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站所之窗

站所之窗

旱灾重现 独山“南网井”再释深情大爱(图)

作者:陈晓慧  2011-08-26

【本网讯】8月,贵州省独山县黄后乡舒家坪村和麻寨村的土地与其它乡镇一样,在久旱高温无雨的气候中干裂,旱情不亚于2010年年初那场百年大旱。不同的是,今年两个村的百姓不再苦苦守着干涸的水窑,焦急企盼雨从天降,因为他们有了“南网井”。

那位于黄后乡舒家坪村的“南网井”,正源源不断地流淌出让他们在大旱中赖以生存的清泉。在当前两村所有地表水已经干涸很长时间,且旱情始终未见缓解的严酷形势下,这南网井流出的每一滴水,成了名副其实的“救命水”。而此时,正值独山县舒家坪村“南网井”建成一周年。

此前,因地属典型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质区,独山县黄后乡在岩溶渗漏性强,地表持水性差的地理条件下,饱受用水不足之苦,每逢旱情出现,该乡总是成为重灾区,要喝到水,需要每天要到几公里外的广西村寨挑水。

2010年5月,南网公司本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使命,投资50万元在黄后乡舒家坪村修建 “南网井”,这口惠民井的建设得到都匀供电局和独山供电局的高度重视,并于当年8月初建成。

整体工程共新建提灌站1座,100立方米的高位水池1个,并架设输、供水管道14500米,装设消防栓12套、集中供水栓25套。南网井所抽之水供黄后乡舒家坪村和麻寨村两村共同使用。

今年7月以来,长期高温少雨导致独山县继去年大旱之后,再次遭遇旱魔侵袭。贵州电网独山县局在7月中旬及时快速启动抗旱保电工作,广大干部职工主动深入各个乡镇,积极帮助群众架设抽水用电设施、解决抗旱用电困难。

再次成为重灾区的黄后乡,更深深牵动了电力人的心,都匀电网地区局领导班子对当地灾情及群众抗旱用电深切关注,多次询问“南网井”所在地区的旱情及该井使用情况,胡宪泽局长等局领导甚至冒着烈日酷暑亲临舒家坪村视察旱情及“南网井”使用情况。

独山局领导班子要求相关部门全力帮助黄后乡群众抗旱,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并专程赶赴舒家坪,现场部署“南网井”保供电工作,要求务必尽全力确保“南网井”抽水的正常供用电,并由麻尾供电所与舒家坪村和麻寨村结成长期帮扶对子。

该局麻尾供电所多次组织抗旱保电突击队深入黄后乡舒家坪村和麻寨村,奔忙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帮助群众搭接抽水线路、指导抽水用电。突击队员把“南网井”当成特殊护理对象,定期检查维护供电线路、设备,并结合抽水抗旱需要,免费主动更换相关电力设备、设施。因 “南网井”的抽水泵位于一个深达500米的溶洞内,为避免洞内线路可能出现的故障影响抽水,突击队员们就打着火把,深一脚、浅一脚,蹒跚地顺着湿滑、陡峭、险峻的溶洞,一路下到洞底检查电缆、设备。

8月24日,笔者随麻尾供电所抗旱突击队员再次前往“南网井”检查供电设备,村支书蒋兆岳大老远一看见身着工装头戴安全帽的突击队员的身影,就小跑着奔过来拉住麻尾所所长徐成的手紧握不放。并激动地告诉笔者:“要是没有‘南网井’,要是没有你们供电的这些师傅,旱成这样,靠‘望天水’,我们村里老老小小就恼火啦。

现在我们麻寨村和旁边舒家坪村的960户3500多个人、1000多头牲口每天吃水全靠“南网井”啊。我们喝着南网井里的水,就像喝了奶一样甜。”一席话,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南网井”、南网人为百姓诠释了那浓厚的大爱深情。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深情大爱,独山供电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