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气化信息网讯:(通讯员 任小虎)“大熊猫受孕难、育幼难。这次大熊猫产崽双胞胎更属不易,但一个大熊猫只能看管一个幼崽,另一个幼崽只能由人工在保育箱里喂养,所以,电力供应显得十分要紧。看到咱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来协助我中心检查内部电力设施,真的特别感谢……”8月26日,在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该中心”)大门口,该中心领导握住国网陕西周至县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队长的手表达着大熊猫幼崽喂养不易和对连续电力供应的期盼。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中国国宝”,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属高度濒危的物种。8月23日,从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救护基地)传来来喜讯,大熊猫“秦秦”再次产下双胞胎,还是龙凤胎!为此,新华社、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澎湃新闻等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看到报道后,周至公司立即组织党员服务队和楼观供电所讨论和制定保供电方案,力保“襁褓”中的“国宝”幼崽在养育期间电力供应正常。在高温期间多次巡视线路的基础上,25日,周至公司组织机关本部和楼观供电所参加党员服务队的部分队员冒雨再次向该中心供电的10千伏173楼东线路及四宝支线进行全面巡视检查,做到了不漏一基杆塔、不漏一处隐患。
26日,周至公司党员服务队队长带队来到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对该中心内部用电线路、配电设施进行检查时,该中心领导听了周至公司已经做的和即将做的工作,紧紧握住队长的手不放,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和对用电的期许。
“大熊猫可是国宝呢,我们也要关心和爱护么!咱们先去箱式变看看。”周至公司党员服务队队长向该中心领导说。随后他们分别来到2个箱式变内部,看用电负荷、电压、电流等数据显示,听有无异常放电声、有无异味,查各设施接点是否发热和松动,做到了不留死角,不留隐患。
周至公司表示还将准备对该中心实施双电源供电,先将172楼专线与121楼观I线实施“手拉手”,与173楼东线一起,形成“双电源”的供电模式,确保某一线路突发故障时能够迅速切换,达到不间断供电目的。该中心对周至公司这一供电举措感谢不已。
据悉,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救护基地)位于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是全国三个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之一。大熊猫“秦秦”是陕西首例全人工育幼长大的大熊猫,2013年出生于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2020年“秦秦”初次生产便产下一对雌性双胞胎——大熊猫“秦秀”和“秦美”。此次是“秦秦”第二次产仔,又是一对双胞胎。
标签:陕西周至供电,国宝,保电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