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站所之窗

站所之窗

坚强电网支撑东北三省经济振兴

作者:罗铭 张旭  2010-01-08

2009年,东北电网公司牢牢把握“一个定位”,即面向“大东北”区域,加强全区域内的电网规划和建设,充分发挥优化配置资源功能,为实现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为东北三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电力支撑。

连接蒙东电网 服务地方经济

作为草原城市,呼伦贝尔有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3年。但100多年来,这片充满绿色生机的土地却始终没有与坚强的东北主网实现联网。电网单线单变、设备老化、网架薄弱的现实远远无法满足地区电力的可靠供应和电力外送的要求。

为整合电力能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2009年6月29日,呼伦贝尔电网整体划归国家电网公司,这为呼伦贝尔电网尽快融入国家电网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机遇。如何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的决策,尽快结束呼伦贝尔电网孤网运行的历史,使海拉尔热电厂20万千瓦机组并网以满足地区供热,缓解呼伦贝尔电网“大机小网”突出矛盾,成为东北电网公司的重要任务。

为尽快实现联网目标,东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2009年10月初先后下发了多个文件,明确了呼伦贝尔电网调度关系,编制了《呼伦贝尔电网并入东北电网安全稳定暂行规定》,使呼伦贝尔电网内部220千伏系统有关稳控装置定值按并入东北电网方式计算,为呼伦贝尔电网与东北主网联网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2009年10月16日11时,东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指挥呼伦贝尔调度,在友好变电所220千伏母联开关找同期并列,使呼伦贝尔电网并入东北电网。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2010年上半年,呼辽直流工程将建成投运。届时,呼伦贝尔电源基地将以交直流混合方式接入系统,在东北电网形成一个输电距离1000千米以上、输电需求600万千瓦以上的远距离、大容量交直流输电系统。

建设智能电网 推动管理升级

500千伏长春南变电站,承载着东北电网发展的一个重要使命。2009年,这个变电站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确定的唯一一个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试点。这是促进东北电网整体水平提高的一个机遇。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要求,东北电网公司积极开展了公司电网智能化规划编制工作,并编制完成了公司电网智能化改造规划,为公司电网智能化改造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和方向。东北电网公司还积极组织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电力公司及蒙东电力公司召开了东北区域电网智能化规划编制交流会,对东北区域电网智能化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积极建议。

东北电网公司在抢抓机遇的同时,更加注重电网智能化的基础建设。2009年,东北电网公司按照500千伏集控站建设规划方案,先后建成了董家、哈南和辽阳三座集控站,实现了董家集控站对燕南变电站、哈南集控站对松北变电站、辽阳集控站对鞍山变电站的集控管理。集控中心建设是电网智能化改造的先导,同时也可以解决电网快速发展带来的人员不足矛盾,带来生产管理体制的变革。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管理水电厂中智能化建设的先行军,东北电网公司白山发电厂也于2009年扎实开展了智能水电厂方案编制、检修经验总结工作,并成立了以实现水电厂效益和效率最大化为目标的智能化研究小组,编制了智能化水电厂建设的4年规划,为在东北电网公司层面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

接纳风电上网 利用清洁能源

截至2009年年底,东北电网全网风电容量已超过700万千瓦,风电已经超过水电,成为仅次于火电的东北电网第二大电源。按照目前各级政府的规划,未来几年内,东北地区将陆续建成赤峰、通辽、白城等多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因此,如何最大限度接纳风电上网,充分利用东北风电资源成为东北电网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结合东北风电发展趋势,东北电网公司加强风电运行管理的专题调研,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接纳风电上网。为尽快提高蒙东风电外送能力,东北电网公司加快500千伏白赤辽和霍通沙输电通道装设串补装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开展了通辽、赤峰风电输电规划,开鲁百万千瓦风电基地接入系统,建设通辽、赤峰风电基地向东北电网负荷中心送电500千伏专用输电通道的前期工作。为理顺风电调度关系,加强风电运行管理和运行监控,自2009年4月1日起,赤峰、通辽地区风电场正式由地调指挥转为网调直接调度。此次调度关系变更的单位包括赛罕坝风电场、东山风电场、孙家营风电场等10家风电场。

由于抽水蓄能电站可增强电网的调峰调频能力,为电网更多接纳风电提供基础条件,东北电网公司加快抽水蓄能电站的规划建设工作,规划“十二五”、“十三五”新增投产抽水蓄能电站规模将分别达到120万千瓦和140万千瓦。

2009年,东北电网公司还积极组织相关设计、科研部门对大规模风电场集中送出技术进行了研究。此项技术将对东北电网大规模风电送出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技术支撑作用。

创新交易品种 打造交易平台

2009年,东北电网公司面对电网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比重迅速提高、电力市场容量持续增加的局面,积极发挥电力市场作用,有效提高了电力市场的配置能力。2009年,东北电网公司不断创新交易品种,增加交易电量,全面完成了东北区域电力市场的交易工作。

2009年11月5日,我国首次在区域电力市场交易平台上进行的东北区域跨省发电权交易协议签字仪式在东北电网公司举行。本次跨省发电权交易开展三轮次撮合交易,第一轮撮合成交电量为3.76亿千瓦时,平均成交价格为289.37元/兆瓦时;第二轮撮合成交电量为10亿千瓦时,平均成交价格为180.68元/兆瓦时;第三轮未有成交量。本次跨省发电权交易实现节约标准煤5.2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75万吨,减排二氧化硫904吨。

2009年11月16日,抚顺铝业有限公司与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直接交易协议签字仪式在东北电网公司举行。这标志着在东北区域内开展的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工作取得圆满成功。本次抚铝与伊敏电厂共达成交易电量4.06亿千瓦时。

2009年12月22日,东北送华北年度电量挂牌交易在东北电网公司启动。此次交易共有45家发电企业参加,按照《东北送华北电量交易暂行办法》进行交易计算,达成交易电量80亿千瓦时,可以满足2010年东北送华北交易需求。东北、华北电网联网以来,东北电网已经累计送华北电量350亿千瓦时。

展望未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将继续为区域电网公司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东北电网公司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电力需求为宗旨,不断适应新形势,以发展的眼光处理发展中的新问题,迎来东北电网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标签:坚强电网,东北三省,经济振兴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