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站所之窗

站所之窗

宣城供电公司跳跃式发展助力地方经济

作者:许莉 杨明宏   2010-03-23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加速发展 再谱新篇

宣城市地处皖江城市带的东部,是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一翼,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发展潜力巨大。宣城供电公司肩负着全市五县一市一区的供电保障和服务,承担着500千伏电网“皖电东送”的输电任务。面对宣城经济发展的强劲态势,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对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宣城公司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 乘势而上,时不我待,为地方经济发展奏响了最强音。

强筋壮骨促发展

宣城供电公司秉承“电网建设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坚强保障”的使命,未雨绸缪、超前谋划,其一,主动听取市委市政府对电网建设的要求;其二,积极向安徽省电力公司汇报反映宣城经济超常规发展的态势,邀请有关部门到宣城实地调研,促使省电力公司将宣城电网作为建设和投资的重点;其三,科学准确预测宣城经济发展态势,提前编制,科学规划。

去年以来,该公司领导班子多次到市本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宁国海螺、郎溪鸿泰钢铁厂、泾县隆鑫铸造公司、宣州工业园等实地走访调研,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电网现状和建设规划,向省电力公司汇报争取电网建设项目和资金。经过几年如火如荼的电网建设,形成以500千伏主电网建设为骨干网架,220千伏和110千伏为基础网架,结构合理、协调坚强、覆盖全市的输电网络。

为打通电网建设“绿色通道”, 2009年10月26日,备受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的郎溪220千伏昌明变电站投入运行,该工程工期比预订时间提前2个月,有效解决了鸿泰钢铁厂供电电源问题,也从根本上化解了郎溪电网“瓶颈”问题。对泾县电网供电水平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220千伏琴溪变电站,也于2009年8月份开工建设,计划2010年6月份竣工投运;110千伏宣州工业园变电项目已进入设计审查阶段。

为保障宣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2009年10月20日,在该公司的积极争取下,安徽省电力公司和宣城市政府在宣城宾馆召开宣城市2010年电网建设项目对接会,落实“十一五”后两年电网建设工作。2010年,将新建1座500千伏广德变电站,2座220千伏变电站,新建、扩建7座110千伏变电站。

据悉,整个“十一五”期间,该公司共投入24亿元,用于宣城110千伏及以上大中型电网建设,比“十五”期间增加20.2亿元,增幅531.59%,电网建设项目和投资规模两项指标均位于全省前列。截至2010年3月中旬,宣城电网已拥有2座500千伏、8座220千伏、21座110千伏、64座35千伏变电站,形成了以500千伏为骨干网架,220千伏和110千伏为基础的网架,使上世纪一直处于安徽电网南末端的小电网,一跃而成为担负“西电东送”重要任务、电网资产规模全省第二的骨干电网,为我市实施东向发展战略,融入苏浙沪,建设新宣城提供强大的电力保障。

优质服务保民生

服务就是形象,服务就是效益。2009年,该公司围绕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建立以客户为中心,全程、全方位的客户服务体系,不断丰富电力服务内涵,提升服务品质。该公司精简工作流程,公开办事程序,增加服务网点,创建电力示范小区、推进“宛陵阳光”社区服务等一系列便民新举措的出台。

该公司推行的大客户“一站式”服务,居民客户“一卡式”服务等新举措,以“内转外不转、一口对外”的客户代表服务机制和95598服务热线跟踪回访相结合,竭诚为客户提供一对一贴心服务,使电力客户与电力企业的沟通更加便捷、更加通畅。

该公司多措并举,努力化解客户缴费难的问题,通过在营业厅增加收费人员,延长服务时间,设立VIP客户收费专柜;应用新技术,推出移动终端社会化代收方式,委托物业、超市、电信服务点、乡村便利店等代收电费业务;新建营业窗口,新增POS机自助收费系统,提供24小时自助缴费服务;实现城乡异地缴费服务。

流火七月里,“欢乐中国行•魅力宣城”的到来,触发了整座城市的共鸣,作为担负演出供电任务的宣城供电公司更是迅速行动起来,顶高温、战暴雨,起早摸黑夜以继日,提前2天完成了700米高压电缆、3400米低压电缆、7台箱式变压器、10台低压电缆分支箱,总投资460余万元的全部电气工程安装和调试,圆满完成演出保电任务,打好、打响了这场没有硝烟却事关宣城经济发展环境和形象的服务战,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剧组负责人的高度肯定。

随着状元山庄、思佳花园等电力示范小区的创建,该公司还组织“宛陵阳光”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到敬亭苑、西林新村等小区开展用电咨询活动、现场办理用电业务,长期义务开展为孤寡老人检修线路、更换灯泡、收取电费等亲情服务。与此同时,该公司开展“爱心、真情、平安、和谐”系列活动,先后组织“宛陵阳光”青年志愿者与困难学生结帮扶对子,捐资助学情暖留守儿童,以始终不渝的具体行动,提升服务践行责任。

积极履责谱新篇

2009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关心和鼎力支持下,宣城供电公司自觉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主动呼应电力客户服务需求,认真实践“四个服务”宗旨,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在服务地方经济的同时,赢得自身的发展,着力构建一个和谐的宣城电力。

该公司以创建“国家电网一流县级供电企业”为切入口,强抓管理、提升服务。目前,已在全市供电系统掀起创一流的工作热潮,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三新”服务面貌焕然一新。该公司以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百千万”建设工程为契机,按“两型一化”“四新”技术标准,相继投入8.5亿元,大力实施农网改造,据悉,现已创宁国、广德、绩溪3个电气化县,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创建28个电气化乡(镇),218个电气化村,电气化服务新农村,有力助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受经济发展的强劲拉动,公司系统超前启动“家电下乡”电力配套服务项目,对局部电压偏低、线路老化、线径偏细的供电台区和线路,提前安排增容改造。据统计,该公司累计新增、改造配电台区776个,新增容量7.63万千伏安,改造低压线路345.86公里。

2009年,全市6个县公司有2个为国网公司一流企业,2个为省公司一流企业,4个县公司为安徽省文明单位,1个县公司为国家电网公司文明单位。宣城公司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状、安徽省“诚信标兵单位”称号、安徽省“计量诚信单位”称号,并连续五年获得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称号,安徽电网2009年迎峰度夏劳动竞赛和有序用电考核三等奖,“欢乐中国行·魅力宣城”筹办工作先进集体,团市委青春建功红歌会总决赛一等奖。

“借得春风花更红”。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毗邻江浙的区位优势,宣城经济的快速发展,宣城供电必将迎来一个大发展、大跨越的春天。

标签:宣城供电,跳跃式发展,助力地方经济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