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站所之窗

站所之窗

客家灯火照“靓”客家摇篮

作者:徐红英 刘静文   2009-09-29

素有“客家摇篮”之称的赣县,孕育着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的客家人。千百年来,古朴、质实的客家先辈们遗留下的古风遗韵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发展而烟消云散,反而作为一种特有的人文情怀而沉淀下来,成为赣县独特的名片。坐落在贡江江畔的赣县供电公司,也继承和内化了赣县特有的人文气质,将自身的企业文化定位为“客家靓文化”,将独有的客家人文情怀融入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中,无声而有为的影响着每一个员工。

在建设人才队伍上,该公司以人为本,以“唯才是用”激励员工,在企业内部创造出积极、和谐、高效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该公司还把“客家靓文化”落实到优质服务工作中,以“您的满意,我的追求”塑造国家电网品牌,在为客户的服务过程中实现企业价值。在2008年的抗冰保电期间,赣县供电人展现出来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铁军作风,不仅折射优秀的企业文化给予员工们的智慧和勇气,更是“客家靓文化”在非常时期的集中释放。

客家灯火服务队 照亮孩子回家的路

至9月份开学以来,是赣县中学北区学生家长最开心的日子,从站前大道中段至赣县中学北校区一路路灯亮堂堂,家长们再也不用担心孩子晚上自习回家的安全了。一位学生家长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激动地告诉笔者的说:“孩子分到北校区,总担心女儿下完晚自习后回家的安全,因为这个北区刚刚投入使用,地处郊区路途远,还穿越铁路桥,基础设施建设又不完善,一到晚上一片漆黑,做家长的难免担心啊,现在好了,一路亮堂堂,做家长的再也不担心女儿放学回家会害怕了。”

据了解,赣县中学北区新建于县城郊区的桃源村,占地200多亩,距离城区大约1.5公里,三面环山,居民稀散,还须横穿京九铁路赣县段铁路桥。从教育部门得知,该校区定于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可电力等基础设施仍不完善,沿途没装路灯,给孩子早晚自习带来极大的不便,也给家长带来对孩子们出行安全的担忧。在得知这一情况后,该公司领导高度重视,主动与校方沟通,在双方代表达成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一项名为“照亮孩子回家的路”的工程悄然动工。

由于该校区占地面积广,用电容量大,原有线路线径细、供电范围广,使原有的10KV七梅二线桃源铁路桥分支线路承担该校区供电任务已经很吃力,再加上沿途的路灯安装使其线路更显得力不从心,该公司在得知这一情况后,高度重视,随即就对10KV桃源线路桥分支线的改造工作进行精心的安排和周密的部署,并派出技术最精干的“客家灯火服务队”即刻组织施工。

为了尽快完成这项工程,不影响该校区的正常教学,照亮孩子回家的路,“客家灯火服务队”的队员们充分利用休息的时间,组织大家加班加点,起早贪黑、战高温、斗酷暑,抢工期,抓进度,在开学前夕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施工任务,受到了县委、县政府、赣县中学和社会公众及学生家长的高度赞誉。据了解,该工程新立电杆7基,新装路灯14盏,新建架空线路0.26KM,新建穿越铁路桥地埋电缆0.212KM,新装真空开关1只。对于赞誉,赣县供电公司经理刘辅良说道:“对于社会公众而言,供电公司就像是一个巨人,当它弯下腰为客户解决用电难题的时候,并没有因此而变的矮小,相反在客户的心中却显的更高大。”

《客家灯火》栏目 架起沟通的桥梁

赣县供电公司为让百姓,让社会主动走进电力,了解电力,自今天5月1日起,在县电视台推出了《客家灯火》栏目,通过“电博士说事、供电大讲堂、客家电事多、电事你我他”等子栏目的形式,向广大用电客户讲解用电业务知识、解决用电难题,让用户和社会了解赣县电网建设状况、公司工作动态等。由于《客家灯火》栏目的主持人不同于其它节目的主持人,必须突出和强调电力特征,因此,主持人由该公司自己的员工担任。

说起《客家灯火》栏目推出的初衷,该公司经理刘辅良说道:无论是普通市民还是政府官员,绝大多数人对电力生产、安全、服务各个环节、流程,对相关的电力法规都知之甚少,电力企业对客户诉求的了解和沟通也缺乏一个有效的平台,而通过电视荧屏,可以面对面地与客户沟通,让用电客户直观的了解电力,走进电力、支持电力。《客家灯火》栏目针对用电客户的需要,合理的选择,通过喜闻乐见的内容,以切口小、贴近性强、印象深、说得清、看得懂、离不开的特点,吸引观众,得到了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实现电力宣传的大众化,有效的树立了赣县供电的良好形象。

如今,《客家灯火》尤如一道美丽的彩虹,架起了供电企业与百姓、社会的连心桥,为和谐社会建设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对赣县供电公司而言,实现了栏目创办的初衷:心系百姓,用心架起沟通的桥梁,引领员工,迎难而上,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赣县供电公司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