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8日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介绍中国电力发展状况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央电视台记者]:
我想问一下,以前电力过剩就会停建电力项目。停建电力项目同造成电力紧缺的现象相比,新一轮的电力结构调整怎么处理电力过剩的影响?现在我们国家是不是已经出现了电力过剩,主要表现在哪些地区?哪些方面?谢谢!
[张国宝]:
刚才我在介绍中谈到,这一轮的电力紧张是从2002年的6月份开始的,到现在刚好是4个整年头,48个月,每个月的电力增长速度和同期比都超过了两位数。这是和中国经济驶入了快车道,快速健康发展是相关联的。但是,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后,持续到2002年6月份,将近五年时间,中国的电力供应是疲软的,那个时候电力供应相对要供大于求。
如果我们纵观一下中国的电力发展历史,从1978年以来,中国的电力得到了很大的解放。1978年以来,多数年份中国处于电力供应不足的现象,所以,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把能源和交通作为能源的瓶颈,而加大了这两个行业的发展。
所以说,电力供应的紧张或者是缓和,是伴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的形势而演变的。从平衡到不平衡到新的平衡,相信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规律。 现在我并不能说中国已经出现了电力过剩,目前只是在原来的紧张状况下有所缓解。
刚才我介绍了我们1-4月份,有些地方的发电设备的发电小时数和去年同期比有所下降,这是在很高的发电小时情况下有所下降。比如说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一般平均按照一年5500小时设计的,但是在电力紧张的时候,我们很多的机组开到了一年要7000多小时,只是在那样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有所下降,并不是说现在已经出现了电力过剩。
但是,我们应当警惕,电力建设的无序,一定要按照经济的规律进行有序的发展,特别是要兼顾到环保、能源的供应等多方面的情况。
所以,在刚才我的介绍当中,我也刻意地释放了一个信号,就是让各个地方在电力短缺的时候带来的电力建设的冲动一定要理性地对待,一定要注意有序的发展,不能无序的,如果无序的发展将会重新导致短缺和过剩的问题。谢谢!
标签:电力建设,无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