源征文”。
2、本次征文不收取任何费用。
3、本专题的稿件将享受本刊审稿的绿色通道待遇,录用论文发放稿酬。
四、截止日期
2025年8月31日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农村电气化》编辑部 袁航
电 话:010-63231586
邮 箱:yuan_hang@guoyuchuban.cn
六、特约主编介绍
杜松怀,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领军教授、高水平创新团队负责人、985平台副主任、工程科学人才委员会委员、科研与社会服务委员会委员、农村电力与新能源发电研究中心主任。担任全国农村电力与自动化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教育部农电教指委委员、中国电力教育协会电气工程教指委委员、IEEE PES专委会联合主席、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电科教专委会主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兼农业电气化与信息化分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北京电力公司/中国电科院/北京电科院特聘专家。长期从事农业电气化与信息化、智慧农村能源技术研究。主持国家和地方科技项目50余项、教改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SCI/EI 11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软著39项;出版专著和教材6部;获省部级科研和教学成果奖6项,获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特等奖1项。
苏娟,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电气工程系主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IEEE PES风电/光伏技术委员会(中国)农村智慧电力及清洁能源消纳技术分委会副秘书长、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分布式发电及智能配电专委会委员、IEEE PES电力系统运行、规划与经济技术委员会理事、兼任全国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首席科学传播团队(中国科协)办公室主任。主要从事农村综合能源系统、电能替代与能效管理、电力市场方向的研究。承担国家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工业界项目20余项,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教材、著作4部,获省部级奖2项。
梁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配电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网运行专业领军人才,中关村智能电力产业技术联盟智能配电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长期致力于配用电与农电、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继电保护等技术研究。带领团队攻克了配电信息物理仿真、配用电信息集成与互操作、虚拟同步机控制理论、智能微电网及配电继电保护等智能配电技术难题,为城乡智慧配电网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为国产化继电保护设备大规模应用提供坚强支撑。作为专项工作组组长等核心成员,多次承担国家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发展规划、科技计划及全国重点实验室指南编制等工作,行业影响力突出。
王立地,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沈阳市拔尖人才。现任沈阳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能源动力专业学位类别(电气工程领域)带头人,辽宁省电工技术学会理事,辽宁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辽宁省能源电力产业联盟理事及能源电力产业校企联盟科技创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IEEE PES可再生能源系统集成技术委员会(中国)农村智慧电力及清洁能源消纳分委会秘书长,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委员,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电力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科教学委员会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分委员会委员,《农村电气化》《农电管理》杂志编委,辽宁省农村智能配电网与分布式电源虚拟仿真教学中心负责人,辽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高电压技术”负责人,辽宁省省级一流课程“电气专业生产实习”负责人,2022年辽宁省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农业高校电气工程学科专业一体化‘五线式’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第一完成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微电网及新能源消纳技术、电网负荷模型与模式识别,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5篇。授权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5件,软件著作权4项。
标签:农村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专题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