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服务

营销服务

县域用电增长将成湖北用电总量最大拉动力

作者:汪超英  2012-05-07

阳春三月的一天,湖北武汉。湖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尹正民的一份调研报告被送至省委书记李鸿忠的案头。

《关于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村电网建设》——报告的标题吸引了李鸿忠的目光。仔细阅读后,他欣然提笔批示:“调研报告很好,对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正是及时之雨,非常感谢省电力公司对湖北发展的大力支持……”

省委书记赞赏的不仅仅是这份调研报告,而是电网企业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行动。

的确,在县域经济日新月异的当下,电网企业主动为地方政府排忧解难,提供决策参考,提供电力保障,提供优质服务,这些彰显社会责任的举措,就是润泽万物的及时雨。

未雨绸缪

地处长江中游的湖北省,在中国经济的版图上具有承东启西的重要战略位置。

“十一五”以来,湖北的县域经济迅猛发展,逐渐占据了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与此同时,全省县域范围内的用电总量急剧上升、增速明显加快、占比不断增大,充分显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广阔前景。

2011年7月,刚到湖北履新的尹正民便对这一现象给予了高度关注。这位曾在国家电网公司农电部和大西北工作过的电力专家,对“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电网建设的关系”有着深入的研究。

湖北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农村电网建设和供电服务如何适应县域经济的发展?

在深入基层单位调研和与地方政府官员接触的过程中,尹正民与公司相关部门人员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经过数易其稿,一份数据翔实、分析透彻、措施具体的调研报告形成了。

统计数据表明,“十一五”期间和2011年,湖北县域用电增速高于全社会和城市水平;县域用电占用电总量的比例2011年已首次超过50%,并超过城市用电比重;县域范围人均用电增速也明显高于全社会和城市水平。

同时,湖北县域范围人均用电水平与国内发达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2011年,湖北县域范围人均用电量为1422千瓦时,而浙江、江苏为7395千瓦时和6072千瓦时,分别是湖北的5.2倍和4.3倍。还有,浙江、江苏县域范围人均用电量均高于城市人均用电量,而湖北县域范围人均用电量只有城市人均用电量的五分之一……

通过大量数据对比与分析,尹正民认为,湖北县域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县域用电的增长将成为全省用电增长的最大拉动力。

针对湖北农村电网特别是中低压电网存在的突出问题,“调研报告”提出了加快农村电网建设的主要对策:如充分利用好中央三年农网改造惠农政策,认真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逐步提高110千伏及以下电网投资比例,加快解决供电卡口、低电压等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城乡电网供电能力。

兴云致雨

在深入调查研究、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参考的同时,湖北省电力公司从规划入手,先行一步,为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盛夏,湖北省县域电网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省电力公司组织相关部门和各级电网规划人员,全面开展县域电网运行情况调查和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对全省78个县域电网逐一开展“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电网规划关系到电网发展的方向,农网改造关系到电网发展的后劲。”公司总经理尹正民强调:要改变县域电网无规划的现状,结合县域经济发展来规划电网建设,充分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了保证县域电网规划的前瞻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该公司要求各地供电企业遵循“先布点,后增容”的原则,优先考虑新建项目,通过新建项目解决供电能力不足、供电半径过大和供电可靠性低的问题。同时,根据负荷预测及投资需求,自下而上收集数据信息和基础资料,立足长远,按需求进行电网规划,不设总量控制的上限。

该公司规划部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县域电网规划既重点考虑了新城区、开发区和移民建设区的负荷增长,又关注了城乡结合部的电网建设。同时,第一次提出:“十二五”期间争取实现所有县城有2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低压10千伏形成互供能力,县域负荷中心电网满足“N-1”校核要求。

截至2011年年底,湖北省电力公司直管及代管的78个县域电网规划报告全部编制完成,并首次被纳入全省电网规划的前期工作之中。

为了确保县域电网规划的顺利实施,湖北省电力公司还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围绕远景目标网架规划,确定建设时序和规模,并加快推进。各地供电企业还结合规划,超前开展变电站选址、落实线路走廊和其他电力设施安置场所等前期工作。

