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工程,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在中国电网发展史和西电东送战略的宏伟篇章里,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两个工程几乎同时推进,建成后输电容量相当于南方电网公司“十二五”期间新增容量的67%。而且两个工程还将成为我国直流输电技术自主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这两个工程,统称“两渡”直流工程。
“两渡”直流工程输电容量1140万千瓦
“两渡”直流工程,指的是南方电网公司云南普洱至广东江门±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以及溪洛渡右岸电站送电广东双回±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两个工程分别简称为糯扎渡直流工程和溪洛渡直流工程。因为工程规模庞大,意义非凡,两个工程均为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工程。
根据“十二五”西电东送框架协议,南方电网“十二五”期间西电东送新增输电能力1700万千瓦,其中“两渡”直流工程就达到1140万千瓦,意义之重大,由此可见一斑。其中,溪洛渡直流工程输电容量全球第一,并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了“两站合一”的方式建设换流站,而且也是南网首次以同塔双回的方式架设±500千伏输电线路。
在工程规模上,糯扎渡直流工程起于云南普洱换流站,止于广东江门换流站,线路全长1451公里,额定输送容量500万千瓦,动态投资159亿元;溪洛渡直流工程起于云南昭通换流站,止于广东从化换流站,线路全长2×1286公里,额定输送容量640万千瓦,动态投资171亿元。
在南方电网公司2011年确定的基建“一体化”管理示范工程中,糯扎渡直流工程位列首位,而且其示范重点内容也是最多的。
云南占西电东送比例将达四成
我国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决定了我国“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的基本能源流向,以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2000年,国家提出西电东送战略,一方面西部各省可“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可解决东部各省能源紧缺的问题,有效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中,云南省水能资源丰富,远期经济可开发容量9570万千瓦。至“十二五”后期,除满足自身用电需求外,还将有大量富余水电可向能源紧缺的经济发达地区外送,不但能够满足广东等省份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的需要,还减轻了北煤南运的运输压力,可谓一举多赢。
然而,西电东送距离远、容量大,在线路走廊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500千伏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已经难以“担当重任”,故此,南方电网公司在全世界率先突破了直流特高压输电的技术瓶颈。2010年6月,±800千伏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双极投产,在世界上树起了直流特高压输电的里程碑。“两渡”直流工程投产后,三个大通道的输电容量将达到1640万千瓦,相当于16回50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的输电容量。届时,整个南方电网将形成“八交八直”共16条500千伏及以上的西电东送大通道,云南占西电东送比例将达到40%强。
南方电网公司西电东送战略的大举推进,适应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是将西部水电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的具体体现,是促进我国电网输电技术升级的一项战略性举措。而特高压、直流同塔双回等前沿技术的深入应用,又强有力地推进了西电东送大战略。
直流特高压技术世界先进
在±800千伏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糯扎渡直流工程的建设,让南方电网公司进一步站稳了直流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制高点。
建设±800千伏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时,虽然国产化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国外的相关技术和设备还不可或缺。工程双极投产一年,糯扎渡直流工程拉开序幕,这一次,在直流特高压领域,强大的中国力量显示无遗。
相比云广特高压直流工程,糯扎渡直流工程性能更加优化,经济性更好,自主化程度更高。“溪洛渡直流工程我们100%自主,糯扎渡直流工程,外方也仅仅是配合我们进行一些分析工作。”南网科研院直流输电技术研究所所长黎小林显得非常自豪,“等到建设下一个±800千伏输电工程的时候,从技术上来讲,我们完全不需要国外的力量了。”
“南方电网的直流技术已达到比肩世界的高度”,直流输电技术研究所集成技术研究室主任黄莹说:“大的方面我们都是有底的,例如技术集成、控制保护等等,以前是国外的专家做,现在都是我们做。要有困难的话,也都是细节问题,我们能够解决。”
“两渡”直流工程的建设,将进一步打响南网直流输电技术的品牌,促进国内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在直流特高压领域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交直流混合研究、多直流协调控制等方面则已经是世界领先,国家的重大装备技术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相关人士表示,下一步,南方电网公司直流特高压技术将会逐步“走出去”,将联合相关国内厂家,向国外输出技术。
标签:两渡工程,电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