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气化信息网讯:暮春时节,生机盎然。4月26日,山东省机器人大会暨2025第一届中国(邹城)智创未来机器人(无人机)梦幻展在济宁邹城市国际会展中心启幕,全国机器人行业顶尖企业汇聚于此,各类顶级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集中亮相。由珞石(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全新具身智能双臂机器人“小珞”,不仅能自主完成服务器机箱的CPU装配、内存插拔、线束接口检测与插拔等一系列精密操作,还会煮面、拆快递,是技艺超群的“全能高手”,格外吸睛,成为会场的焦点。
而距会展中心仅15公里的珞石智能制造未来工厂里,一派繁忙景象——偌大车间,工人寥寥,只见一台台工业机器人收放自如地挥动着机械臂,将零散的部件装配成完整的柔性协作机器人本体。这些柔性机器人经过120个小时的稳定性、准确性检测后,便会踏上征程,发往全国各地,深度融入汽车零部件、精密制造、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的智能制造环节,为各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这里,机器人造机器人,效率与标准实现双提升。”珞石(山东)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运营中心副总经理付常杰自豪地介绍。作为山东省规模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珞石智能制造未来工厂采用全自动化设计,仅需 37 分钟,就能完成1台工业机器人本体的装配,年发货量近万台。
谈及企业发展,付常杰感慨颇深:“企业每一步前行都离不开供电的坚实支持。从项目实施用电到日常生产用电,供电公司的贴心服务为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助力工厂提前投产。我们非常感谢!”自珞石智能制造未来工厂项目启动以来,国网邹城市供电公司组建服务专班,主动对接,跟踪服务。得知企业要扩增 3 条生产线,需新装1台800千伏安变压器,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协助提交用电申请,简化办电流程,提供便捷的线上办电服务,全程不用企业跑腿,短短8天,就完成了验收送电。
2024年4月,珞石智能制造未来工厂二期项目用地获批,国网邹城市供电公司提前谋划,政企紧密协作,将办电服务前置到用地审批环节,量身定制基建临时用电方案,大幅缩短临电接入时间,真正实现了企业“拿地即用电”。同时,根据项目用电需求,提前研究电源接入系统方案、供电方案,同步推进配套电网工程规划、立项与建设,确保项目用电与电网规划无缝衔接,为企业发展铺好“电力高速路”。
“柔性机器人出厂需要长时间连续测试,一旦电力不稳定,精密器件就会受损,直接影响产品订单交付!”珞石(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电力负责人张凤森道出了企业对电力稳定的迫切需求。
让企业“用上电”,更要让企业“用好电”。项目投产后,国网济宁供电公司持续关注企业用电情况,结合企业内部供电设备布局和生产用电负荷特性,科学优化变压器容量分配方案。应用创新打造的重点企业用电监测数据产品,实时掌握电量波动,一旦发现异常,迅速响应处理。工作人员定期深入企业走访,面对面倾听用电需求,精准把握企业负荷增长、生产规模变化等情况。对供电线路加密巡查频次,实施 “点对点” 安全盯防;对企业配电室、生产车间用电设施开展细致安全巡检,及时帮助企业消除用电隐患,确保企业生产电力十足。
此外,国网邹城市供电公司还针对珞石智能制造未来工厂的生产规律与班次,深入分析企业用能情况,“一对一” 定制节能方案。根据生产计划灵活调整变压器基本电费计费策略,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用能成本,提升客户用电获得感与满意度。
今年以来,生产基地电费同比节省18%,每月能省下近2万元!”付常杰高兴地说,这笔省下来的钱,他们公司投入到科技研发中,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2024年,珞石(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机器人销量超8000台,2025年预计销量将翻倍。随着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全面建成,企业将实现年产5万台工业机器人、年产值20亿元的宏伟目标,并计划年内登陆科创板,开启全新发展篇章。
在人工智能领域,机器人产业无疑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济宁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工业经济“头号工程”的部署要求,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为方向,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近五年济宁机器人产业年均增长20%以上。一批重点及高成长性企业崭露头角,珞石科技成为“国家级高速高精度工业机器人链主企业”;天河科技自主研发的掘锚护一体机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山东龙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消防无人机在全国消防无人机领域市场占比达75%。
这些机器人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在护航民营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国网邹城市供电公司始终想在前、走在前、干在前。去年,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发布“赋能民营经济发展十项措施”,主动对接走访全市358个重点民营企业,通过“三省”“三零”服务为2682户小微企业、1974家用电客户节省投资2.01亿元。全面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电力业务实现“刷脸办”、“一证办”和“一网通办”全覆盖,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通过提供可靠、便捷、实惠、绿色的电力服务,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助力企业纾困解难、降本增效,连续三年荣获“支持济宁发展突出贡献单位”,济宁“获得电力”指标保持全省第一,为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
标签:邹城供电,电力赋能,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