襄阳供电公司与全市7个县域电网的地方政府签订了实施“十二五”电网规划协议,将县域电网规划纳入县(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统筹协调推进。同时,加强县域电网项目前期工作,安排专人专班负责落实电网项目的规划、国土、环保等各类项目前期所需的协议及相关文件,并对电网工程按县域电压等级制定项目里程碑计划,实行分级管理,责任到人、职能到岗。

县域电网发展的科学规划,将使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发挥最大效益,同时也将迎来湖北农村电网建设的黄金时期。“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县域110千伏及以下电网建设计划投资将达264亿元,其中:35~110千伏电网计划新增变电容量2603万千伏安,新建及改造线路9900千米;10千伏及以下电网计划新增配变容量975万千伏安,新建及改造中低压线路9.15万千米。

春风化雨

在加快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建设的同时,湖北各地供电企业的员工以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为目标,保障电力供应,强化优质服务,赢得了地方政府和广大客户的好评。

2012年3月底,湖北省县域经济现场会在随州市召开。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县域经济使“古乐之乡”奏出了动听的新曲。而这一切离不开随州供电公司的优质服务。对此,市领导的评价是:信得过的电参谋,靠得住的“电保姆”。

去年以来,随州供电公司的主要领导先后深入三个县、市、区,走访各个乡镇,了解县域经济发展规划,问资源、问招商项目、问用电需求,将新增工业园负荷、缩短供电半径、解决低电压等作为重点研究课题,促成了一批输变电项目的提前实施。市政府还成立了由市长任总指挥长的随州输变电工程指挥部,将农网改造升级工程、220千伏何店输变电工程纳入全市的“十件惠民实事”和“十大重点工程”。

湖北三环铸造公司是曾都区的骨干企业,年用电4000万千瓦时,产值6.5亿元,产品远销国外,生产连续性强。每遇出现电气故障,供电员工随叫随到,及时抢修。该公司总经理柳正强说:“没有供电公司的“保姆式”服务,我们这个村办企业做梦也不会想到成为上市公司。”

宜都市一直位居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方阵"。 跨越式的发展对电网供电能力、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宜都市电力公司的应对措施是:先人一步,超前规划建设坚强电网;快人一拍,助力"沿江千亿园区"建设;优人一筹,服务民生满足用电需求。

该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超前半拍"工作模式介入宜都市重大项目的前期建设,提前为各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和生产投运做好用电服务,做到超前介入项目、超前制定供电方案、超前作竣工验收准备,为每个项目开工提前开通了"绿色通道"。

宜都"沿江千亿园区"的建设过程中,一条交通干道要穿越10条输电线路。市电力公司在道路建设之初,就安排专人负责与施工单位联系,加强现场看护,防止施工机械对线路造成威胁;随着工程建设的深入,逐步对各条输电线路进行迁移及改造,主动为工程建设扫清了障碍。

去年,宜都市电力公司共受理用电报装客户7792户,报装总容量140658千伏安。投运总户数比上年增长121.36%,投运总容量同比增长119.95%。从受理到送电平均3天新增1个高压客户。通过加大农网改造升级力度,该公司今年还将完成306个台区改造任务,使辖区123个自然行政村8万多用户用电条件和质量得到保证。

京山县是“中国农谷”的所在地。去年以来,京山电力公司先后完成了县域电网和“中国农谷”核心区、先行区2012-2016年配网规划的修编工作。一批服务县域经济和“中国农谷”发展的输变电工程项目也如期开工建设。

为了配合县委县政府建设“一区两园”的战略,京山电力公司主动作为,及时调整电网布局,在电力调度、电网建设、电量供应上给予积极支持。去年以来,该公司先后为79家企业提供了新电源,增加电量15040万千瓦时,使全市的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4.2%。在可靠的电力供应下,全县规模企业达到336家,其中亿元企业83家。县委书记胡小国对供电服务多次给予肯定和表扬。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乘着科学发展的东风,电网企业员工的优质供电服务恰似和风细雨滋润荆楚大地,给县域经济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标签:县域,用电增长,湖北,用电总量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