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站所之窗

站所之窗

激流虽达彼岸 回首方思情深——2009年涡阳供电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纪实

作者:娄延旭 王芳   2010-01-04

激流虽达彼岸,回首方思情深。过去的2009年里,面对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安徽涡阳供电公司在省、市公司的正确领导下,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在深化服务上下功夫,为涡阳县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赢到了140万涡阳人民的肯定和掌声。

服务市政工程

2009年8月3日,涡阳县城关镇政府给涡阳供电公司送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感谢涡阳供电公司在该镇小街巷治理工作中义务安装路灯300多盏,修复受损路灯100余盏,为保障市民晚间安全、方便出行作出了贡献。

城关镇政府在感谢信中写道:城关镇地处县城中心,小街巷的治理工作既是全县经济发展与否的缩影和窗口,又与千家万户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就涡阳县城而言,小街巷建设的基础一直较差,全城205条街巷有52条无路灯或路灯不亮,给市民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更给社会安全带来诸多隐患,群众反映十分强烈。2009年,小街巷整治工作被列入全县十项重点工程之一,镇党委、政府倾全力迅速掀起了小街巷整治工作的新高潮。涡阳供电公司想为民所想、急为民所急,主动请战,承担县城街巷路灯安装任务。在这场影响全县荣誉、关系社会稳定的街巷路灯安装战斗中,贵公司路灯所的同志们在人员紧张、经费困难的情况下,斗高温、战酷暑、冒风雨,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精湛的专业技能,迎难而上,想方设法安装路灯300余盏,用忠诚、智慧、汗水铸就了涡阳供电公司的责任金牌。借此,特向你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

2009年7月份,涡阳供电公司路灯所员工在城关镇政府发起的小街巷治理活动中,每日冒着35度以上的高温,早出晚归,连续奋战了一个多月,共计为十二个社区及街道安装路灯300多盏,修复受损路灯100余盏。为涡阳县市政工程做出了贡献,获得了当地政府和市民的广泛赞誉。 

服务“家电下乡”

2009年8月15日上午,涡阳县高炉镇杨小庄村民韩春荣大伯望着自己昨天从镇上买回来的电冰箱、洗衣机、两件“家电下乡”产品正在发愁,因为两件电器的插头都是三个脚的,可家里的插座都是两个孔的,都不能用。
儿子没在家,自己不会摆弄,这可怎么办?正当他为当初建房时没有装几个三孔插座而埋怨自己时,小孙子跑过来告诉他,家里来两位头戴电工帽的客人,他出去一看,是高炉供电所的“家电下乡”服务小分队队员邵天东和杨自立两位同志。原来,涡阳供电公司高炉供电所从镇上的“家电下乡”销售店内了解到韩大伯的购买信息后,专程派他们上门服务来了。
两位同志很快为韩大伯安装了两个三孔插座,并教会了韩大伯夫妇如何安全、正确使用电冰箱和洗衣机,临走时还送给韩大伯一本《“家电下乡”供电服务手册》和一张印有高炉供电所抢修服务电话的卡片,告诉他以后遇到用电困难就打卡片上的电话,他们随时会上门服务。
送走两位电工师傅后,韩春荣不禁对妻子感慨道:“‘家电下乡’让咱得到了实惠,供电职工又把安全用电知识和优质服务送到家门口,如今我们老百姓的日子真是越过越滋润,越过越有奔头啊!”。 

为积极服务“家电下乡”,涡阳供电公司开辟“绿色通道”,所辖14个供电所均成立了“家电下乡”服务小分队,小分队的队员们经常走乡串户,主动上门帮助农民解决用电难题,传授安全用电知识,引导农民安全、科学用电,确保农民用电无忧,全力助推“家电下乡”活动的开展。

服务龙头企业

“和供电企业打了好几年交道,感觉非常实在,企业能发展到今天,的确离不开你们供电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2009年10月5日,在涡阳正宇面粉厂自备变电站施工工地,该厂厂长曹广领话语诚恳。国庆期间,涡阳供电公司下属亿能电力安装工程公司放弃休息,在工期紧、作业难度大的情况下,实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吃住在工地上,使正宇面粉厂自备变电站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正宇面粉厂是涡阳县招商引资的一家重点粮食加工企业,目前年生产能力达到16万吨。2009年3月份,该厂又投资21626.2万元,新建了年生产能力达56吨的小麦深加工及挂面、食品综合加工项目,项目计划于当年11月份投入运行。根据新项目的实际需要,原有的动力专线远远不能满足用电需求,该企业希望自己建设一座35千伏变电站。涡阳供电公司了解情况后,帮助企业完成勘查、立项、设计等前期工作,并抽调部分技术骨干组成专业施工队,进驻企业加班加点施工,于10月26日完成了该企业自备变电站的建设任务。

2009年,面对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当地企业带来的影响,涡阳供电公司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为重点企业服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先后出台了用电大客户联系制度、客户经理制度、电力绿色通道服务制度、信息沟通制度等服务举措。对新增重、特大项目实行跟踪服务,随时了解项目进展。为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对于客户新装、增容、改造及报装等业务,加快接电速度、缩短工期,尽量使工程建设早完工、早通电。

服务返乡农民工

2009年12月31日,涡阳县高炉镇贾楼村返乡农民工贾富华盘点着自家钢筋拉丝厂一年来的收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打心眼里感激涡阳供电公司帮助他在家门口找到了致富之路。

涡阳县是全国农民工输出大县,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年初有大批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谋生,高炉镇贾楼村农民贾富华也在此之列。由于文化水平偏低,让贾富华陷于就业无门、外出无路的境地。

2009年3月份,正当他为“今后的出路在哪里?”发愁烦恼时,贾富华遇到了前来对返乡农民工进行登记走访,收集返乡农民工就业信息的涡阳供电公司高炉供电所所长李冰。
李冰了解他的情况后,根据贾富华以前在外打工学到的技术、掌握的信息和所积累的资金,建议他办个钢筋拉丝厂,自己创业。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所长又在他租厂房、置机器、办理营业执照等方面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助。10多天后,一个投资20多万元的钢筋拉丝厂已是万事具备只欠通电了。
高炉供电所接到贾富华的用电申请后,及时开启了返乡农民工创业“绿色通道”,迅速为他办齐了全部用电手续。当天下午,高炉供电所的三名员工来到贾富华的钢筋拉丝厂,经认真勘测后,为厂里架设了三相电力线路,傍晚便送上了电。
随后,高炉供电所又派人来对贾富华钢筋拉丝厂的用电情况进行了回访,为贾富华讲解安全用电、科学用电知识,对他进行跟踪服务,帮他解决用电方面的难题。
据悉,为帮助返乡农民工在家乡实现再就业,涡阳供电公司积极采取搭建返乡农民工创业用电“绿色通道”,24小时为返乡农民工提供用电咨询、查询、报修等服务;出台优惠政策,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接电减免部分报装手续、勘察设计等费用;组织员工深入到乡村对农民工进行安全用电培训指导等惠农用电措施,帮助返乡农民自主创业。

凯歌犹绕梁,战鼓又催程。在虎年的征程中,涡阳供电公司广大干部职工将继续高擎科学发展的大旗,尽心服务、尽力先行,为家乡的发展和腾飞再作新贡献。

 

标签:徽涡阳供电公司,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