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中是个革命老区,因历史欠账,当地电网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独特的地理条件增加了电网建设的难度。巴中集中连片贫困山区电网基础薄弱、电能质量差、用电安全隐患突出,为此,四川省电力公司投资1500万元,计划从2009至2011年在巴州区上八庙(镇)—青木(镇)、通江县沙溪(区)—瓦室(镇)实施连片扶贫开发电网改造工程,做好两地共10个乡(镇)45个村313个社的农村电网及15939户农村户表的改造工作,彻底消除低电压台区,帮助当地百姓脱贫致富。
加紧施工 造福百姓
为落实连片扶贫开发电网改造工程,巴中电业局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工程质量、安全、技术、造价等专业管理部门,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9月份,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各工程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标准认真施工。通江县沙溪(区)王坪村是此次改造工程的施工重点地,这里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所在地,全村面积约13平方公里,共有9个社、453户、1926人。王坪村的配电网络是1986年村社自筹资金架设的,使用木制电杆和广播杆架设线路的约40%,平均供电半径达2千米,最远的村民家距变压器台区4千米以上。该村电网自投入运行以来一直未进行改造,线路老化严重,同杆架设、无盖板刀闸和电源开关情况多,村民安全用电难以保证。
施工单位参照陵园景区整体规划方案,制定了与其相配套的改造方案,为该村新建及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15.08千米,新增、更换变压器3台。为抢抓工期,通江供电公司成立了青年突击队协助工程施工和材料运输,5支农网建设施工队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分管电网施工的彭华每天都要走上四五个小时,往返于四五个社之间联系,查看相关情况。他对笔者说,施工队员们都主动放弃休息,希望把好事做好、实事做实。
连片扶贫 群众欢迎
在巴中区和通江县,连片扶贫电网改造工程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百姓的欢迎。沙溪镇党委书记刘德文说:“连片扶贫电网改造给老百姓带来了福祉,解决了困扰百姓数十年的用电难题,这一惠民举措,不仅老百姓受益,也为各级政府解了难,感谢省、市、县供电公司的真情帮扶!”
供电员工的辛苦,当地百姓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主动配合施工队工作。王坪村九社社长王富成不仅当起了义务宣传员,还组织本社20余名村民协助施工队搬运线材、抬杆打窝、砍伐通道,仅用4天时间就完成了本社的改造任务。
电网改造完成后,供电可靠性大大增强,许多农户购买了家用电器和农用机械。家住巴州区上八庙村的村民张顺发告诉笔者,以前,让他们着急的就是电能质量太差,晚上打米其他村民家就无法正常用电,白天临近的村民要排着队轮流打米。如今,电网改造工程不仅解决了村民的用电难题,还给村民带来了效益。张顺发的妻子彭玉兰说,上个月他家仅收割稻谷一项就节省人工和油费300余元,“现在1公升汽油6.15元,一亩稻谷如果用汽油机粉碎,需要油费10元,而用电动机粉碎,不到两块钱,而且干净卫生。”据了解,电网改造工程让上八庙村358户村民解决了用电难题。
标签:巴中,扶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