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啊盼啊,终于盼来了去年入秋以来的第一场雨,然而,细细的雨丝也让大家更清醒地认识到,根据科学的天气预测,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彻底战胜这场百年不遇的大旱之灾!
3月29日中午,建水供电有限公司举行了庄严简短的授旗仪式,对党员干部、团员青年进行“万人下乡抗旱救灾”的再动员再鼓劲——“抗旱救灾任务依然艰巨,大家切不可因为几滴雨就放松警惕,党员团员们带头行动起来......”
结对帮扶 1000多亩农田900多人汲水“没问题”
青龙镇位于建水县西南部,距县城14千米,目前,全镇共有5个村委会饮水困难,1300余户受灾,受灾人口8000余人,占青龙镇农业总人口的一半多。95%村寨附近的坝塘已经干涸,靠水窖饮水的村寨去年12月份就已经用尽,村寨附近又没有水源可取水,三个多月来群众都是靠自救和政府供给临时解决饮水困难,近5000余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是建水县旱情最严重的乡镇之一。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公司决定与老里硐村委会朱家寨结对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抗旱心连心”活动,投入了17.97万元,新增一台200千伏安变压器为机井抽水用电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顺利解决该村1000多亩农田900多人汲水问题。3月25日变压器投入运行,3月26日公司党总支书记山祥森,总经理王琰亲自率队到现场察看变压器的运行和安全用电情况,并主动与青龙镇政府相关领导进行沟通联系,积极协助做好抗旱救灾工作,受到当地群众、政府部门的热烈欢迎和好评。
田间地头抗旱保电 为“三农”助力
旱灾不止,行动不息。灾情发生以来,建水供电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广泛发动职工投入到“抗旱救灾”的队伍中来,并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抗旱保电服务“三农”:一是先后2次组织职工开展了“为旱灾区捐款献爱心”活动,捐款14920元;公司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共产党员抗旱救灾特别捐献活动”,每名共产党员多交一个季度的特别党费,共计1638元。公司团支部组织抗旱救灾志愿者65名,开展了节水宣传、抗旱救灾网络公益行动、缴纳特殊团费等活动,为灾区送水2吨。二是结合电力部门的行业特点,从加强供电优质服务着手全力支持灾区抗旱工作:首先是开辟抗旱保电“绿色通道”,通过与县政府沟通联系、主动到各乡镇走访,争取第一时间了解掌握抗旱的电力需求,在此基础上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给南庄镇杨柳冲村、马王庄,曲江镇兴隆村等多处的农田浇灌、人畜饮水工程简化相关办电手续,为抗旱赢得宝贵的时间,保证抗旱电力供应。三是在已经组建“抗旱服务小分队”的基础上组建了“共产党员抗旱先锋队”和“抗旱青年突击队”深入田间地头做好电力服务。3月26日上午9点,公司在五楼会议室,为共产党员、青年团员代表举行了简短而庄严的“授旗仪式”后,各服务队肩负光荣的使命投身到抗旱救灾第一线,对田间的用电设备进行线路安全检察和维护、为变压器的安全运行进行调试等等。
变电站变身“生命补给站” 每天送水近10吨
“我家?不远不远......听说这里可以供水,我过来看看。真没想到,原来这里不只生产‘电’,而且还能供水!真的太好啦!”70多岁的王大爷特地坐着同伴前来拉水的拖拉机从4公里外大王庄的赶来青龙变电站一看究竟。
今年年初刚建成的35千伏青龙变电站门口150米处有一口机井,是为供给青龙变电站内用水而建的,水质十分清洁可以饮用。大旱当前,公司了解到周围几个村民小组即将面临断水,主动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取得联系,让村民们到变电站门口取水。由于变电站的特殊性,站内值守人员就隔着变电站大门从里面接通水管,为等候在外面的村民送水。3月26日,公司领导亲自到35千伏青龙变电站为取水村民,开启“生命之源”。据了解,取水的村民中,有的来自距变电站2公里的青龙中心小学,有的来自变电站1公里外的青龙小组,有的从3公里外到老街子小组来取水,还有的和王大爷一样从4公里外的大王庄小组赶来。大部分村民都是用车子或拖拉机载着大水箱来取水,每到这里取一次水至少可以坚持2-3天,粗略统计,这里输送出去抗旱的水每天就有近10吨。
平日“高压危险”的变电站正是以这种特殊的方式默默地支持着灾区群众斗“旱魔”!建水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管辖的每一个具备取水条件的变电站将尽一切努力继续向周边群众送水。
标签:建水公司,助力“三农”,斗“旱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