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站所之窗

站所之窗

打造新农村经济引擎——福建福鼎供电公司电气化建设助力发展

作者:陈越颖 张婧婧  2010-02-01

自2007年福建福鼎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以来,随着农村电网的不断升级与完善,福鼎农村发展日新月异,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电气化扮亮风景区

如诗如画的生态公园,错落有致的农家小别墅,气势非凡的唐朝古刹,沧桑厚重的明代古堡,绿树溪水相映,新村古迹交辉……1月20日,福鼎秦屿镇冷城村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别有韵味的乡间画卷。

冷城村坐落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东麓,曾是朱熹、郑樵等著名文人寓居讲学之地。该村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古迹众多,山地资源丰富,是太姥山风景名胜区别具风情的旅游景点之一。

但在几年前,冷城村曾因村貌不佳、旅游资源规划不到位等原因成为太姥旅游线路上的“冷门”。对此,冷城村自2006年起多次聘请专家为村中林业、生态、古迹、旅游等资源进行规划,为该村量身定做了一条集人文、宗教、生态观光于一体的旅游线路。

但在规划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电网网架的落后成为了令村领导颇为头疼的掣肘。由于准备改造的灵峰寺将配备二十多台空调及一大套音响设备,规划中3000亩集旅游观光与种植增收为一体的“红豆杉公园”的灌溉更是需要可靠的供电保障。而当时的农村电网线径小、供电半径大、网络结构不合理、供电可靠性差,停电现象时有发生,根本无法满足这些项目建成后的用电需求。

为了不使冷城村的规划成为镜花水月,2007年以来,福鼎供电公司先后出资45万为冷城村实施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电网网架的及时升级,给了该村领导大刀阔斧搞改革的勇气。几年内先后建成了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红豆杉公园及可容纳几千人的灵峰寺万佛楼,修葺了灵峰寺、古刹、古堡、石湖书院等古迹,并整治了村容村貌,使昔日脏乱的小村逐渐变身成为了风光旖旎的历史古城旅游村。

现如今,冷城村已成为了太姥旅游线路上独具特色的一站,游人如织、香客如云,村民们也因兴旺的旅游业赚得衣钵满盆。“我们现在正在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有充足的电力做后盾,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冷城村村委会主任王上生高兴地告诉笔者。

电气化助推水产业

2009年11月10日,福鼎白琳镇沿州村里,到处充溢着沁人心脾的紫菜清香。“我们村今年加工坛紫菜已经一个多月了,我们加工出的即食海苔产品比条斑紫菜加工海苔产品口感更好,营养价值更高,很受顾客喜欢。”该村村长杨小丽告诉记者,“我们的紫菜深加工产业发展得这么好,得益于供电公司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沿州村是福鼎市坛紫菜的五大产区之一,该村养殖的坛紫菜呈细长条状,藻体呈褐绿色,光泽好,形态一致,藻体柔软,干品口感好,是生产即食海苔和汤料紫菜的优质原料。

新农村电气化前,紫菜丰收不增收曾是让村里颇为烦恼的问题。当时的紫菜收获后统一由土机器烘干设备烘制成“饼菜”,一部分作汤泡食品出售,一部分则成为紫菜深加工企业的半成品。加工能力的严重不足导致了该村的坛紫菜停留在“卖产品、卖原料”的初级状态,始终处于市场的最低端。“一亩紫菜也就卖上三到五千元,要是遇上跌价,丰收还有可能亏本。”村长杨小丽回忆道。

穷则思变。如何利用村里的资源优势挖掘市场潜力,如何增加产品附加值以提高村里的经济效益,成为村领导苦苦思索的问题。

经过商讨,村里决定投资开办紫菜深加工厂。但当时落后的供电环境却严重制约了紫菜深加工项目的发展。几年前的沿州村由125千伏安配变进行供电,供电半径较长,电源不稳定,根本无法满足加工厂的用电需求。

为帮助村里做大做强紫菜加工,2007年起,福鼎供电公司投入46万元,将原有125千伏安的配变增容至250千伏安,新增1台160千伏安的配变变压器,并对低压线路进行改造。

有了可靠的电力保障,紫菜深加工厂终于可以开始施展拳脚。2007年10月起,该村每年投资100多万元流动资金开展紫菜深加工。“紫菜深加工让坛紫菜特有的品种资源得到充分挖掘,这几年厂里订单不断,供不应求。村民尝到甜头后,纷纷扩大养殖规模。现在我们村里的坛紫菜养殖规模已达2000亩。”村长杨小丽高兴地说道。

细雨蒙蒙,黯淡的天色笼罩下,沿州紫菜加工厂里却是一片热火朝天。工人郑成明一边娴熟操作着机器,一边告诉记者,以前村民们在暴风骤雨前为避免损失,经常会抢收一大批紫菜,那时大家用土机器烘干设备烘制,加工速度慢、产量低,而且还会经常碰上停电。遇上这种阴雨天气,没有及时加工的紫菜就会变质,农民们经常要承受损失。现在供电可靠性增强,新型机器加工速度又快,再也不用担心紫菜过剩、变质问题了。

“现在紫菜经过深加工后,一斤可以卖20多元,村民们的收入大大增加,大家都说,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郑成明满是欣喜地说。

电气化铺就小康路

福鼎硖门乡柏洋村是远近闻名的“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工业强村”是其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在150多亩的柏洋工业小区里,聚集了福建永宝特钢、国新阀门、远泰金属、华隆金属等数家规模企业。

一个小小的畲族村,何以有如此强劲的发展势头?1月21日,柏洋村支书王周齐道出了个中缘由:“近年来福鼎电网发展迅速,供电越来越可靠了,而且供电公司的服务也越来越周到,许多企业都有意到我们工业区落户,以前在外办企的本地企业家也回来办企了。”

为给柏洋工业小区打造良好的供电环境,福鼎供电公司不仅投入49万元为柏洋村升级了电网网架,还不断加强主网的建设和改造,完成了110千伏秦屿变扩建,并于2009年4月顺利建成220千伏树兜变电站,极大提高了电网输送能力和供电可靠性。

同时,供电公司还推出“售楼式”服务,采取“一口式”对外,由项目服务中心全程跟踪业扩项目“受理、勘察、设计、施工、验收、送电”全过程,有效避免了因环节衔接不力而产生的工程延误问题,并不断提高业扩程序的严密性,力求以最快速度为新增项目送电,为柏洋村在外地投资者中赢得了好口碑。

2009年5月,为确保福鼎市重点工业项目——华隆企业及时通电、顺利投产,接到项目后,福鼎供电公司总经理庄铭文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工程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倒排计划表。该公司通过分析,发现最影响工程竣工时间的是铁塔的生产周期,便派专人多次到外地取货以确保材料正常供应与工程的无缝衔接,并按工序加大施工力量投入,45天便完成华隆企业的架线工程,比正常情况提早了两个月。对此,福鼎华隆企业总经理邱礼文称赞不已:“福鼎供电的服务那真是周到、快捷呀!”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新农村经济引擎,福建,福鼎供电公司,电气化建设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