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歙县街口镇前山#2配电台区低压主干线路全线贯通,前山农民新村近百户居民用上了放心电。
街口镇前山村地处武新前公路最南端,与浙江淳安县接壤,是歙县通往浙江的水陆交通要冲。2005年以前,该村居民主要居住在新安江沿岸的半山腰上。随着武新前公路的开通,大部分村民已迁移至山下马路边新建的农民新村安居,日常用电靠的是从建在山上的配电房迂回架设下来的临时线路供给,不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且供电极不稳定,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另一方面,前山村原有配电设施经过近30年的运行,现已严重老化,再加上迁移户建房急需用电,私拉乱接现象比较严重,安全隐患逐渐升级,一到用电高峰期或是下雨天,频繁出现电压过低、电器运转不灵及接地跳闸现象。再者,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村民家用电器普遍增多,冰箱、空调等大功率电器也相继进入寻常百姓家,原来的50kVA变压器更是不堪重负,经常出现过负荷运行。前山村电力改造已是刻不容缓。
前山村是2009年歙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时任歙县县委书记滕祈源曾在街口镇政府“关于请求对街口前山农民新村进行电力配套设施建设的报告”中作出重要批示:加快前山村新农村建设步伐,全力打造黄山水陆南大门。
歙县公司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这一号召,以开展第三批农网完善工程建设为契机,于2009年底开始对前山农民新村电气化建设工程进行全面勘察和规划设计,并根据前山村供电现状、经济发展走势及未来负荷变化,以及地处皖浙边界水陆枢纽地位,决定新建前山2#配电台区,以彻底解决农民新村居民因供电线路超长而出现的末端电偏低、供电极不稳定、安全隐患逐渐升级等诸多问题,为全力打造县、市及省边界村的良好社会发展及经济生活环境,建设前山黄山水路南大门,充分履行歙县电力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企业宗旨。
据负责该项工程建设施工的街源配电工区负责人洪国胜介绍:2010年初,前山农民新村电气化建设前期准备工作提前结束,至2月上旬顺利完成27根15米电杆组立任务,自2月下旬起,开始横担安装和导线展放工作。由于前山农民新村紧依新安江,沿武新前公路呈带状分布,综合安全用电、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及黄山水陆南大门建设景观等因素,工程设计施工严格按照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及农网完善工程建设双重标准,采用高压50mm2、低压95 mm2绝缘导线同杆架设方式布局,线路建成后总长约1.5公里,变压器容量按250kVA设计,能够在近十年内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用电需求。
经过前后近三个月的紧张施工,至3月29日18:18,前山村#2配电台区建成通电,近百户村民用上了渴望已久的放心电、舒心电。
在通电的那一刻,当明亮的灯光照亮每家每户新居的堂前,村民们们个个喜笑颜开,有几户爱热闹的村民则用燃放烟花爆竹来庆祝这一幸福时刻的来临。
这一晚,前山农民新村就像是过年过节似的热闹,让人兴奋,让人激动,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标签:歙县供电,新村居民,农电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