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国家电网的社会责任理念是:它认为社会责任是对企业经营理念的提升,强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实现综合价值最大化的过程。在这样先进理念的指引下,国家电网奠定了在国企社会责任领域的领头羊地位。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刘振亚将国家电网的社会责任理念归纳为:企业不仅要追求财务价值,而且要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不仅要为股东创造价值,而且要为利益相关各方创造价值;不仅要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要努力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国家电网公司对外联络部副主任王昕伟在接受CBN采访时表示,企业社会责任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企业经营理念的全面提升。
中国的电力体制从1998年开始改革,先后走过了政企分开和厂网分开两次大的改革。十多年来,国家电网从上到下都在强调树立效益意识,关注企业的财务价值。“近年来我们发现,仅仅关注经济价值是不够的,国有企业的属性和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讲求企业社会责任。”王昕伟说。
典型的例子是2008年的雨雪冰冻灾害。在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湖南、江西、湖北、安徽等10个省级电网的37个地市的545个县(区)供电受到影响,其中80个县(区)供电几乎全部中断。国家电网在第一时间组织了26.6万人,调集了56.6亿元资金进行电网抢修,用6周的时间完成了6个月的工作量,有10名员工为此牺牲。
“如果仅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多长时间恢复供电对公司收入影响并不大,但社会影响就大了,所以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抢修。”王昕伟说,虽然灾害以及抢修成为国家电网2008年利润下滑的原因之一,但这是国有企业必须承担的责任。
国家电网是中国最早发布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已经连续发布了四年。在2008年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国家电网将公司使命和核心社会功能定位为 “保障更安全、更经济、更清洁、可持续的能源供应”,这也成为国家电网最重要的社会责任。
全程参与了报告编制的国家电网公司对外联络部社会责任处处长李伟阳对CBN表示,国家电网推动实施“一特四大”战略(发展特高压电网,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和智能电网的建设等,都是实现核心社会功能的载体。
中国能源资源分布和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80%以上的煤炭资源和大量的风能分布在西部、北部,80%以上的水能资源分布在西部,而能源需求的75%集中在东部、中部地区。资源禀赋决定了中国大范围的能源流动,特高压电网解决的就是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之间进行长距离、大规模、大容量电力输送难题。
国家电网社会责任理念的深度,还体现在不仅是从履责意愿和道德动机来看企业社会责任,而且还从社会价值创造的角度来看待。王昕伟表示,一方面是企业自身创造价值,另一方面也要激发利益相关方的社会价值创造潜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重综合价值的最大化。
国家电网作为一家覆盖26省、10亿用户、拥有153万名员工、净资产达到6125亿元的“巨无霸”企业,对社会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国家电网在处理和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中,充分发挥了推动社会价值创造的作用。
李伟阳表示,企业社会责任是重大的管理模式变革,也是重要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社会失灵。比如国家电网公司立足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利用自身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凝聚各方力量,深入研究大型能源基地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推进“一特四大”电力发展战略。
在社会责任的实践层面,国家电网于2007年发布了我国第一个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南《国家电网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指南》,在国内率先倡导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并于2008年在天津市电力公司开展网省公司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今年7月又选取江苏无锡供电公司和浙江嘉善供电局作为地市级和县市级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单位。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室主任彭华岗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国家电网作为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领头羊,对中央企业系统化、制度化地推进社会责任管理作出了非常难能可贵的探索与实践,很不容易。
标签:国家,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